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合肥市养老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合肥市养老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作者:高心怡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03期摘要:随着合肥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对养老产业的相关需求规模日益增大,然而,合肥市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养老产业链,养老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项目围绕其养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别从政府、行业、企业三者中找出最好的解决方式,缓解养老产业发展的供需矛盾,推动养老产业市场化、规模化健康发展。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产业;发展策略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共生共享的重大成就,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机遇不可多得,也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报告回归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初心、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未来使命,富含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情怀,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未来发展作出总体安排,同时,立意高远,视野宏阔,察今思来,对正在演变为全球趋势的人口老龄化挑战作出回应,并结合中国国情,借鉴老龄化先行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从党和国家基本方略层面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的重大战略安排。为此,认真分析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基本状况,找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所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着力构建新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刻不容缓。一、合肥市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合肥市老年人口目前已逾70万,比十年前增加了17万,早已迈入老龄化社会。对于人口老龄化,国际通用标准是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采用的标准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IO%即进人口老龄时期。合肥高出老龄化社会标准4.25%。合肥市“空巢”家庭日趋增多,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正在组建新的家庭,其父辈多数已达55岁以上,也就是说5-10年内,将有更多的“空巢”家庭出现。合肥的高龄老人具有“四多四少”的特点:即无配偶多,身边子女少;有病者多,生活能自理者少;经济上靠子女多,享受社会保障少;生活照料靠子女多,靠社会少等特点。二、合肥市养老产业发展状况分析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和养老产业发展不完善这一具体问题,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使养老服务业成为保障民生、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和谐的重要载体,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龙源期刊网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60号)等文件精神,合肥市也积极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三、合肥市在推进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但总体消费水平滞后城市老年人收入主要来源于养老金和退休金,农村老人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动所得和转移性收入。然而这些收入远远是低于养老产业的支出,这给需要获得养老服务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大多中低收入的老人消费观念仍相对保守,导致总体较高的消费能力不能有效地支持养老产业快速发展,这是遏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二)合肥市养老产业服务类型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合肥市老服务产业因为起步比较晚,所能提供的养老项目和服务内容还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养老所、福利院等,只能简单的照顾老人起居,给老人进行简单的医疗护理等,而其他的例如老年用品、老年公寓、老年护理、老年疗养、老年文化、老年娱乐、老年家政护理等多种养老服务及配套服务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养老服务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与之配套发展的产业,类似于老年旅游业,老年教育业,老年生活用品业,老年医疗保健业,养老信息业,保险业等还处于欠发达不成熟的状态,没有形成完备的产业链。(三)供需矛盾突出,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不足当前,合肥市养老设施总量不足,服务覆盖面窄等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问题,经过调查不完全统计有各类养老床位约8万张,仅达到“十三五”目标的25%,其中,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仅占总数的7%,面对着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城郊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许多城区的养老规模服务产业规模比较小,设施不全,提供了相关服务也不完善,而很多郊区的养老产业却规模比较大,设施也比较齐全,提供的相关服务也很多,但是城区的养老人口远远大于郊区的养老人口,这与当地的养老产业的供给也完全不匹配。(四)相关职能部门监督管理缺失、养老产业不规范一个地方的养老产业要走向正规化规范化,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严格的监督规范,一个好的行业标准是一个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其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产业有了规范和标准并严格执行,则能不断发展壮大,反之,则会无序发展,甚至走向灭亡。目前,合肥市的养老产业虽已实现市场化、产业化运作,但是统一的较健全的较先进的市场规范和市场标准并没有制定,这极大制约了养老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例如,企业应具备什么条件和资质才能进入养老产业、企业和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应遵循什么标准、怎样规范养老产业的发展等问题还没有解决。龙源期刊网四、加快合肥市养老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一)统筹规划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坚持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统筹城乡养老资源,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物业、保险、教育、保健、旅游、科技等融合发展。科学布局养老服务产业,统筹推进产品研发、生产、物流配送、展览展销等养老服务产业,重点扶持老年生活照料、老年生活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文化教育、老年休闲旅游等养老服务产业,让老人真的能在享受到养老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二)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基础保障,结合美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建设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鼓励整合利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党建活动室、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教育单位等公共资源,增加为老服务功能,积极打造合理的养老的产业链,确保产业链符合当前和未来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规律和预期.特别是要将托管托养家政服务以及老年教育、老年旅游、休闲娱乐、金融咨询、医疗保健等服务与养老服务产业结合在一起,不断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安徽养老服务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三)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培育和引进居家养老专业服务企业和机构,开展以“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急、助乐”为主要内容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卫生、紧急救援、法律咨询等多样化居家养老服务。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和产业发展模式,整合家政、物业、餐饮、物流、健康等资源,形成市场广泛参与、服务方便快捷、产业运行高效、老年人较为满意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在推动居家养老的同时,建立合理的社区养老机制,发挥社区养老的积极作用,以社区养老服务带动居家养老服务,形成好的联动效应。(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加快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培育和孵化工作,鼓励各地建立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园。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管理、运营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并开展教育培训、研究交流等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养老产品开发、养老服务提供,使之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年产业的主体,营造一个合肥市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个好的氛围,激发合肥市民参与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热情。(五)强化落实,加大养老服务产业扶持力度近年来,国家及安徽省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合肥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政策措施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对此,合肥市政府及职能部门还须进一步制定、完善和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土地及税收等政策,建立龙源期刊网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引导、鼓励和带动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六)严格管理,促进养老服务产业规范发展高度重视合肥市养老服务产业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实施合肥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行业标准,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质量监督和规范管理,建立养老服务评价机制,强化对养老机构的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和服务收费情况的日常监督,促进养老服务业规范健康发展,政府、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监管,规范养老服务市场行为,营造多元化主体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参考文献:[1]张铁男,李晶蕾.对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2,6,23(3).132-135.[2]石琳,刘甜.中国人口老龄化预测与分析[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0,12,29(4).385-388.[3]安宝丹.从政府的作为来看老年产业的发展[J].实务研究,2007,1,(1).60-62.
本文标题: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合肥市养老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0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