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组成员:严立尹力职业中毒及其诊断过程职业中毒的定义一、职业中毒的定义1.急性职业中毒是指一个工作日或更短的时间内接触高浓度毒物所引起的中毒。急性中毒发病很急,病情严重,变化较快。如果急救不及时或治疗不当,预后严重,易造成死亡或留有后遗症。2.慢性职业中毒是指长时期不断接触某种较低浓度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发病慢,病程进展迟缓,初期病情较轻,与一般疾病难以区别,容易误诊。如果诊断不当,治疗不及时,会发展成严重的慢性中毒。3.亚急性职业中毒是指介于急性和慢性中毒之间的职业中毒。一般是接触工业毒物一个月至六个月的时间,发病比急性中毒缓慢一些,但病程进展比慢性中毒快得多,病情较重。4.亚临床型职业中毒是指工业毒物在人体内蓄积至一定量,对机体产生了一定损害,但在临床表现上尚无明显症状和阳性体征,则称为亚临床型职业中毒。它是职业中毒发病的前期,在此期间若能及时发现,与毒物脱离接触,并进行适当疗养和治疗,可以不发病而很快恢复正常。职业中毒特点职业中毒具有群发性的特点,即同车间同工种的工人接触某种工业毒物,苦有人发现中毒,则可能会有多人发生中毒。职业中毒症状有特异性,即毒物会有选择地作用于某系统或某器官,出现典型的系统症状。慢性职业中毒发病慢,从开始接触毒物到发病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且症状是逐渐加重。急性职业中毒发病快,接触毒物后即有一定刺激症状,随即症状消失,经过并无明显症状的潜伏期,突然发生严重症状。多数职业中毒只要能早期诊断,及时恰当治疗,都可以做到预后良好。职业中毒诊断依据职业史劳动卫生调查体格检查依据一:依据二:依据三:1.职业史职业史是职业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职业史包括现在工种和既往工种,各工种起止年、月和专业工龄、接触毒物的种类、方式和接触剂量等。2.劳动卫生调查劳动卫生调查包括工艺过程、生产方式、劳动环境、防毒措施、劳动组织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工艺过程,包括其中的原料、中间体、产品以及其他毒物。对于生产方式,是敞开式还是封闭式;是连续生产还是间歇生产;是直接操作还是间接操作;以及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对于劳动环境,包括空气中毒物的平均、最低和最高浓度;以及符合最高允许浓度标准的合格率。对于防毒措施,包括防毒、排风、净化等。对于劳动组织,包括作业时间、倒班制度、轮休制度等。同时还要调查同车间、同工种职业中毒的发病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和使用情况;以及个人卫生习惯等等。3.体格检查包括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症状是患者本人自我感觉到的不适感。体征是医生通过望、闻、触、叩等物理检查能看到或感觉到的异常变化。实验室检查也是职业中毒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如测定尿汞、尿铅含量对汞中毒、铅中毒的诊断;测定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对有机磷中毒的诊断;测定变性血红蛋白和变性珠蛋白小体,对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的诊断,通过X光片检查骨骼变化,对氟、磷中毒的诊断等。员工:老板屋里十名工人,只有两个防毒口罩,怎么办?老板:每五人合用一个,轮换戴。职业中毒诊断过程1.急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多数都是在发生事故时造成的,根据表征进行诊断。但在抢救急性中毒病人的同时,还应积极组织现场调查,了解引起中毒的毒物的种类和浓度。因为毒物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合状态的,如氮肥厂原料气中除一氧化碳外还有硫化氢等;混合毒物中毒,只治疗其中某一种毒物的中毒,往往难以奏效。许多毒物中毒都有一定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内要静心休息,注意观察。如光气、氮氧化物常在被吸入12-24h后突然发生中毒性肺水肿。若在潜伏期内注意休息和抗肺水肿治疗,就不至于发生肺水肿,即使发病也很轻。若在潜伏期内没有进行治疗并做剧烈活动,则发病可能很重,甚至难以抢救。对于间歇性中毒发作,应随时注意病情变化。如一氧化碳中毒治疗清醒后,经数小时或数日可能会再度出现昏迷症状等。2.慢性职业中毒慢性职业中毒由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些毒物中毒又无特异诊断指标,所以诊断时应注意鉴别诊断,谨防误诊。对于暂时难以确诊者,可进行动态观察或驱毒试验,住院观察治疗后做出诊断。急性职业中毒
本文标题:化工安全工程5.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39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