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智障儿童生活习惯的培养
智障儿童的生活习惯培养智障儿童的智力能力低下,生活自理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很差。对他们的教育与训练,除了要求补偿,矫正他们在认知、情绪及个别个性方面的缺陷外,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中,我认为培养弱智儿童的良好习惯,采取以下两种措施效果较好:1、坚持正面引导与制度相结合弱智儿童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的。由于弱智儿童智力有障碍,他们很难理解和形成道德信念,不易自觉地用道德准则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树立模范典型的正面引导教育,同时也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对他们的要求不仅要明确具体,而且要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反复的强化训练,按道德准则标准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培养学生文明礼貌时,可通过直观生动的课堂教学和早晨及放学时的师生互相问候,训练他们会用日常文明礼貌用语。在课堂常规,卫生清扫,生活自理等方面的训练中,要加强检查、评比制度,通过加强管理,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弱智儿童生活能力弱,缺乏最起码的劳动技能。具体表现在衣服穿不好,扣子扣不好,穿鞋左右不分;要他们扫地,就东扫一下,西扫一下,灰尘满天飞,越扫越脏;绝大多数学生不会削铅笔,一支铅笔用不了两三天就用完了。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小对弱智儿童进行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又如:在学习穿衣服的劳技课上,教师不仅要具体指导弱智儿童的穿衣知识,同时还要举行这一方面能力的比赛。如:穿衣服、穿裤子、系鞋带比赛等,并给予优胜者以物质奖励,经过反复强化练习,他们形成了自理习惯。再如,卫生清扫的习惯是以量化管理,采用鼓励和奖励的办法强化。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每日一次卫生清扫,班主任做到每日都对他们评比,表现好的同学画上一颗小星星鼓励,教师每周一次总结表彰,发放奖品(食物或具体物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强化练习,学生不但养成了卫生清扫的习惯,而且也掌握了卫生清扫的劳动技能,使他们终身受益。2、针对弱智儿童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弱智儿童由于大脑功能的发育缺陷,以及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养成了不良的个性特点和不良习惯。因此,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应采取不同的矫正方法。如:齐文在数学课上不愿参与学习,总是做一些自觉有趣的事情,我多次批评他不见效果,后来,我采取物质奖励的办法,对积极参与学习的同学给予食物或玩具的奖励,再是教师在课堂上对他一点点的进步也及时表场鼓励,现在他能遵守课堂常规,还能熟练的和老师对话了。法国特殊教育学家谢根指出:“好的习惯能拯救智力落后儿童,坏的习惯会毁灭他们。”实践证明,良好的习惯不仅使他们的心理缺陷可以得到明显的矫正和补偿,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开发和利用,促进他们知识和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每一个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要使教育和教学获得成功,就必须加强对弱智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
本文标题:智障儿童生活习惯的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6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