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语言学 >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导言一、填空题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人类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3.我国传统语言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三门分支学科,合称“小学”。二、判断题1.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的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这是具体语言学的任务。(错)2.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有些语言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大部分语言的研究还很不够,甚至还没有人去研究。(对)三、名词解释1.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究人类语言的起源、发展、本质。探究人类语言内部结构的共性及普遍规律的语言学门类。2.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教学、文字的创制和改革、正音正字、词典编纂等,广义的应用语言学还包括与计算机有关的及其翻译、情报检索、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3.小学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第一章一、填空题1.从语言的社会功能上看,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从语言的内部结构上看,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2.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上的特殊领域的辅助交际工具。二、判断1.从理论上来说,句子的长度是可以无限的。(对)2.语言是文字基础上产生的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错)3.文字始终是从属于语言的。(错)4.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对)5.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对)6.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错)7.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错)8.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对)9.会不会说话是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对)10.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对)11.思维离不开语言,聋哑人不能掌握语言,所以聋哑人不能进行思维。(错)三、单向选择题1.下列说法只有()正确。A.语言是一种心理现象。B.语言是一种具有阶级性的特殊社会现象。C.没有语言,利用文字照样可以进行交际。D.在语言的辅助交际工具中,文字是最重要的。2.一个中国孩子从小在英国长大,结果他只会讲英文而不会说汉语,这说明()。A.语言具有阶级性B.语言是个人现象C.语言是社会现象D.语言是自然现象3.同样表示“书”这一事务,汉语中用shu这个音来指代,英语中则用BOOK这一语音形式来指代。这是因为语音和它所指代的意义之间的关系是()A.国家规定B.有本质的联系C.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D.有必然联系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语言可以表达不同阶级的思想意识,所以是有阶级性的。B.语言既不属于上层建筑也不属于经济基础C.语言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D.语言在无阶级社会是没有阶级性的,在有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四、问答题1.语言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交际工具,是社会成员互相联系的纽带,是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2)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的储存所,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2.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归结起来就是,语言是全民性的,是全民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没有阶级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与人类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个人结群的纽带,是人际沟通的桥梁,也是人区别与动物的重要标志。但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有不属于上层建筑,二者变化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这决定了语言又是区别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特殊现象。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3.语言与思维的关系①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类思维的成果依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和发展,没有语言无法进行思维,没有思维也不会有语言。②语言与思维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③语言是思维的最有效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他就得用语言进行思维。第二章1.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2.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3.语言系统中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4.人类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为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二、判断1.任何一种符号都包括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对)2.人们看到远处冒起浓烟就知道可能是发生了火灾,因此可以说浓烟是发证火灾的符号。(错)3.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因此如果我们愿意,我们也可以把“苹果”说成“栗子”。(错)4.人们一般认为人类有5000多种语言,人类之所以有这么多中语言,这是由于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特点而造成的。(对)5.语言符号的二层性特点是指语言是由语音和词汇组成的。(错)6.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对)7.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后数量翻番增加。(对)8.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两种根本的关系。(对)三、单项选择题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说明了()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B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C语言具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D.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2.语言符号层级性的核心是()A.以少驭多B.具有生成性C.语言比较复杂D.可以任意组合3.语言成分按线性次序组合起来所形成的关系是()A.层级关系B.组合关系C.聚合关系D.没有关系四、名词解释1.符号的任意性2.组合关系3.聚合关系4.语言的层级体系五、问答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聚合【第三章】一、填空题1.语音的自然属性包括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心理属性。2.任何声音都具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四个要素。3.引起音质不同的三要素是: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4.国际音标遵守音标和音素一个对应一个的原则。5.从辅音音位来说,汉语有22个,英语有24个,俄语有35个,法语有20个。6.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有同化、异化、换位、弱化和脱落。7.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自由变体两种。8.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展与否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9.汉语的音节可分为声调、声母、韵母三个部分,其中韵母又分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10.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例如汉语的“豆腐”,实际音质是[toufu],但人们说话时常说成[touf],这种现像是脱落。二、判断题(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为正确,×为错误)1.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节。(×)2.男子声音和女子声音的差别主要是发音是音强的不同。(×)3.所谓送气、不送气,实际上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4.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发音时因素可以任意变化。(×)三、单项选择题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C)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2.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A.汉语中的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C.汉语中的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3.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C)是正确的。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见较长。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D.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4.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四、名词解释1.音素:按一定规则组合成音节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2.辅音:气流在声道中受到阻碍并且克服这种阻碍而发出的声音。3.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4.音标:记录音素的符号,是音素的标写符号。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如汉语拼音字母、英语的韦氏音标和国际音标等。5.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语流音变。五、分析题1.根据发音特征描述,写出下列元音: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是。答: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是[o]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是[a]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是[v]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是是[y]六、简答题1.音位和音位变体是什么关系。答: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功能音类,音位变体则是因为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音位是用来概括反映一组音素的辨义作用的功能单位,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各种语音环境里的实际发音。2.归纳音位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答:音位是从具体的语言和方言中归纳出来的,归纳音位应该遵循的原则有:(1)对立原则。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的不同音素,它们的差别如果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则它们间的关系是对立关系。处在对立关系的若干音素都具有辨义功能,因而归纳时应该分别归入不同的音位。(2)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和互相替换,则它们之间是互补关系。处在互补关系的几个音素,有可能被归并为一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3)语音相似原则。处在互补关系的若干音素,只有在语音相似的条件下才可以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音质差异太大,即使互补,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3.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是如何区分的。答: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可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包括利用高差别区别意义的“调位”、利用音强等方面差别区别意义的“重位”和利用发音长短区别意义的“时位”。4.什么是“音位变体”,什么是条件变体,什么是自由变体?答: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就叫做“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不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5.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哪些?答: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以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1)同化,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和它相同或相近。(2)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3)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音上变弱。(4)脱落,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5)增音,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6.留学生经常会把“肚子饱了”说成“兔子跑了”,请解释这种语言现象。①写出“肚子饱了”和“兔子跑了”的国际音标。②通过对比分析,可见留学生出现此种语言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讲送气音[ph]、[th]与不送气的[p]、[t]对立起来。汉语普通话中送气与不送气的差别能引起语素和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差别,两者是对立关系,必须严格加以区分。③该留学生可能受母语影响,如英语中送气和不送气就不会引起意义差别。port[phɔ:t]读成[pɔ:t],英语母语者不会误解成另一个词,只是觉得说话人英语不地道。故英语中[ph]和[p]不形成对立关系。英语母语者不会把两者分开,于是发生这样的错误【第四章】一、填空题1.时一般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2.划分词类的标准有功能、形态和概念意义三个。3.句子是有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4.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5.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语调。6.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他谁都认识”是陈述。7.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8.一个词,除去它的词尾,就是它
本文标题: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93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