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无间道》电影镜头语言分析《无间道》剧情梗概:1991年,18岁的三合会会员刘建明听从大哥韩琛的指示进入警校学习,成为警方卧底。而同时警校中的另一名学生陈永仁受警方安排表面上将其强迫退学,实际上则是让他进入三合会当卧底。刘建明从警校毕业后顺利的进入警局,并且职位步步高升,已成为刑事情报科A队的一员,在此期间他利用各种机会为韩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而陈永仁在这些年以来已经得到了韩琛的初步信任,但由于韩琛的案件始终没有破,他永远只能呆在黑帮,只有黄警督与他单线联系。2002年的一个晚上,根据陈永仁卧底情报,获知一批毒品即将交易,而交易的一方为韩琛,但由于当时刘建明及时将消息传给了韩琛使其成功逃脱,不过因此双方发现各自的内部俱有“内鬼”,于是一场激烈的角斗由此展开。在最后的结局中,双方“内鬼”都认出了自己的身份,不过刘建明抢先一步,已经将陈永仁在警察局的档案删除,但在删除之前,保留了一个备份,密码是女朋友Mary的生日。经过深思,刘建明决定做一个好人,请求陈永仁给他一次机会,陈永仁没有信,拷上了刘建明。最后陈永仁死在了韩琛的另一个警方卧底枪下,刘建明也杀死了那个开枪的卧底-------------------------------------------------------------------------------------------注:所分析内容由电影中几处不同情节进行展开分析片段一:电影开头二人第一次出现在警校时的情景(0.05.51-0.06.21)(0.05.51-0.06.01)(0.06.07-0.06.21)这几个画面主要使用了特写镜头,分别对离开警校去当黑帮卧底的陈永仁和留在警校当警察卧底的刘建明给了大的表情和动作的特写,特别是对他们两人一个向后转头一个向前转头的动作进行了一个特写的拍摄,而在这其中,眼神的刻画也通过特写的手段表现的淋漓极致,这是两个主角命运开始的起点,也是两个人命运分割而又交错的开端,两个不同方向的主角眼中,有一点迷茫,有一点落寞,也有一些不甘,这些眼神中所传达的情绪或多或少也隐喻了两位主角各自的性格,并且与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这个转头就是二人命运巨大反差的一个象征性表现,头转过,命运就此别过,而最后一个全景镜头,门关上,陈永仁走了出来,刘建明留在里面,这个门就是一个更是隐喻了一层命运之门的含义,门里门外,从此就是两个再也不同的世界。分析片段二:陈永仁与刘建明各自做卧底后不同的生活状态(0.06.45-0.07.56)(0.06.45-0.07.42)这段情节的镜头画面主要是采用交叉式蒙太奇的拍摄手法,运用分叙的手段,将两位主角各自不同的生活与命运通过一条共同的时间轴来表现,将其交错穿插在一起,通过镜头不断的切换,穿插,跳转,表现了同一时间段内分别做着警察卧底与黑帮卧底的两位主角的不同命运轨迹,使电影情节的叙述和开展更为整体和清晰,同时也将两位主角各自的心理状态分别通过镜头所展现的语言和画面表现了出来,同时因为这种交叉的方式,将两位主人公放在一起表现后,他们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和命运的殊途感就表现的更为明显。特别是在影片七分四十二秒的这一幕场景,本来是身为警察的陈永仁却因为自己黑帮卧底身份而去做坏事被迫要被身为警察实际是黑帮老大手下卧底的刘建明所逮捕,这个镜头将两人同时放在画面之中,并通过这样的情节联系在一次,更是把这种二人命运的戏剧性和各自的身不由己隐含的表达了出来。