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外建史笔记本课程是以西方国家为主线的外国建筑史历史上著名的文明发源地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也孕育了不同的建筑体系亚洲:黄河流域——中国——日本、朝鲜两河流域——古西亚——伊斯兰印度河流域——古印度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欧洲:爱琴海地区——古希腊、古罗马美洲:中美洲地区——玛雅印加本课程主要内容断代法:古代——奴隶社会~~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近代——1640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现代——1917年至今古代部分一、奴隶社会1、古埃及建筑(3500BC—30BC)——陵墓、太阳神庙2、古西亚建筑(3500BC—7C.AD)——饰面技术与艺术3、古希腊建筑(11C.BC—1C.BC)柱式、神庙、雅典卫城4、古罗马建筑(8C.BC—47AD)——结构空间二、中世纪1、拜占庭建筑(330~~15C)帆拱、集中式教堂2、早期基督教与罗马风建筑(4C~~12C)——过渡风格3、哥特建筑(12C—15C)——结构、空间(以法国为主)(哥特:北方日耳曼蛮族的一支)三、资本主义萌芽与绝对君权时期1、文艺复兴建筑(DenaissanceArchitecture)——330—15C兴起与意大利佛罗伦萨2、巴洛克建筑(BaroqueArchitecture)——16C末17C初兴起于罗马,文艺复兴的副产品。3、法国古典主义建筑(ClassicismArchitecture)——17C兴起于法国,绝对君权的产物(路易十四)。4、洛可可风格(Rococostyle)——装饰风格,体现贵族沙龙文化。近代部分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18C下半叶—19C下半叶)——新旧建筑思潮开始斗争,出现建筑革新的先驱者。二、欧美对新建筑的探求(19C下半叶—20C初)—出现一系列的建筑学派。现代部分一、二十年代欧洲理性主义建筑——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二、战后现代建筑的普及与发展——城市与环境问题,建筑与技术的结合,纷繁的学派。三、后现代主义建筑及其他2第一篇外国古代建筑史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建筑第一节古埃及建筑(3500BC—30BC)ANCIENTEGYPTIONARCHITECTURE一、自然条件与社会背景理解古埃及建筑与文化的两个基本条件1、地理环境——“古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尼罗河主宰了埃及的农业。河水泛滥期间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事大型建筑活动成为可能。河水的定期泛滥使古埃及的测量学和几何学非常发达,为建造大型建筑奠定了技术和理论基础。尼罗河水道便于大量石材的运输。影响着古埃及人的生死观和宇宙观,产生了独特的宗教。2、宗教——多神教,“政教合一”的中央集权制。3、古埃及建筑的历史分期3500BC左右,形成上埃及和下埃及(根据地理位置称呼)3200BC左右,埃及统一,史称第一王朝(1)、古王国时期(3200BC~~2130BC)第一王朝~~第十王朝首都:孟菲斯(Memphis)建筑环境:沙漠建筑类型:金字塔(Pyramid)(2)、中王国时期(2130BC~~1580BC)第十一王朝~~第十七王朝首都:底比斯(Thebes)建筑环境:山区建筑类型:崖墓(Rock—cutTomb又译石窟墓,岩墓)(3)、新王国时期(1582BC~~332BC)第十八~~第三十王朝首都:底比斯(Thebes)建筑类型:太阳神庙(4)、晚期(332BC~~30BC)托勒密王朝时期表现出来自希腊与罗马的影响二、金字塔及其演变1、早期形式——玛斯塔巴(MASTABA,意为石凳)地面部分——祭祀厅堂地下部分——墓室材料——土坯、砖、石头2、过渡形式——阶梯式金字塔(StepPyramid)弯折式金字塔(BentPyramid)祭祀厅堂与坟墓分离,塔样的坟墓成为单纯的纪念碑。