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电子商务基本架构2.1电子商务的内容与分类2.2电子商务的支撑技术2.3电子商务应用的体系结构2.4开展电子商务的过程小结思考题典型电子商务网站:中国小商品网上购物过程持卡人使用浏览器去查看因特网上商户建立的购物中心主页上发布的商品持卡人决定购买一些商品,并加入购物篮持卡人从该商户站点上得到一个订货单,包括商品名称、单价、总额、提货方式等持卡人选择付款方式,即指定要用来付款的信用卡持卡人将订货单和付款指令发给商户(商户看不到付款指令)商户将持卡人的帐号信息送到持卡人开户银行验证商户接收订货合同商户接订单将货发给持卡人商户要求持卡人开户行将货款通过银行间清算网络付给它2.1电子商务的内容与分类网上购物过程企业商务流程电子商务涉及内容服务–售前:网上商情广告宣传、咨询洽谈–售中:服务传递–售后:信息反馈、售后支持及意见征询交易–网上选购、定货或交易–电子交易凭证的交换和相互确认支付–电子支付与电子结算管理–交易管理和帐户管理–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纠纷处理、……电子商务参与实体顾客(个人消费者或企业)商户(包括销售商、制造商、储运商)银行(包括发卡行、收单行)认证中心政府、…电子商务组成要素信息网:提供电子商务参与各方之间的信息传送与处理功能金融网:提供交易各方的在线或离线的支付功能运输网:当商品是实体时,如何从一方传递到另一方电子商务交易类型企业与个人(BtoC):网上购物(实物,信息,服务)网上交费(电信、水电、煤气等)企业与企业(BtoB):EDI、EOS、EFT、网上企业采购(EOS电子订货系统EFT电子资金转帐)个人与个人(CtoC):网上交易(实物,信息)其它:–企业与政府:网上报关–个人与政府:个人报税、资料处理–企业内部网上黄页电子商务系统分类(按功能完整程度)网上黄页简单eB系统完整eB系统网上黄页功能:信息发布、信息检索特点:费用低廉、功能单一简单eB系统功能:+网上定货特点:实现方便、功能有限完整eB系统功能:+网上支付与结算特点:实现复杂、应用方便、功能齐全2.2电子商务的支撑技术电子商务的支撑系统Internet技术Internet发展TCP/IP体系结构TCP/IP应用Web体系结构信息安全对象技术面向对象技术JAVA组件技术电子商务的支撑系统电子商务支撑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计算机和机顶盒等,用户接入网络的终端电子商城——WEB站点,企业或政府发布信息安全的支付网关,银行提供在线的支付安全电子认证中心(CA),发放用户、企业、银行等所需数字证书客户服务中心,统一受理所有需要人工辅助的业务一个完善高效的物流网络,商品的配送INTERNET发展ARPANET20世纪60年代后期DARPA(DefenseAdvancedResearchProjectAgency)资助建设。面向特定应用需求的不同网络协议及网络技术相继出现,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互连的问题。TCP/IPDARPA从1970年左右开始研究一套称之为TCP/IP的分层协议族,于1978年左右基本定形。ARPANET于1980年左右开始采用TCP/IP协议族,并于1983年全面实现。与此同时,TCP/IP协议族在UNIX操作系统中也得到了实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免费分发。Internet(全球互联网、因特网)主干网区域网局域网TCP/IP的设计目标构建一个能提供公共通信服务的网络互连。每一个物理网络均有自己的与产品和技术相关的通信接口。建立在这个通信接口上的通信服务(由软件来实现)为用户的应用系统提供一个公共的接口。这个接口独立于物理网络。这样,物理网络的体系结构对于用户(及用户的应用系统)是屏蔽的。要求两个物理网络的连接对用户来说形成一个逻辑上的更大的网络,这样一个互连的网络就称为网际网。要使得两个网络能互连,就需要一种设备与这两个网络连接起来,它能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送到另一个。这种设备称为路由器(也叫做IP路由器)。路由器对用户是不可见的,用户见到的是一个更大的互连网络。TCP/IP的内容Internet协议套(InternetProtocolSuite)或TCP/IP协议族,或简称TCP/IP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协议: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P(InternetProtocol、网际协议)TCP/IP体系结构4层体系结构,每一层代表一组功能TCP/IP体系结构(一)应用层是指使用TCP/IP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如HTTP、FTP。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交换的可靠性,并能同时支持多个应用。传输层的主要协议是TCP,另一个是UDP(UserDatagramProtocol)。TCP/IP体系结构(二)网际层(或称网络层)提供互连网络的一个虚拟网络,简单的说,就是屏蔽各个物理网络的差异,使得传输层和应用层将这个互连网络看作是一个整体的虚拟网络。IP协议是在这层中最重要的协议,它是一个无连接的报文分组发送协议,包括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路径选择、转发数据包等,但并不具有可靠性,也不提供错误恢复等功能。网络接口层提供网络硬件设备的接口。TCP/IP在这一层并没有规定任何的协议,但可以用绝大多数的网络接口。OSI参考模型ISO于1983年制定的OSI/RM(OpenSystemsInterconnectReferenceModel、OSI7498),OSI/RM将数据通信的体系结构分成七层(见图):应用层为网络应用(如仿真终端和文件传输)表示层是有关数据格式与加密处理会话层是有关会话的建立与维护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网络层是有关报文传输(含路由)数据链路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含错误检查与纠正)物理层是有关物理硬件上比特的传输。OSI参考模型TCP/IP应用常用TCP/IP应用协议Telnet为网络终端提供了对远程主机的交互功能。Telnet服务器接受telnet终端的数据,并递交给服务器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产生的结果返回给终端。SMTP(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用来在互连网上两个系统之间传送电子邮件的协议。