(0.07.45-0.07.56)这一组画面运用了甩镜头和对比式蒙太奇的表现手法,首先是年轻时的陈永仁在被抓进警局时拍照,然后镜头随之一晃就变成了之后他成年的模样,而在表现刘建明的时候也是在拍摄年轻时刘建明的时候通过甩镜头将画面快速的切换到了成年之后的刘建明身上,这个甩镜头的运用使两组不同的时空能够自然的衔接在一起,同时通过甩镜头的手法,合理的压缩了电影时间,直接快速的切入主题,象征着二人各自成长轨迹中最开始的那一部分的结束,将时间带到要展开故事情节的成人后的两位主角身上,使电影内容能够迅速的进行开展,同时甩镜头的使用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间接表现了二人当卧底时间之长,从而为之后人物性格的刻画与情节的展开做了一个铺垫。同时通过运用对比式的蒙太奇,将二人的年轻到成人,不同的命运身份,放在一起象征了二人命运的对立面,揭示与表现了两位主人公以前现在以后都将会是背道而驰,命运交叉而又殊途。分析片段三:陈永仁电影院追踪刘建明(0.44.39-0.46.15)(0.44.39-0.44.43)此处采用的摇镜头,镜头固定在画面的一个中心位置,镜头先给了拿了文件往外走的刘建明身上,之后采用横摇的方式将镜头移向画面的左边,陈永仁紧跟着出来,这个摇镜头的使用让整个画面是以一种自然发展的方式进行的,表现了两位主角一前一后的顺序以及这种追踪的即刻,迅速的节奏。(0.44.19-0.46.15)此处追踪的镜头画面采用了移镜头与摇镜头的方式,并基本上都是采的近景跟中景,整体画面是略显阴暗和冰冷的,拍摄这段追踪过程时,画面对两位主角分别都进行了镜头的跟移,镜头不断的在二人之间切换,并且跟随着二人走的速度进行跟移,这一方式很好的表现了二位主角当时行动节奏的快速和当时二人因焦虑与紧张而加快的步伐状态,同时镜头在画面的几个地理位置的转折点上采用的摇镜头的方式,使画面不被切断,把两个人一前一后,一个走一个追的这种快节奏追踪的情节内容连贯的呈现出来。同时画面采用的近景和中景方式,当画面是表现单个人时就采用近景镜头,将整个人囊括其中,把当时二人各自走路的快速,节奏的紧急,步伐的转换频率都一一展现出来,而当画面切换到二人同时出现时就采用了一个大的景深拍摄,用的中景,将二人一前一后,有一定距离而又追的很紧但又不能靠的太近的这种特殊节奏与矛盾距离发挥得恰到好处。同时画面的整体色调是一个暗调和冷调,虽然电影情节发生的时间是晚上,但特地通过走廊,楼梯和大厦后门等诸如此类的偏僻场景再一次将这种色调进行了强调和加深,这种画面色彩的处理与运用将当时前后二人的紧张情绪与当时电影内容所呈现的压抑氛围很好的进行了烘托。(0.45.46)此处是对陈永仁的一个特写镜头,当时因为手机响了,所以行踪暴露导致追踪失败,不得已转过身去,而再转身时人已经不见了,当时陈永仁意识到追踪失败后镜头给他的面部表情来了一个大的特写,当时可以看出他的眼神中有很多复杂的情绪,嘴角微撅,可以看出追踪失败后当时他心情的错综复杂,有不甘,有气恼,也有一种暗含的决心,联系电影整体内容后,这个面部表情的特写,在某种程度上将这个角色本身的性格变得丰富了,同时也将其背后所隐藏的性格与命运现实的矛盾更为凸显出来。分析片段四:韩琛与陈永仁房内谈话(0.47.39-0.47.47)(0.47.39-0.47.47)本组镜头画面的拍摄手法运用的是内切与外切两种拍摄方式,并夹着特写的镜头表现,电影当时的情节是韩琛正在追查卧底,当时韩琛问陈永仁觉得卧底是谁,找到卧底后会怎么做,而陈永仁本身身份就是卧底,加之韩琛已经有一些怀疑陈永仁,所以当时的气氛是非常紧张的。