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一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分析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一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分析与思考作者:汪依桃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02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个案的发生、发展、干预的分析,总结出危机干预的三点思考:(1)运用学到的心理学知识灵活处理,理智判断,及时转介;(2)要关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对学生的影响;(3)营造环境,传递关爱。一、当事人基本情况韦某,女,19岁,大一学生,其父母和弟弟现均在外地打工。韦某自6岁起父母便出去打工,其在老家与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生活,大家庭关系不和谐,自觉孤独、自卑、没有安全感,情绪常低落,有轻生念头,近十年来大概有8次向父亲表达过有自杀的想法。据同班和宿舍同学反映,韦某常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不太好。韦某与人交往表达好恶很直接,比如直接跟对方说“我不喜欢你”“我讨厌你”。同学认为韦某平常待人处世比较情绪化,时而热情时而冷淡,而对于失恋表现得异常稳定。韦某一旦放假就不想回老家,但每每提到父母亲,就会很高兴,很渴望见到父母。据了解韦某无既往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二、心理危机发生及干预过程2010年1月初的一个晚上,韦某电话联系其所在系部学办主任A老师,称自己现在有跳楼轻生的念头,怕自己控制不住,所以电话求助。A老师耐心倾听,并注意稳定其情绪,同时适时地为其灌注希望,使韦某相信大家能够帮助她走出她所面临的困境。经过近1小时的沟通,韦某情绪逐渐稳定,回到所在宿舍。电话交谈结束后,A老师立即安排辅导员B老师与韦某舍友C同学(班级心理委员)联系要求密切关注韦某的状况;同时,A老师马上将韦某情况向领导汇报。由于该生属突发性心理危机,需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启动干预预案。学工处就学生情况与学校主管领导和系部分管领导协商处置对策。半小时后,学校党委副书记、学工处处长、系部分管领导及心理老师来到韦某所在宿舍,了解情况,并部署了工作安排,由心理老师找韦某交谈。通过心理老师的干预,韦某情绪得到进一步缓解,逐渐冷静下来。龙源期刊网在心理老师与韦某交谈的同时,辅导员召开了韦某所在宿舍其他成员的座谈会,在强调了信息控制范围、注意保密的前提下,请同宿舍同学对待韦某要热情、关爱,并安排同宿舍同学随时注意韦某在宿舍期间的心理行为状态,防止突发情况出现;同时安排学生近期内陪伴韦某。并要求负责监护的学生及时向辅导员做汇报,并及时通报系部领导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同时,学校也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将韦某的目前状况与其父亲作了详细的沟通,并建议家长能到学校来,对韦某近期情况作进一步了解,同时交代其父亲在与韦某相处中需注意的事项。但韦某父亲称近期工作很忙,要晚几天才能到学校,请学校多关注。三天后的一个晚上,韦某再次发短信给A老师称觉得很孤独,情绪很低落。A老师与韦某进行了沟通,使其情绪逐渐稳定。在征得韦某的同意和韦某父亲的授权后,A老师于第二天上午陪同韦某到某三甲医院心理门诊就诊。医生初步诊断为恶劣心境,并建议:家属面谈;服药治疗;防意外;心理治疗。学校再次联系家长,告知家长医院的诊断和建议,韦某父亲当晚赶来学校。A老师和辅导员B老师与韦某父亲面谈,具体交流了韦某近期的情况。韦某父亲决定让韦某请假2周并随其回工作所在地休息治疗。由于临近学期末,学校为韦某办理了请假和缓考手续,并叮嘱韦某父亲一定要按照医生要求让韦某接受治疗。请假的两周时间及寒假期间,韦某都和父母一起度过,期间韦某父亲持续带韦某到其所在地某医院心理门诊就诊,诊断为焦虑性抑郁症。经门诊治疗(心理咨询结合药物治疗)一个多月,韦某情绪及心态上有了好的转变。但医院心理门诊医生建议韦某仍需继续药物及心理治疗,因此建议韦某继续请假治疗,但韦某本人及家长均强烈要求返校上课。新学期开学后父亲带韦某回到学校,辅导员B老师陪同韦某父女到学校所在地某心理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心境障碍,建议:心理咨询、继续药物治疗,定期门诊随诊。因为首诊,医生未能开具疾病证明,但医生口头表示目前韦某情况尚可,可以参加正常的学习生活。之后韦某所在系部分管领导和韦某及其父亲面谈,了解韦某目前情况,并向学工处领导及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报告。由于韦某及其家长强烈要求返校学习的意愿,结合韦某目前比较稳定的状态及心理医院的意见,学校经过讨论后同意韦某返校学习,但同时与韦某及其父亲订好协议,学校方面也一直保持关注。三、心理危机干预效果韦某返校学习后,经过医院的心理治疗和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心理辅导,情绪状态向比较稳定的方向发展。自诉心情好转很多,还谈到自己平时的一些极端想法,其实是想引起别人的关注以获得帮助,现在知道很多人都很关心自己,感觉很温暖,也更有安全感了。