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1《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先导区》实施方案州发改委(征求意见稿)《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先导区》(以下称《规划纲要》)已经国务院颁布实施,《规划纲要》的实施,将对图们江区域开放开发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州地处图们江地区开放核心区,是长吉图开放窗口和前沿,肩负着实施《规划纲要》的重要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为顺利实施《规划纲要》,提高《规划纲要》的执行力和操作力,抓住机遇,先行先试,充分利用我州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壮大综合实力,广泛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全面推进我州的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制订如下实施方案。一、实施《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原则(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2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立足图们江,面向东北亚,以长吉腹地为支撑,以提升沿边开放层次,增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为目的,通过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加快窗口和前沿区域建设;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结构合理、技术升级的特色产业新体系;通过大胆创新和率先示范,建设充满活力、和谐安全的我国沿边开放新机制,把图们江区域核心区培育成为开放度高、辐射力强、产业基础雄厚、物流畅通、城市功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的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沿边开放示范区。(二)实施目标2010年是实施《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全面启动实施《规划纲要》,“借港出海”基础性工程和合作机制等关健环节达到目标要求,先行先试在多个领域和层面有所突破并取得一定成效,为推进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夯实基础。到2010年,全州GDP达到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人均GDP达到24000元左右;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8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65%。2O12年,实现“借港出海”的目标,“内贸外运”货运量达到一定规模,中俄珲春—哈桑、中朝珲春—罗先跨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中俄、中朝跨境合作区)建设步伐加快,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国际合作产业园。珲春市经济总量翻两番,人口达30万人,窗口功能显著提升;延龙图区域中心3城市经济总量翻一番,人口达到85万,人均GDP接近60000元左右,前沿承载功能显著增强,形成开放窗口、前沿与腹地有机联接、功能协调、有效互动。全州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生态环境更加优良,森林覆盖率达到82%;国际合作平台作用凸显,进出口贸易总额力争翻两番。全州GDP达到760亿元,年均增长19%,人均GDP达到34750左右,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70%,成为我省乃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新亮点。2020年,图们江核心区域对外开放实现重大突破,中俄、中朝跨境合作区建设初具规模,《规划纲要》发展目标全面完成。特色产业体系形成明显竞争优势,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本满足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要求,对内区域经济关系协调合理,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全面形成并实现物流便捷畅通,城市体系完善、功能完备。地区经济总量翻两番以上,GDP达到2300亿元,人均GDP105000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80%,基本建成我国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三)实施原则1、突出创新原则。积极营造敢闯敢干、先行先试、追求卓越的宽松环境,“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作结论”,用创新性试验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成长力。2、整合优势原则。积极整合我州区位、资源、产业优4势,充分利用周边国家的资源、产业和科技优势,借时、借势、借力发展。3、科学布局原则。立足于珲春“窗口”、延龙图“前沿”和我州图们江核心区定位,依托长吉“腹地”,谋划产业布局,打造新兴强势产业,搭建生产要素流动平台,构建现代经济体系。4、统筹协调原则。拓展协作领域,推动区域间协作融合,形成整体合力。打破区域内市场分割和行政壁垒,整合各系统、要素、环节,实现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5、分工协作原则。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全州统筹,县(市)为主,市场化运作。各县(市)、各部门的工作任务落实到负责单位、配合单位和责任人,确保《规划纲要》的实施。二、实施《规划纲要》的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以《规划纲要》为基础,制订和完善各专项规划和配套措施,实施“通道畅通、城市扩容、基础设施再造、产业重塑、沿边开放、生态经济区建设”6大工程,推进100个重点建设项目,着力抓好9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并实现重大突破。(一)制定专项规划,在发展战略谋划上实现突破制定与《规划纲要》相配套的有关专项规划,并与我州“十二五”总体规划相衔接,保证《规划纲要》确定的我州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及发展重点选择和安排建设项目。5功能区块方面,重点编制《图们江区域中俄、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规划》、《珲春开放窗口区域发展规划》、《延龙图开放前沿区域发展规划》、《图们江区域(延边)沿边开放规划》;基础保障方面,重点编制《图们江区域(延边)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规划》、《图们江区域(延边)对外通道建设规划》、《图们江区域(延边)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规划》、《图们江区域(延边)人力资源与科技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方面,重点编制《图们江区域(延边)重大产业布局规划》、《图们江区域(延边)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图们江区域(延边)生态建设规划》。制定与专项规划相对应及重点任务的工作方案。