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我们学了好几篇关于人与自然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是教育人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动物,有的是介绍了仿生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再加上前几年突袭而来的雪灾,地震、海啸等让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训,我国人口日益增多,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变浅,所以我国出现了很多环境污染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身心健康。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环境,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共建一个美好的地球村。我想这应该是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所以我选择了本课题。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通过本次课题研究让学生知道大自然的现状,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通过亲身实践,较为全面地了解大自然,热爱家乡,增强保护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学习、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通过实施本活动,学生亲自开展调查与考察,体验课题探索的过程与方法,从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3、课题介绍本次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与小孩子喜欢大自然的特点相适应,正适合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学生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或发明,重在播下兴趣的幼芽。他们的发现或发明可能是前人已经有了的,但只要是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实践所得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明白想改造大自然就必须先要了解大自然,懂得大自然,学习大自然。想当然,往往会事与愿违,还会给人类带来致命性的毁灭。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收集资料,通过请教长辈和专家等等,了解大自然,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加热爱大自然。本课题学习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采用分组活动,社会调查,讨论研究,开展擂台赛、互动游戏等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展示活动成果。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把握《大自然的启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2、通过本此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识。3、多角度,多方法,多层面学习语文,了解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启示。4、了解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5、掌握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语文的技巧。(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将语文的学习从课堂扩展到课外,以及网络。2、引爆学生情感触点,鼓足创新动力。3、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延伸到实践,让语文学习走出传统的方法,调动起孩子们的各种感官,发自内心的想要得到答案。(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观察体验生活。2、举办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的热情。3、利用校园文化阵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学生特征:(1)、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还很有限,而且收集信息的能力也很有限,他们在小组合作上还不太有经验,再加上没有多接触这样的活动,所以有点难度。(2)、很多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不能完成网络上的资料查找,而且也没有太多的辅助资料。(3)、有些学生的学习方法有点呆板,需要教师来引导。(4)、这些学生都积极上进,渴望有好的方法指导,灵活学校语文。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一)、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本次学习主要是为了交给学生多种学习方法,将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有效,更加灵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二)、通过下面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1、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积极性,引爆学生情感触发点的研究。2、如何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把握研究性学习的技巧。3、如何让学生将自学、将自主收集信息成为一种能力,成为一种学习的技巧。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研究的预期成果:1、要求学生在每一个研究训练阶段都写一篇总结。2、每一训练阶段都要求学生按要求收集一些描写动植物的好词好句,以及相关故事或者文章,而且可以收集一些动植物的标本图片,最好整理成文,写写自己的发现,或者收集关于受到动植物特性启示的建筑物或发明创造;3、指导学生用文字、手抄报、电子版报、ppt等形式呈现实践过程和成果。4、引导小组交流展示、分享活动收获。借助博客平台发布小组活动成果和体会,提高信息技术运用的水平及与异校同学相互学习、交流、沟通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六、资源准备教师提供资料: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搜集听介绍、提出自己的疑难和想法小组交流课堂讨论。激发兴趣,选定课题。用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为例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产生研究的欲望。第一周相关仿生学的资料。根据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相关的主题活动图片、辅助研究的格式和具体呈现方式。学生准备: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启示而有所发明创造的课外资料。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1、全班讨论提出子课题1、学生分组选定课题后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开展观察发现活动,形成个人研究方向。2、在课后交流、研讨,初步产生小组合作内容。策略:头脑风暴,形成方案。小组合作,继续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方面的图文资料。1、组织并参与学生讨论。2、为学生选题提供帮助。3、视情况提供。帮助学生完成活动前的知识铺垫。第二周第三周2、开放地设计教学,让学生在自主解释中提升自己。3、揭示研究内容,选定课题。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参与同伴的课题,建立学习小组等从百科全书、词典辞海、购书中心、互联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方面的图文资料,交流、研讨,在小组中合作、沟通、交往的能力。进行分组指导:成立小组的原则、技巧等介绍,以及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等。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完成小组合作。1、设计有关表格,观察学生表现,适时指导。2、视活动进展情况,动员学生挖掘家长和社区资源。3、观察、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填写表格、指导学生汇报活动,小结阶段活动情况。4、形成小组实施方案各小组确定研究目标、计划、内容、预定成果1.提供:“大自然的启示”研究计划书。2.组织开题报告和评审工作。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1、汇报活动,简单反思。填写表格、收集各方面资料2.写一些活动的体会小组内部讨论、交换意见,小组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汇报方案3、开题报告和评审1、过程指导:研究方法的使用指导。⑴收集关于动植物标本、图片;⑵收集关于描写动植物优美词语或句子;⑶收集关于描写动植物的故事或者短文;⑷收集关于受到动植物特性启示的建筑物或发明创造。2、指导学生用文字、手抄报、电子版报等形式呈现实践过程和成果。3、引导小组交流展示、分享活动收获。借助博客平台发布小组活动成果和体会,提高信息技术运用的水平及与异校同学相互学习、交流、沟通的能力。第四周第四阶段: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1、各小组汇报。(1).环境污染图片展。(2).保护环境颂。(谈故事)(3).从灾害启示出要保护环境。(4).从动植物的生长启示出做人要有奉献的精神。(5).从动植物的生老病死(生命循环)启示出生命的可贵,做人要过得有意义。……2、填写评价量表3、后续活动反思交流回顾主题活动过程,学会客观地开展多元评价。认识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和启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4、各小组用文字、手抄报、电子版报等形式呈现实践全过程,在班内交流展示、宣传成果。1、发放评价表,指导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2、作回顾活动整体反思。第五周
本文标题:研学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78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