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绩效管理 > 第1课_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人教版课件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禹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社。汤伐夏,国号;六百载,至纣亡。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三字经》夏商周禹传子,家天下王位世袭制私有制相揖逊,称盛世禅让制公有制生产力的提高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而后举益,任之政。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回答:启是如何即天子之位的?说明了什么?资料的上段说的是,禹先想传位给皋陶,但皋陶未及继承禹便去世。后又准备传位给伯益,但禹死后诸侯不朝益而朝启,于是启便即天子之位。从资料的下段看,启的即位遇到了强烈的反抗,启是在用暴力镇压反抗后才就位的。启用暴力手段继承王位,说明禅让制为世袭制所取代。“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官职。地方封侯、伯,他们要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夏商的政治制度如何?周族是以农耕著称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在关中地区,于商朝后期兴起。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周公建制周武王弟,辅助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西周历时200余年十二王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伤)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从材料看,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诸侯国类别地理位置晋同姓今山西卫同姓今河南北部鲁同姓今山东南部齐功臣今山东北部宋商族后裔今河南东部燕同姓今北京一带材料二《荀子》记载周初,“(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三宜侯矢铜簋,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隶之事。(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分封制的特点。从分封的对象看:以同姓亲族为主体,也包括功臣、姻亲、殷商旧族等。从地理分布看: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从分封内容看:除土地外还有器物,人口。缴纳贡赋、镇守疆土、朝觐述职。材料四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虑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辱慢王朝,等于不贡。”——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五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2)根据材料四、五说明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材料六(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左传》(3)材料六中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现象:王权衰弱,诸候不朝,蔑视王权。原因:①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②西周后期,王权衰弱。③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目的——为什么“分”?内容——“分”什么?诸侯承担的义务——凭什么“分”?作用——“分”了以后的效果对象——分给谁?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土地、人口加强、开发、扩大方法——怎么“分”?诸侯、卿大夫、士周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士国都分封的方法土地人民土地人民人民土地诸侯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历史》请回答: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宗法制。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分封制王位世袭制矛盾由来目的内容特点作用发展结果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为了加强、解决嫡长子继承制保证了、有利于春秋战国以后,日益削弱宗法制①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贫民奴隶嫡长子余嫡子及庶子小宗小宗小宗大宗(宗主)卿大夫大宗士大宗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天子庶小宗嫡长子(嫡长孙……)嫡长子(嫡长孙……)嫡长子(嫡长孙……)嫡长子……诸侯大宗请思考: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关系:(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维持西周社会。(2)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通过分封,使宗法制延伸和扩展到整个西周社会,使族权和王权合一,加强了周王、诸侯对各级贵族的维系力。(3)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4)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宗法制则以宗族传统观念使等级秩序得到稳固。他们共同为维护统治、巩固统治者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课小结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延续到1912年清朝灭亡西周末期逐步瓦解,秦朝时基本消亡。今天仍有所体现。互为表里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牢固的血缘关系浓厚的专制色彩有继承性和发展性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知识结构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夏商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中央地方分封制宗法制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士等的设立封侯、伯特点作用内容破坏内容特点作用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家族统治色彩加强统治,巩固王权西周后期,王权衰弱,遭破坏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嫡长子继承制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授土地人口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例1.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王位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公天下”变为“家天下”B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C社会历史的倒退D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例2.公元前21世纪,中国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主要是A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B发展统一国家的需要C居民“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结果D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抗的结果例3.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呢?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的影响?探究思路和方向:1.“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2.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3.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4.干部职务终身制探究方法:1.以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共同完成一篇小论文。2.通过查阅书刊、互联网搜索或者向家里的长辈请教等方式来发掘其影响的方方面面。
本文标题:第1课_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人教版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6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