(二)加快通道畅通,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突破对外通道建设是沿边开放的突破口,也是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重中之重,须集全州之力抓好,并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开通珲春经罗津港至中国东南沿海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通道;实现珲卡铁路正常运营,2012年珲春铁路口岸过货能力达到850万吨;促进珲春-扎鲁比诺-新泻-束草客货运输航线稳定运营;维修改造圈河口岸-元汀口岸跨境桥和元汀口岸至罗津港公路;推进图们-清津-釜山、图们-清津-中国东南沿海内外贸运输航线的开辟;编制完成边境口岸建设发展规划;建设安图双目峰旅游口岸,确保其正式开通运行;将南坪铁矿口岸、开山屯铁路口岸及春化分水岭6口岸纳入国家口岸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建设完成圈河口岸,口岸过货量达到500万吨;建设完成图们铁路口岸,增加口岸客运功能;新建圈河、三合、图们、南坪、沙陀子、开山屯跨境桥;开辟延吉至俄罗斯、日本的空中航线,增加至韩国的空中航线。2015年,建设完成连接圈河、南坪、双目峰、三合等口岸的高速公路以及珲春-东宁铁路、珲春-绥芬河高速公路、南坪铁路口岸,南坪铁路口岸过货能力达到1000万吨;维修改造图们-清津铁路;启动三合-清津高速公路建设。2020年,全面完成以“借港出海”为导向的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构筑贯通东北经济区、蒙古国通往日本海的国际运输大通道,实现借港出海、连线出境、内贸外运的战略目标。对内主要通道建设:2010年,长春至珲春高速公路贯通,并进行图们至珲春既有铁路扩能改造。2012年,珲春通俄高速公路与海参崴—哈桑高速公路同步建成并贯通。2013年,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和吉黑跨省高速公路网201国道建成。2015年,延吉机场易地改建完成。(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实现突破《规划纲要》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为核心,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创新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升级的战略要求。延边州的战略选择为立足珲春“窗口”和延7龙图开放“前沿”,依托长吉“腹地”,打破行政体制障碍,形成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现实举措为在《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在统筹谋划与周边国家资源和产业互补、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以及与长吉产业对接的基础上,构建我州重大产业整体布局,明晰我州主导、支柱和优势产业,统筹推进、分步实施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我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眼点放在利用境内外矿产资源,发展大型国际油气、天然气、钢铁、有色金属、煤化工燃煤发电基地;利用日、韩和长春一汽汽车技术,发展汽车组装和零部件加工基地;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展大型木材深加工、建设高档服装生产基地;加快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建设;依托通道优势,加快建设国际物流项目,打造国际国内双向流动的现代物流网络;依托深厚的文化历史和旅游资源,推进长白山及边境景区综合开发,推动旅游休闲和创意产业发展;依托中科院(珲春)图们江科技园和延吉韩国科技园,壮大服务外包及电子信息等产业;依托生态资源稳步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特色生态农业品牌。(四)做强珲春开放“窗口”,在沿边开放上实现突破突出抓好珲春“三区”及各类开发区的功能升级和产业建设,抓好现代物流产业建设。建设图们江区域跨境经济合作区,尽快启动中俄珲春——哈桑跨境经济合作区、中朝珲8春——先罗跨境经济合作区谈判。加快珲春俄、日、韩、港工业园区建设,增强边境经济合作区实力。抓紧推进珲春千万吨煤炭基地、珲春千万吨炼化项目的论证等重大产业支撑项目。快速提升珲春城市级别,抓紧建设一批能够提高城市社会公共产品层次和水平的重大项目。加快扩张珲春城市规模,以2020年达到75万城市人口为目标,打造东北亚品牌城市。谋划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和大型公共设施,增强城市的承载和服务能力。建立与国际区域合作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建设珲春沿边开放先行试验区。(五)做大延龙图“前沿”,在提升开放程度上实现突破加快延龙图中心城市培育。以理顺三市产业布局为主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提升一体化整体功能为目的,全力推进延龙图一体化进程。整合三市区位和要素优势,谋划实施一批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三市基础设施改造,加速中心城市扩容,统筹实施三市城市道路、集中供热、垃圾及污水处理等一批城市公用设施项目,完善中心城市整体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图们铁路和口岸优势,将图们打造成延龙图对外开放门户。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破除延龙图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将我州建设成为国家少数民族地区改革的先行区和示范区。9(六)加快开发区和园区建设,在招商引资力度上实现突破抓住实施《规划纲要》的机遇,以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和各类园区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吸引国内外资本在我州集聚。加快建设吉林省日本、韩国、俄罗斯、香港工业园,完善出口加工区和互市贸易区功能。拓展珲春互市贸易区贸易品种和贸易人员范围,建设多国互市贸易中心。争取综合保税区政策,促进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发展。抓好延吉经济开发区等高新技术开发区及韩国中小企业专用示范园区、州新型工业集中区、龙井工业集中区、图们经济开发区建设,推进园区的项目建设。探索设立和龙进口资源加工区。(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建设生态经济区上实现突破开展图们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环境宣传教育、环境科技与环保产业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建立分别监测、相互通报、信息共享、共同防污治污为基础的跨界污染协调机制、跨界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跨行政区交界断面水质达到国家标准交接管理、水环境安全保障和预警机制。重点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主要江河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资源节约10与综合利用、城市垃圾及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和循环经济试点等重点工程建设,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图们江(延边)区域建设成东北乃至全国生态最优、环境最好、最宜人居的生态经济区。抓紧进行林业及生态保护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八)建立开放合作机制,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领域实现突破积极推动国家与区域内各国构建区域内开发项目的政府首脑或副总理会晤机制,适时与朝俄协商会谈,推进对外通道项目实施,推进中俄、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协调建立东北亚经济合作跨国专家小组,联合研究和制定区域合作发展规划,探索东北亚经济合作新机制。继续举办“图们江地区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深化共办共赢机制,使之成为图们江地区国家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平台。广泛开展区域各国间教育、文化、环保、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本文标题: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8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