3(1)、阶梯形实例a、昭塞尔金字塔(PyramidofZoser)——位于萨卡拉,建于第三王朝(约2778BC),第一座全部用石头建造的金字塔,他分六层,高约60米,建筑师伊姆荷太普(Imhotep)b、麦凳金字塔(Pyramidatmeydum)三级阶梯(2)、弯折金字塔唯一实例:达舒尔的斯涅夫鲁的南金字塔。(PyramidofsnefeniatDahshur)3、成熟形式——金字塔(Pyramid)典型实例:吉萨金字塔群(Giza)建于第四王朝(2723BC——2563BC)最大——胡夫金字塔(Khufu希腊人称Cheops)塔原高146.4米,先搞137米,堤边歌唱230.6米,斜面呈51度52分。其次——哈夫拉金字塔(Khafra.希腊人称Chephren)塔高66.5,底边长216米,塔前甬道旁有大斯芬克斯(Greatsphinx)最小——孟卡拉金字塔(Menkaura希腊人称Mycerinus)高66.5米底边长109米特点:1、均朝向正方位。2、开始形成一定的空间序列。金字塔—祭祀厅堂(mortuarytemple)—甬道(causeway)—河谷神殿(valleytemple)—尼罗河(东方)3、象征通天的阶梯,体现太阳崇拜。4、尺度巨大,外形简洁、沉稳,突出其纪念性。5、与环境相协调6、由单纯的坟墓向纪念碑的演变体现了建筑由使用功能向精神功能的转化。三、崖墓是中王国时期的主要建筑,与山区环境相适应,与金字塔不同的是:(1)、梁柱结构的内部空间日益重要(2)、祭祀厅堂成为陵墓的主题,扩展为规模宏大的祀庙,纵深布局,建筑群紧密结合地形和环境。空间序列为凿于山岩深处的圣堂(Funerarychapel)祭祀厅堂—甬道—河谷神庙—尼罗河(东方)著名实例:贝尼哈桑(Venihasan)的帝王窟墓德埃巴哈里(DeirelBahari)的建筑群阿布辛贝勒庙(Abusimbel)四、太阳神庙1、形制(和贵族祀庙一致)(1)、牌楼门(Pylon)门前有方尖碑(Obelisk)神道(SphinxesAvenue)(2)、围柱庭院(peristyleandcourtyard)(3)、大柱庭(大殿、多柱厅Hypostylehall)(4)、神堂(Sancuary)2、艺术处理重点4(1)、大门——群众性仪式场所,气氛喧嚣、热烈,显示法老恩泽。(2)、大柱庭——少数人朝拜的场所,柱子密集,光线昏暗,气氛神秘、压抑、幽暗、封闭,使人受到震慑,失去自我,显示法老威严。典型实例:卡纳克(Karnak)卢克索(Luxor)的阿蒙神庙五、古埃及柱式(不重要)可能源于对芦苇扎成的苇束的模仿,常见的有莲花束茎式、纸草束茎式、纸草盛放式、对古希腊建筑有一定影响。第二节古西亚建筑(3500BC~~7CAD)包括两河流域的建筑(古巴比伦、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以及波斯帝国的建筑。一、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苏美尔文化宗教——原始拜物教(天体、山岳等)古巴比伦亚述帝国——萨尔贡王宫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城、泰西封宫波斯帝国——波斯玻利斯宫二、建筑艺术(不重要)1、建筑材料:粘土、芦苇、土坯2、建筑技术:拱券、穹隆3、建筑类型:世俗建筑为主(住宅、宫殿、均建于土台上)山岳台(Ziggurat)是唯一的宗教建筑物。4、饰面技术及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技术特色当地多暴雨,建材为土坯,直接促进饰面材料的发展。4000BC,以涂成红白黑三色的圆锥形陶钉密集排列,组成图案3000BC,以沥青护墙,外贴石片和贝壳,代替陶钉,构成大面积彩色饰面形成传统。有烧砖后,以砖和石板贴面做成墙裙,上刻横幅浮雕,为便于制成型砖,浮雕重复有限的母体。艺术特色构图有两种:a、墙面上下分几段处理,题材横向重复而上下各段不同。b、墙面上均匀排列动物像,简单的不断重复。题材多为城市化动物、植物或其他花饰,大面积底色为深蓝色,浮雕是白色或金色,轮廓分明装饰性强总体上,少数材料反复使用,构图图案化。不做写实背景,不表现空间,符合琉璃砖大量模制的生产特点,小块拼镶的施工工艺,平面感适于土坯的结构逻辑。装饰特色对伊斯兰建筑影响很大。5第三节古希腊建筑(11CBC~~1CBC)爱琴文化的建筑克里特岛(CreateIsland2000BC上半叶)气候温和,建筑开敞,世俗性建筑,米诺斯王宫、防御性弱具有天然屏障。迈锡尼(Mycenae2000BC下半叶)防御性强,巨石砌筑,狮子门。