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 合肥工业大学植物绿化调查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绿化与植被调查报告土壤状况全市境域内土壤酸碱度适中,一般中性偏酸合肥地区土壤首要是粘盘黄棕壤,土质粘重、渗入性透气性差,肥力不高,直接在上面栽植的绿化苗木不但会展现大小不一的问题,还存留成活率低,轻易涌现黄化并小老树、偏冠、断头号许多问题。此外由于各种建造草芥和生计草芥的时常混入,合肥城市绿地的土壤变得更差劲。合肥的气候特点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春天: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夏季:季节最长,天气炎热,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节。秋季:季节最短,气温下降快,晴好天气多。冬季:天气较寒冷,雨雪天气少,晴朗天气多。植被方面: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组成的混交林,是全市主要森林木植被类型。常绿树种主要有:女贞、松、柏、广玉兰等40余种;落叶树木主要有:椿、枫杨、槐、柳、榆、桐等30余种。经济林木主要有:桃、李、柿、杏、枣、苹果、枇杷、桑等20余种。概述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部,座落在风景旖旎的翡翠湖畔,由丹霞路、环湖路、翡翠路环抱,呈“心”形;东临锦绣大道商业区,北倚大学城公共建设区,西傍翡翠湖公园,居合肥大学城的中心位置。新校区内规划一座面积为10公顷的中心湖,依据东、西两侧高、中间低的自然地形,并强化这一特点,将中间狭谷地带作为生态谷,由中心向边缘延伸,渗透于整个大学校园的各个功能块中。垂直于生态谷,连接谷的东、西高地,是一条理性轴贯穿于校园的主教学区和实验区,是新校区发展标志。校园绿化用地大部分较为平坦,并有若干低矮山坡和池塘溪流,呈现出江南地区较为典型的山丘地型特征。绿化、水系集中在生态谷分布,构成校园中心绿地,改善整个校园的气候环境,生态谷向南开敞,向北略为封闭,形成了一个冬暖夏凉的谷地。生态谷的小气候,影响着整个周围的建筑群,使整个新校区每个角落都能从生态谷中受益、共享。绿化采用分层布置,由生态谷延伸出绿轴,到达校园各功能区,由各功能区绿地到达各楼群内部绿地,使整个新区校园镶嵌在如花似锦的绿色原野之中。绿地、水系、楼群建筑创造了新校区的良好视觉景观,形成视线走廊,使景观具有递进的层次性和向心的格局。产生了一种由内向外放射、由外向内收敛、其妙无比的自然景观。生态谷绿化护坡植以中华结缕草、假俭草、狗牙根等耐践踏的当地草种,对护坡进行整体绿化,在其间穿插培植以灌木为主的色块。色块多用紫叶小檗、洒金干头柏、金叶女贞、小叶黄杨、铺地柏等。学生们可以在这里体验翡翠湖之乐趣,享受生态谷之魅力岸边乔木以垂柳为主,不仅突出垂柳婀娜多姿的形体美,随季节的变化更能通过颜色及落叶丰富植被的色彩和形态的多样性。并间植一些草本植物、低矮灌木及小乔木,外围转角处通过黄杨、小檗等绿篱的环绕、阻挡,一方面起引导作用、保护护坡植被,一方面,增加了植被的竖向欣赏性,台地部分多以乔灌结合为主,紫荆、龙柏、玉兰、枇杷、雪松等耐观赏性植物。道路绿化校园外围市政路校园东部为繁华大道,车流量较大,且距离教学区较近,因此隔音降噪、防污除尘应该重点考虑。校园围墙外围通过修剪整齐的法国冬青植物幕墙及列植的香樟起到很好的阻隔,围墙内通过种植女贞、杜英、白杨等树种,有效地达到了使用功能。校园北面是丹霞西路,多是商业区或商业住宅区,距离学生宿舍楼近,应尽可能的降低噪音及夜晚光污染对学生宿舍的影响。因此,围墙外围白杨和雪松通过间植手法,形成一道浓密高大的绿墙,浓密的雪松起到很好的隔离作用,高大的白杨对冬日的烈烈寒风也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围墙内侧草地为主,通过丛植、群植手法种植一些体态优美、观赏性强的植物。校园西部和南部道路,车流量少,并且远离教学区和宿舍区,限制较少,但周围多为荒地,考虑到安全和管理因素,通过密植的树林将内外有效隔开,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校内车型路行道树多选用银杏、白蜡、合欢、栾树、楝树等高大乔木,短距离的重要路段也可选用雪松、白皮松、华山松等常绿乔木。道路外侧应留有带状绿地,配置草坪、酢浆草等地被植物或花灌木,以打破干道的规则平直。还应考虑到植物的遮阴、去污以及植物间的配置等方面。人行路人行路绿化应主要考虑到它的可观赏性,为丰富道路景观,路缘的绿地上采用植草、堆石、设篱、置景、地形等装饰,以取得不同的景观效果。而在路口,则在对景处作精心点缀,形成对景景观。景观步道的绿化注重活泼,富有变化,一般选用常绿树与花灌木,也可用常绿树与花灌木间植,如桧柏与红叶李,龙柏与蔷薇等。绿地中的植物种植对为自然式,也可以孤植、对植、群植,既有观赏性也有引导、分隔的作用。