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经济管理基础》复习资料
经济学部分:第一章经济学概述1、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以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或集团之用的学科。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物质财富的生产。但是不同的社会组织方式,不同的人际关系安排,生产财富的效率是非常不同的。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组织,实现高效地生产财富的一门学问。经济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时间活动之一,生产消费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需要一种系统的理论对其进行解释与指导;经济学是有关个人选择的科学,学习经济学有助于做出更好的决策;经济学是改进人思想观念的知识中最重要的一种,可使人变得聪明,可促进社会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如何利用稀缺资源来满足人类无限的需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与效益有关如何生产?与效率有关为谁生产?与公平有关;由谁做经济决策:1、什么时候生产?2、在什么地方生产?研究内容: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生产多少,何时生产。什么是社会成本?个别厂商的生产所带来的总的资源损耗。社会成本生产成本。社会成本:按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汇总起来的总成本,也可以指某一种产品的社会平均成本。为什么企业生产的社会成本会大于自身的生产成本?网友说:因为它所制造给社会所消化掉,然后他生产后的成本,社会不会买单的。2、运用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需求弹性不足,供给增加使价格大幅度下降,但需求量增长不多,结果使总收益减少。3、供给和需求理论主要研究哪三个方面的问题?(1)消费者如何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决定自己的需求;(2)企业如何根据成本和效益来决定自己的生产;(3)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生产如何共同决定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有哪些?需求:商品的价格水平、相关品价格水平、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特点、消费者价格预期、生产者营销策略供给:商品价格水平、要素价格水平、生产技术水平、运作管理水平、厂商价格预期、政府相关政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内容具体包括哪些?1、生理需要:基本的生存需要,如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低层次;2、安全需要:包括现在的安全(人身、财产等)与未来的安全(医疗、养老等),低层次;3、社交需要:渴望与别人进行交往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中间层次;4、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在社会交往中渴望受到别人的尊重,高层次;5、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工作中的胜任感和成就感来实现,高层次;这五个层次的需要从低到高形成一个序列,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4、一种商品的互补品和替代品的价格是如何影响其需求量的?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将随其替代商品的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替代商品的价格的下降而下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将随其互补商品的价格的上升而下降,随互补商品的价格的下降而上升。预期的商品价格是如何影响当期需求的?消费者对一种商品及其相关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影响当期的需求。如果预期商品的价格将上升,则相同价格水平下,当期的需求将上升,反之,则下降。如果预期互补品的价格将上升,则相同价格水平下,当期的需求将下降,反之,则上升。如果预期替代品的价格将上升,则相同价格水平下,当期的需求将上升,反之,则下降。5、论述经济学中资源的稀缺性。人的欲望和需要是无限的,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用以生产各种产品和劳务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构成了稀缺性.人的欲望和需要是无限的,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用以生产各种产品和劳务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构成了资源的稀缺性.6、论述供求均衡及其变动一种商品的供求数量和价格,在供求双方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均衡,形成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数量。此时,对商品的需求量等于商品的供应量。均衡决定1、商品市场的均衡由需求一方和供给一方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在供求双方的的作用下,形成均衡的市场价格,和均衡的交易水平。均衡条件:在该均衡价格下,愿意购买量(需求量)等于愿意供应量(供给量)。2、实际价格与均衡价格市场的实际交易价格,不一定等于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是市场调节的方向。3、供给水平和需求水平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变化,需求水品和供给水平都将发生变化,从而是需求和供给曲线都发生变化。变化以后的均衡价格和数量,取决于各种作用的综合效果。7.通过学习谈谈你对经济学的理解?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1、效用、边际效用和边际替代率的含义?效用:从消费者的主体来说,所谓效用可以从消费者作为主体和客体两方面来说明;(1)从消费者作为主体来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自己的行为中得到的满足;(2)从消费者作为客体来说,效用是商品或事物满足人的欲望或需求的能力。边际效用:边际效用用来度量多消费一种商品的一个额外数量所多获得的额外满足。这里第一个额外通常指“最后增加的一个单位”。边际替代率:表示当消费者的总效用不变时,为获得单位额外的一种商品而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效用的特征?并举例说明。(1)商品的效用不具有伦理学的意义;(2)同种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效用。所以说,效用的判断是消费者的主观行为,不同的人对同种商品效用的判断可能并不相同。2、什么是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具有哪些性质(结合图形说明)?作业P8无差异曲线: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代表了不同的商品组合,但在这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程度的效用满足。性质:1、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负的;2、每一效用水平都对应有一条无差异曲线;3、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4、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3、如何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假设消费者行为理论,顾名思义,是研究消费者进行消费行为是建立在何种心理诱因的,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那些因素影响。