一、古希腊的自然条件与社会背景发达的对外贸易、航海业——开放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先进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民主奴隶制、城邦制(共和制、寡头制)。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神人同形的多神教,与神话相结合的人文主义(Humanism)二、古希腊建筑发展概述1、荷马文化时期(11CBC~~8CBC)2、古风文化时期(9CBC~~5CBC)(1)、由木构过渡到石构,产生“柱式”(Order)主要定于两种:Doric&Ionic(2)、石砌神庙型制,遂定型为围廊式(或列柱围廊式)。(3)、共和制城邦里,逐渐形成了圣地(Sanctuary)建筑群的布局特色。3、古典文化时期(5CBC~~4CBC)是古希腊最辉煌的时期,达到其艺术成就的最高峰,诞生了雅典卫城、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等杰作。4、希腊普化时期(4CBC后期~~146BC),泛希腊时期(HellenisticAge)建筑类型丰富,露天剧场(Theatre)、广场(Agora)敞廊(Stoa)柱式通俗化,科林斯柱式成熟,叠柱式、壁柱,集中式构图。146BC希腊为罗马所灭。三、柱式是关于柱、额枋、檐部的形式、比例以及相互组合的一整套做法。6CBC时已相当稳定、罗马人成为柱式(Order)。多立克柱式(Doric)——意大利、西西里寡头制城邦。爱奥尼柱式(Ionic)——小亚细亚、共和制城邦。古典时期两种柱式才完全成熟。1、Doric柱式与Ionic柱式的不同:Doric柱式Ionic柱式起源农业为主的寡头制城邦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共和制城邦细长比(D/H)1:5.5~~5.751:9~~10开间1.2~~1.5D(柱底直径)2D左右檐部高1/3柱高1/4柱高额枋一条方石带三条横带檐壁三陇板、陇间板一条水平浮雕装饰带,或几条几何图案装饰带(卵形饰、齿形饰顶板较厚很小、薄、有卵形雕饰6柱头简单刚挺倒圆锥台精巧柔和的涡卷柱身半椭圆凹槽相交成尖棱,一般16~~24个古典时期20个。半圆形凹槽相交成半棱一般24个收分和卷杀较明显不明显柱础希腊是没有,罗马时有富有弹性台基朴素的三级台基上下有线脚线脚极少或者方线脚多种复合曲面线脚串以雕饰装饰雕刻高浮雕强调体积浅浮雕强调线脚性格粗壮有力、钢劲雄健象征男性清秀柔美、华丽精巧象征女性两种柱式的共同特点:下粗上细、下重上轻、下面质朴划分少,上面华丽划分多,表现出向上生长的姿态2、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产生于古典时期,柱头有忍冬草组成,其余部分与爱奥尼柱式相同,开始多用于内部装饰希腊晚期以后才得到广泛应用。3、古希腊柱式体现了严禁清晰的构造逻辑,体现了古希腊人的理性精神,同时又体现了古希腊人对普遍的理想和谐之美的追求。四、神庙1、型制:多为矩形平面,围廊式(列柱围廊式)。中央为圣堂,内设守护神的雕像,入口朝东。2、忽视内部空间,注重实体,外部形象务求完美,仿佛放大的雕塑(许世对比、光影效果)3、立面设计运用比例、模数、黄金比例等手法来达到完美。4、视觉修正檐部柱子向内倾两侧柱子向中间倾角柱加粗,尽间小檐部台基的水平线向上凸,柱身有收分和卷杀5、古希腊神庙的最高成就帕提农神庙——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体形多边五、雅典卫城——达到古希腊圣地建筑群、神庙柱式、雕刻的最高水平,是建设群体组合方面的典范。1、建筑目的(不重要)赞美雅典:纪念反侵略战争胜利繁荣雅典:使之成为文化宗教中心为各行业工匠提供就业就会感谢守护神雅典娜2、地形:70~~80米的高地,东西长280米,南北最宽130米73、群体布局特色:(1)、突破建筑形式与城邦地域的局限性综合了多立克与爱奥尼两种柱式。(2)、发展了民间自然神圣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顺应地势,高低错落,没有轴线。(3)、照顾山上山下的景观,照顾各个角度,讲求画面效果。(4)、按照祭祀盛典的路线
本文标题:外建史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52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