教学区绿化楼间绿化楼间绿化一般突出我校严谨的学风,多为规则式布局:通过绿篱切割草坪为规则形状,除此之外,以草坪为背景,其上点缀银杏、棕榈、芭蕉等形态优美,较为高大的乔灌木等手法。较有特色的是四号、六号教学楼间和八号和十号教学楼间的绿地,因为地势原因,此处的植被绿化结合了意大利台式园林的特点,创造出较有特色的厅廊景观和高视点景观。路缘绿化教学区与校园道路结合处,通过宽阔的绿化带相隔离,为老师学生提供了较为幽静的教学和学习环境。草坪不仅给整个校园提供了温暖柔和的背景,也为师生交流、休闲提供了最佳的场地。宿舍间绿化楼间绿化宿舍楼群之间有大面积的空地,结合自然地形,加以绿化,修建园林小品,有收有放,自由活泼,建立小型游园,使之成为师生休闲、读书的良好场所。部分楼间绿地以规则式园林规划,尤其是在宿舍楼高视点欣赏,具有很好的观赏性。。路缘绿化尤其是北边路的隔声防风的考虑。景观步道作为穿插其间园林式绿色生态走廊,不但为游览的人们提供观赏风景的通道,同时也是构成游园景区的骨架。多选用乌桕、香樟和银杏等植物。后备用地绿化校园内存在着大面积的后备储蓄用地,之前规划中,多用于荒地闲置。教学区北部,景观主轴左右两侧大片绿地,看不到人工雕琢的痕迹,荒芜杂乱图书馆西部同样如此。校园西南部大片荒地多种植经济林木,符合经济和可持续原则入口绿化入口草坪与花坛南门广场作为门前区的主景,应独具特色,考虑到与生态谷相连,加强了植物景观,弱化一些人造景观。在植物配植中注意竖向与横向的对比,选用一些低矮、整齐植物在广场中部布置成大面积的草坪,也可用月季、红花酢草浆及宿根花卉布置成大型花境。两侧行道树选用树形较好的雪松,开阔、肃穆、大方。门内广场花坛,布局较为混乱,既不统一、个体上也缺乏层次变化。北门较为开阔,正对着景观主轴,作为景观起始点具有重要的作用,开阔的道路中间设置花坛,以鸢尾、小檗、月季、黄杨等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为主,开敞、大气,终端较为广场,种植较为高大且体态优美的棕榈。东门、西门门前花坛为规则式,但稍显杂乱,视觉效果欠佳。校园环境的艺术性空间分布各功能区绿化因其性质不同,其设计形式与类型也应不同,功能性与观赏性的结合与协调,如宿舍区应注重观赏性,道路绿化与教学区应注意绿化的实用意义等。平面构成的元素,植被的布置应注重平面构成的因素,注意点线面的结合,孤植、群植、列植等手法的结合使用。植物搭配1.注重植物色彩的配置,观花植物与观叶植物有机结合2.注重植物层次配置,乔灌草花有机结合3.注重植物时令配置,落叶植物与常情之物有机结合4.注重植物类别配置,草本花卉与木本花卉有机结合5.注重植物效能配置,立体绿化与平面绿化有机结合绿化的不足及改造南门入口花坛,他是位于丽人湖南岸,南门广场见的花园,向北形成一个开敞式台地,广场延伸入湖,其上分布三块扇形喷泉池,随着地势的抬高形成一个较有特色的台式花坛,花坛植物的配置有些凌乱和混杂。改造方案,台式花坛通过阶梯式的小花坛进行局部划分,由低到高,栽植植物应符合耐修剪条件,通过人工修建与调配形成一个规则式的、从低到高,从中间到两边逐步过渡、逐步抬高的整体效果,再通过颜色的搭配增强它的视觉效果。教学区北部草坪荒芜杂乱改造方案:因为正对着功能性主入口,背景为教学区楼群,因体现庄严大气的风格,因此,应该设计成类似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规整、平齐的设计风格,通过平直的小道将其切割成数个大小不一的刺绣花坛,和谐统一中又不失精致。而对于存在相同情况的图书馆西部绿地,为节约成本,可稍作调整,开阔的草坪中群植些枝冠高大、形态优美的落叶乔木,其形式可较为放松,为师生提供一个较为自由的室外活动空间。宿舍间绿地,作为学生生活区的主体部分,应尽量的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追求细节的刻画,对于学生日常生活所需求的舒适空间远未达到。应尽可能多的设计景观小品和共学生休憩、学习的亭廊,增强人与环境的交流性与亲近性。生态谷地势起伏较大,灵活性好,其植被与绿化太过单一与僵硬,且湖边岸线僵直,改造方案:因势造景,丰富植物的种类、层次,完善生物群落,以江南园林为依据,注重借景以及水体环境对周边环境的渗透与联系。坡地要特别重视竖向设计与岸边及台地的过渡与衔接。岸线通过种植低矮的灌木、草本及藤本来弱化。结束语校园绿化不但要求校园绿起来,而且要尽可能兼顾美观。因此,绿化植物配置就十分关键,不仅要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要统一,还要体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等。校园景观以绿化植物造景为主,植物景观是人们感受最为直接的景致,其景观的丰富度更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产生深远影响。翡翠湖校区植物景观细部存在着不足与瑕疵,整体上基本满足师生需求,整体规划上较为合理,植物配置较为合理,艺术性上稍有欠缺。
本文标题:合肥工业大学植物绿化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54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