显然,消费者进行消费是因为对被消费物产生了需求,换句话说即使被消费物满足了消费者的欲望。而这种对消费者欲望满足的程度决定了消费者对此物品的渴望程度。由此,便给经济学家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经济学家们便抽象出一个概念即:效用。用它来表示消费者消费物品时获得的满足度。构建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模型。它们和预算线一起共同构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4、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是什么?消费者在进行选择时,必须满足什么条件?5、如何理解厂商的短期行为和长期行为?所谓企业短期行为,是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达到短期目的而采用的行为,例如:会计上的多提费用,减少利润,对会计估计和会计方法选择上的投机;企业经营方面则选择可迅速利用的人才,不注重整体企业文化和企业人员的培养;市场方面流动过快,行业不稳定等状况。长期经济行为和短期经济行为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即长期经济行为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进行调节,使个体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动。举例来说,对于短期变动,厂商和个人由于某些限制,不能够使自己完全调节到适应经济的变动。如:iphone热销,但是因为生产线以及经过培训的合格技工的限制,苹果公司不能大幅扩大产量。但是从长期来说,苹果公司就可以从容的布置新的工厂、培训足够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等等,使其产量满足市场的需求。6、论述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之间的关系。边际成本MC是你生产额外一个产品所产生的额外的成本,关键是额外。平均成本AC是所有的成本/产品数量,而这所有的成本包括了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这里的平均成本是平摊了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VC,是不包括固定成本,比如制造产品广义的可变成本就是原料成本+劳动成本。第三章国民经济的基本变量1、什么是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计算上采用属地原则或国土原则。什么是GNP?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计算上采用属人原则或国民原则。两者的计算原则及关系是什么?GDP+本国公民在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GNPGDP是一个地域概念,GNP是一个属人概念什么是绿色GDP?绿色GDP,即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所剩下的部分,即: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到目前为止,绿色GDP核算只涉及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损害成本、自然资源的净消耗量。这只是狭义的绿色GDP,应该把与社会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指标纳入GDP核算体系。我国为什么要重估GDP的大小?GDP是一个面向市场经济体系的纯粹经济核算的结果,是一个仅仅考虑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经济产出总量,从与环境的关系考虑,存在诸多局限;过去环境因素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究竟有多大,至今无具体数字,“先挖洞,再填上”的经济发展方式致使国民财富没有增加;中国的GDP增长没有国民净财富,包括空气质量、有闲时间、住房等福利增长同步。2、阐述GDP的计算方法。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产品法:就是计算在某个时期内一国内部所新生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支出法:对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关于最终产品和服务购买时的总支出的加总。消费-C、投资-I、GDP=C+I+G+NX,政府对于最终产品与服务的购买-G、净出口-NX,收入法:把用于生产最终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进行加总,包括利润和向政府缴纳的税收。3、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什么是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真实利率?什么是失业率?失业率=已失业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数/劳动力总人数什么是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或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条件而未被雇佣造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找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1、阐述财政政策及其工具、财政政策的功能、财政政策的类型及其使用条件。所谓财政政策,通常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准则和措施。工具(财政政策工具概述、财政预算、税收、公债、财政投资、财政补贴)1、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例一——军需品和警察装备的购买例二:公共工程支出——政府投资兴建公共设施,但不是“形象工程”2、对个人和企业的转移支付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转移只是在社会成员之间的资源再分配,政府部门只充当中介人的角色3、对个人和企业征税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赤字的方式实现。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税、减支进而压缩赤字或增加盈余的方式实现。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活动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实践中这种情况是很少存在的。使用条件1、赤字财政政策(扩张性政策)当经济处于萧条期时总供给超过总需,需求不足,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政策,以增加有效需求。2、紧缩财政政策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物价上涨;政府紧缩财政支出与增加税收或双管齐下抑制有效需求,使财政收支有盈余。2、阐述货币政策及其工具、货币政策的功能、货币政策的类型及其使用条件。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工具PPT48开始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其他工具。作用(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条件1、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增加信贷的可供两次机总需求的增长。使用条件:经济萧条2
本文标题:《经济管理基础》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03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