FTP(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提供了一个在系统之间快速移动数据文件的机制。这3个协议都建立在TCP之上,并依赖TCP的可靠性来保证数据在网络上传输的正确性。由于TCP是一个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因此一般的应用协议均建立在TCP之上。UDP比较简单,也有一些应用建立在UDP之上以得到更好的性能,但应用程序要提供自己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等程式。TCP/IP应用说明TCP是一个端对端的面向连接的协议,连接的两端具有对等的地位,没有主从关系。大多数应用使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基于TCP的应用通常使用客户/服务器的交互模式:TCP/IPactivatecreaterequestUserClientServerinteractivereturnprocessTCP/IP一个服务器通常能同时处理多个请求。Web体系结构的缩写,即世界范围的信息网,又简称为Web。Web是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对网上的所有信息可以采用一种相对一致和简洁的方式进行查询和存取。借助于一个简单且通用的图形用户界面的Web浏览器,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网上的各种不同的信息资源。从服务器的角度看,每一个Web站点是由一台主机、Web服务器及许多Web页组成,以一个主页为首,其它的Web页为支点,形成一个树状结构,每一个Web页都是以超文本的格式编写的,它包含各种以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及超文本连接所组成的信息。Web体系的发展过程(一)1989年3月TimBerners-Lee在CERN(CentreEuropeanpourlaRechercheNucleaire,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写的一个关于信息管理的项目建议书(InformationManagement:AProposal)。该建议书提出了分布式超文本系统的设想。Web体系的发展过程(二)1990年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使用面向对象技术相继在CERN实现。Berners-Lee和他的合作伙伴成功引入了构成Web体系结构的基本元素:Web服务器Web浏览器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协议HTTP写Web文档的语言HTML用来标识Web上资源的URLWeb体系的发展过程(三)1993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NCSA(NationalCenterforSupercomputingApplications)的MarcAndreesen及其合作者发布了称为Mosaic的浏览器,这是第一个较健壮的易用的浏览器,它具有友善的图形用户界面。从此,Web迅速成长为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宝库。Web体系的发展过程(四)1994年,W3联盟在TimBerners-Lee的领导下成立,该组织通过制定技术规范与提供参考软件来发展Web的技术标准并促进Web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Web的体系结构对Web资源的标识机制(如URL)应用协议(如HTTP和HTTPS)数据格式(如HTML和XML)。HTTP:客户机与服务器联系的协议客户机的任务–为客户制作一个请求–将客户的请求发送给服务器–通过对直接图像适当解码,呈交HTML文档和传递各种相应的浏览器,把请求报告给客户服务器的任务–接收请求–检查请求的合法性–针对请求获取并制作数据•使用CGI脚本和程序•为文件设置适当的MIME类型来对数据进行前期处理和后期处理–把信息发送给提出请求的客户机对象技术技术的概念基本概念:对象是一个拥有数据和作用在这些数据上的一组方法的实体,它通过一个接口对外提供服务。计算机系统中的对象能模拟客观世界中的实体。面向对象程序通常包含一组相关的类,这些类定义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对象。基本特点:封装:内外分离、抽象、隐蔽---降低软件复杂性继承:---提高软件的复用率和质量多态:变量多态、方法多态---语言的动态绑定对象技术技术的内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Java、C++、Smalltalk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Booch,OMT,OOSE,……UML:UnifiedModelingLanguage是一个为软件系统可视化分析、设计和建档的语言标准。1997年11月UML被确立为OMG的标准UML工具:IBMVisualAgeUMLDesigner等JAVASun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5月推出Java和HotJava浏览器Java的组成:Java程序设计语言Java平台:JVM(JavaVirtualMachine),Java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Java的特点Java的魅力:跨平台、动感的Web、Internet计算.Java语言吸收了Smalltalk语言和C++语言的优点,并增加了其它特性,如网络计算、支持并发程序设计、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数据控制等。主要特性如下:1)Java语言是简单的。2)Java语言是一个面向对象的。3)Java语言是分布式的。4)Java语言是健壮的。5)Java语言是安全的。6)Java语言是体系结构中立的。7)Java语言是可移植的。8)Java语言是解释型的。9)Java是高性能的。10)Java语言是多线程的。11)Java语言是动态的。Java的特点(续)JavaEnterpriseAPIs为企业计算及电子商务应用系统提供了有关技术和丰富的类库。JDBC(JavaData
本文标题:电子商务基本架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4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