韦某称和同学的关系也缓和了很多,周末还会一起出去活动。经过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韦某顺利完成了上学期缓考科目的考试,新的课程也逐渐连接起来,韦某称自己有勇气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了。龙源期刊网次定期心理咨询后,韦某提出由于学习课程比较紧、而且目前状态不错,想把咨询改成不定期,称以后自觉需要咨询时会主动联系老师,咨询师通过评估同意了韦某的建议,但嘱咐韦某医院的治疗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执行,韦某同意。随后,心理咨询中心又作了两次电话回访及向其辅导员老师了解情况,了解到韦某的情况比较稳定和统一。四、危机干预的总结与思考本案例由于干预及时、有效,使得其没有演变成恶性事件,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具体的总结与思考如下:(一)运用学到的心理学知识灵活处理,理智判断,及时转介。思政工作者虽然不是专业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但也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进行心理危机判断的知识和能力。本案例的成功处理,很关键的一环就是A老师在接到韦某的求助电话时,冷静而又恰当的处理,把韦某从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随后A老师又敏锐地感到这是一起心理危机个案,立即报告了领导,使得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及时启动。而这样的处理也不是出于偶然,据了解,A老师和相关辅导员都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题培训,危急时刻灵活运用了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所以,各高校平时应重视加强专兼职心理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师资建设和业务培训工作。(二)要关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对学生的影响。在日常的咨询工作和危机个案的处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危机的发生都与他们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较差有着密切关系,这类学生在遭遇挫折时应对能力较差,容易丧失对生活的信心,从而较容易走极端。本案例的当事人的情绪困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关爱而造成的。韦某从小便与父母分离,与留守的大家庭关系又不和谐,在成长中经常遭受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的打击和低评价,导致从小就形成自卑的心理。韦某虽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长期的分离还是使其感到安全感的缺失和爱的不确定性,韦某近十年来多次向父亲表达过有自杀的念头,每次都是因为得到父亲的鼓励和关爱才又重新面对生活。因此,在关注这类学生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家校一起制定帮扶措施,共同承担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责任,必要时也要对父母进行相关的心理知识的普及引导和咨询。(三)营造环境,传递关爱。解决或处理好一名学生的心理危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些学生的心理危机表现具有反复性,情况会时好时坏,情绪会波动起伏。关爱和呵护一名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有时候需要较长的时间。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经常会特别敏感,应付一般学习和生活等事务的能力较弱,所以学校更需要宽容地面对这些学生,引导他们学会面对和解决种种问题,这也非龙源期刊网常需要我们思政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辅导员和班主任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另外,学校还要善于利用资源如同学的互相关心、充满爱心的集体帮助、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等,增加对心理危机学生的社会支持、人文关怀,给这类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生存环境,强化他们生存的希望。【作者简介】汪依桃(1981—),女,湖北咸宁人,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标题:一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分析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76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