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 大气环境
1专题2大气环境要点串讲一、掌握一个地理规律全球性大气运动的四个特征(1)赤道地区由于受热多空气上升,极地地区由于冷却空气下沉,可以知道低纬和高纬环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环流,中纬环流是动力因素形成的动力环流,所以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原因形成的。极地高气压带00300600900北半球气压带、风带与三圈环流示意图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信风极地东风盛行西风2(2)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引起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随太阳直射点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3)海陆分布使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变得复杂化。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块状,形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北半球1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冷高压(如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热低压(如亚欧大陆的亚洲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2、掌握三种天气系统(1)锋面与天气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上升状况被迫抬升徐徐爬升降雨区分布在锋线两侧,侧重在冷气团一侧(多锋后降水)分布在冷气团一侧(多锋前降水)图锋图极地高气压带00300600900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高低亚欧大陆太平洋1月亚欧大陆东部季风环流示意图极地高气压带00300600900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低亚欧大陆太平洋7月亚欧大陆东部季风环流示意图高3天气图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等一场春雨一场暖(2)气旋、反气旋与天气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水平气流北半球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顺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南半球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逆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示意图(北半球)典型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我国长江流域7、8月的伏旱天气;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4天气(3)锋面气旋①在中高纬度地区,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之为锋面气旋。如图所示,这是一个北半球的低气压区域,低气压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如同地形上的山谷,图中AB、CD为两条槽线,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图中气旋东部偏南风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北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图中CD附近)。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是来源于北方高纬度地区的偏北风,南下会遇到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图中AB附近),这样地面天气系统中的锋面气旋便形成了。二、掌握四个地理技能1、理解大气热力状况的两个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削弱形式削弱特点大气成分易被削弱的辐射常见的自然现象吸收作用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臭氧、水汽和二氧化碳紫外线辐射、红外线辐射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大量CO2等气体,使气温5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很少增加反射作用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云层越厚,反射越强云层、水汽、较大的尘埃各种波长的辐射都可能被反射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发生散射时具有选择性,向四面八方散射空气分子、微小尘埃可见光中的蓝、紫色光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日出天已明亮,日落天不黑(2)大气的温室效应2、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由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山脉分布、山脉走向和迎风坡背风坡等的不同,都会对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产生影响,甚至会破坏气候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因此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1)山地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造成气温沿等高线分布变化,在等温线图中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等温线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低周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引起水分和热量的垂直分布,从而造成气候的垂直变化。(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而背风坡降水少,则形成雨影区。(3)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两海岸气候呈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4)非洲赤道地区东侧的东非高原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主要是地势高造成的。(5)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中美洲东海岸、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这四个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都不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而是由于四地都处于信风的迎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6风坡,加上暖流流经沿岸的影响所造成的。4、降水的类型与降水的世界分布(1)降水的主要类型降水类型空气上升原因降水特征主要分布地区对流雨湿热空气强烈受热上升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有风暴、雷电赤道附近地区,夏季的中纬度大陆地区地形雨暖湿空气前进受地形阻挡上升降水强度较大,雨时较长山地迎风坡锋面雨冷暖气流相遇,暖湿空气被抬升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中纬度地区台风雨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强度大,多暴雨,伴有狂风、雷电低纬度大陆东部(2)降水的世界分布降水分布所在的气压带或风带位置大气运动状况降水特点赤道多雨带赤道低气压带全年以上升气流为主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区,降水量一般在2000㎜左右,这里气温高,海洋面积辽阔,蒸发旺盛,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全年以上升气流为主,多对7流雨。副热带少雨带副热带高压带以下沉气流为主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500㎜,这里气温高,蒸发能力很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世界上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这里,但这里并非到处都少雨,有些地方(主要是大陆东岸)因受到夏季风或台风等影响,降水也较丰富。温带多雨带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年降水量在500~1000㎜,这里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多锋面雨和气旋雨,大陆东岸还受到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极地少雨带极地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在极地高气压带的控制下,全年盛行下沉气流,年降水量不超过300毫米,是全世界降水量最少的地带。但是由于低温,蒸发量少于降水量,这里仍属于湿润地区。三、注意一个难点气候的形成、分布与特点(2)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世界气候的分布非常复杂,但我们可以将世界气候分布理想化、模式化,并与气候成因建立内部联系,下面以北半球为例说明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8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250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350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500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大陆西部大陆内部大陆东部赤道低压信风带极地东风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大气环流西风带赤道低压信风带极地东风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大气环流西风带(3)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气候类型气温降水类型气温特点类型降水季节变化与年降水量(mm)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型最冷月气温>15℃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2000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型最冷月气温>15℃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年降水750~1000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型最冷月气温>15℃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年降水1500~2000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型最冷月气温>15℃少雨型全年降水稀少。年降水量<125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型最冷月气温在00~150℃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年降水量>800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型最冷月气温在00~150℃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年降水300~1000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型最冷月气温在00~150℃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700~1000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型最冷月气温<00℃,最热月气温>10℃。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年降水量500~600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型最冷月气温<00℃,最热月气少雨型全年降水稀少。9温>10℃。极地气候冬季寒冷型最热月气温<10℃。少雨型全年降水稀少。[热点题型归纳]题型1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过程样题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版全国卷)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候,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小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时。据此完成⑴~11题。⑴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⑵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⑶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研析:⑴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此时,西侧空气密度大于东侧,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此时达到甲地上空附近,丙地上空等温线大致平行,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稳定,所以丙地大气垂直状况最稳定。⑵正午前后(12时),即4小时后,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气流速度约20千米左右)向东移动到乙地上空附近,乙地高空气温下降明显,乙地10空气的水汽含量增加,因而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丙地此时大气较稳定,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北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⑶根据图中地形剖面的地表海拔低于500米,大于200米,可知该区域可能位于东南丘陵,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海拔高于1000米,华北平原海拔多低于200米。答案:⑴D⑵B⑶D强化·预测1、(2012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卷二)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右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⑴~⑵题。⑴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C.越接近地画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越多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11⑵四条曲线依次表示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的是A.甲、乙、丁、丙B.丙、乙、丁、甲C.甲、丙、丁、乙D.甲、乙、丙、丁题型2全球性大气环流样题2(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⑴~⑵题。⑴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⑵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A.1月B.2月C.7月D.8月研析⑴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形状可知该区域为北极地区,读图可知①地西侧气压高于东侧,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可知①地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⑵从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②位于亚欧大陆,在亚欧大陆内部出现高压中心,则为北半球冬季,又由于虚线为晨昏线,且与70°N相切,即可推出太阳直阳直射在23°26'′S较近),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23°26′S,则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1月。联想发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的原因: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纬度愈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就愈小,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愈小;冬半年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就越小,说明纬度因素是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的主要原因。另外,冬季从蒙古高原吹过来的冬季风多为西北风和东北风,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我国北方地区首当其中,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的严寒,随着风力逐渐减弱,加之南下时受重重山岭阻挡,所以南方受冬季风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12强化·预测2、(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图3为“沿30°N部分地区某季节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9、10题。⑴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 大气环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6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