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培训课件PPT(共-118张)
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监管一处2014年11月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一、安全生产1、安全生产宗旨: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保护生产经营单位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安全生产方针:(1)“八字”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新法“十二字”方针:安全第一--------重要地位、预防为主--------主体任务、综合治理--------根本途径。“安全第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预防为主”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治理”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3、安全第一的由来:•安全第一最早是美国US钢铁公司凯里董事长提出来的。•1906年,凯里从长期连续不断的事故中引出教训,下决心摆脱焦头乱额的困境,他别出心裁地把公司的经营方针加于变动,将原来的“质量第一,产量第二”改为“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这项方针的变动,既保障了员工的安全,又使质量、产量得到了保证。•凯里“安全第一”的口号和他的安全措施取得成功,震动了美国实业界。1912年,芝加哥创立了“全美安全协会”,研究制定了有关安全的法律草案。1917年,英国伦敦也成立了“英国安全第一协会”,从此以后,“安全第一”的口号为许多管理部门所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实施,第三条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新法2014年12月1日实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二、安全生产三个过程事先预防: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防止各类事故发生。事中救援:事故发生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以充分的救援物质和装备,良好的救援队伍,有力的救援措施,周密的救援预案,最佳的救援时间,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事后处理:及时的事故报告,公正客观的事故调查,严肃的事故处理。坚决落实事故的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的责任不追究不放过、事故的从业人员不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的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四不放过”的原则。三、事故控制措施1、抓源头管理(三同时)企业建设项目在新、改、扩建时,没有履行安全生产“三同时”规定,往往留下先天性隐患或者无法整改的隐患,必须从源头控制。•安全设施概念: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和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三同时”概念:是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生产经营单位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三同时”管理:(1)安全预评价: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评机构,对其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并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2)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生产经营单位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设计,编制安全专篇。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尽可能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可靠的设备、设施。安全设施设计单位、设计人应当对其编制的设计文件负责。(3)安全设施施工和竣工验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施工。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安全设施设计和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验收评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评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编制验收评价报告。竣工验收: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单位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2、抓过程控制(标准化)国家总局办公厅主任(原四司欧广司长):要跳出安全看安全,安全标准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信息化建设是对传统安全监管模式和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一种颠覆性的变革,是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的有效载体,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有效手段。安全标准化的精髓是: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安全标准,是企业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专业指导书,是安全监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的工作指南,是检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绩效的度量衡。标准化创建过程:解决了安全生产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加大安全投入,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改进现场作业条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实现安全生产长效管理的有效手段。3、抓事故预警。吸取别人的事故教训,总结别人的事故经验,提高自己预防事故的能力。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看待,引以为戒;把隐患当成事故来看待,杜绝侥幸;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来看待,举一反三;把历史上的事故当成今天事故看待,警钟长鸣。近年以来,全国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事故频发,有的是重复事故,有的是类似事故,及时将事故情况通报到企业,让企业分析事故原因,增强企业事故预警作用,避免同类事故发生。做到“一企出事故,万企受教育”。四、企业领导应当具备的条件•强烈的安全意识——为从业人员提供安全、卫生、文明的工作环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身体健康负责、为从业人员的家庭负责、为社会稳定和谐负责。•保证安全投入——从人、财、物全面保障安全生产条件。•具备安全知识——具有满足领导本企业所必须的安全知识,创建适合本企业健康发展的企业安全文化。五、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安全意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生产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做到“四不伤害”-我不伤害我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别人伤害,他人不伤害他人。不违反劳动纪律。•安全知识:从业人员具有满足本岗位所必须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不发生误操作,不违规操作。•安全文化:从业人员融入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坚决杜绝“三违行为”----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六、生产经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制度、执行制度、监督制度的落实)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8、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11、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13、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水平1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二部分基础工作(一)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2011】40号)“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充分运用科技和信息手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强化监测监控、预报预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要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就必须要有载体和平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我们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的载体。国务院安委办印发了《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指南》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新法【增加】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新法建立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一是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并向从业人员通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制度。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三是对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未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行为,设定了严格的行政处罚。四是赋予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对拒不执行执法决定、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现实危险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法采取停电、停供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五是国家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全国统一的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参与事故抢救的部门和单位要服从统一指挥,根据事故救援的需要组织采取告知、警戒、疏散等措施。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是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主要内容包括:摸清企业底数,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制定科学严谨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建立清晰明确的工作职责;建立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制度;开发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开展隐患自查自报。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概念(简称隐患、事故隐患或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隐患分级:是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3、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4、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5、隐患排查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关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反映了安全生产标准建设的动态过程。6、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警: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既有利于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实现由事故处理向事故预防转变,又可以通过对企业上报的隐患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防范事故的预测预警机制。通过逐级上报的隐患类型和数量等信息,可以建立预警预测模型,对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分析预警,及时发现工作的普遍性问题和趋势性问题,找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安排部署工作提供依据,提高安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7、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共24项。基础管理类的隐患:企业自查时主要通过在安全管理部门查阅资料的方法获得。基础管理13项: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管理;特种设备基础管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相关方基础管理;其他基础管理。现场管理类隐患则需要企业对作业现场进行实地检查。现场管理11项;特种设备现场管理;生产设备设施及工艺;场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消防安全;用电安全;职业卫生现场安全;有限空间现场安全;辅助动力系统;相关方现场管理;其他现场管理。【修改】第四十三条【原文】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在案。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
本文标题: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培训课件PPT(共-118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2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