而镜头就在二人直接来回切换,并且采用特写的角度,不断来回表现着二人的眼神,动作,与神态及表情,当时镜头的节奏是根据两人讲台词的速度来的,讲完一句就把镜头切换到对方身上,随之通过特写来表现当时双方各自讲与听时所表现出的神情,这样的镜头节奏与拍摄方式非常的切合电影内容当时的氛围,因为本画面的特点一是将画面距离拉近,二是将镜头来回快速切换,而作用就是在画面距离拉近后画面人物所要传达的感情和画面所要表现的电影内容氛围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通过近距离的特写镜头,观众能非常清晰与直观的感受到韩琛谈话与问话时眼神与表情所流露出来的怀疑,揣测与试探,而同时陈永仁在答话时内心和眼神中所隐含的些许不安,紧张,焦虑与谨慎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二人的形象与心理活动一下就跃然画面之上,非常的生动和有感染力,同时这种快速的镜头切换方式,也将电影的节奏加快,使当时内容所要传达的紧张,焦虑与那引而不发的心里感受通过画面的速度而进行了侧面的体现和渲染,将整个问话情节的紧张感较好的表现了出来。分析片段五:黄警官命丧大厦楼下(1.1.20-1.1.53)(1.1.20-1.1.53)本组画面采用了特写镜头和插叙手法,当黄警官从大厦顶楼被人扔下来时,镜头对当时的陈永仁进行了特写拍摄,陈永仁当时看着黄警官坠楼这一幕,脸上那种震惊、悲伤、恐惧、茫然的表情跃然而上,形象可感,而同时之前越来越快的镜头和故事发展,突然在观众没有料到的黄警官堕楼静止了,配上悲伤的《再见》背景乐,然后采用插叙的手法切入了黄警官生前和陈永仁友情一幕,缓慢地音乐,缓慢地镜头,加上黑白色调的画面处理,使整个情节蒙上了一层悲伤的色彩,温情的过去与残酷的现实对比和碰撞,使画面传达出一种巨大反差感的悲伤情绪。分析片段六:二人天台见面谈话(1.31.02-1.31.47)(1.31.02-1.31.43)这组画面镜头采用了大特写和内切的手法。镜头在对峙的两个人之中切换和跳转,内切镜头使这种对话感与交流感得到了加强,让这段对话的情节表现的更为深入,同时在镜头的反复切换中,通过大特写的刻画,两个人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或坦然或紧张或无奈又或辛酸的神态表情都直接反馈在脸上,从而传达给观众,增强了此处情感的传达。(1.31.45-.1.31.47)此处采用了拉镜头和景别的切换,镜头从两个人紧张的对峙中切换出来,慢慢的拉远,显现出除了他们两个人之外的大楼与背后的海和大厦等物体景色,此处全景与远景的使用一是缓解视觉疲劳,让观众从开头频繁的二人对话的内切镜头转换中抽离出来,缓解了之前的紧张氛围,同时在大背景和空旷的楼顶的映衬下,两个人显得渺小而又特别,同时这个大面积的空旷相当于一个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缓冲空间,在切合电影内容的情景下,给观众留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分析片段七:电梯坠楼(1.34.28)(1.34.28)这个镜头采用的是一个固定镜头,在这个拍摄过程中,更多的是用一种隐喻的蒙太奇手法,电梯成了一个重要“道具”,本情节的高潮大部分是在电梯里完成的。陈永仁中弹、谜底的揭示、林家栋身亡等一系列镜头都是在电梯里完成的。电梯狭小的空间里,制造出了一种压抑的气氛。在电梯下降过程中,画面近乎黑色,暗示沉重,电梯显示楼层的数字特写,和现场警察警惕的画面,给观众制造了期待的心理。同时电影片名无间道,更在片尾中有一句佛语中关于无间地狱的注释,而这里就用电梯象征了无间地狱,而在电梯之中刘建明又再次枪杀了林家栋,代表了罪恶与业孽,循环不止,永坠黑暗,反复无间,极富象征意义。分析片段八:影片结尾的再度回头(1.37.16-1.37.31)(1.37.16-1.37.31)本镜头采用了交叉蒙太奇与主题蒙太奇两种手法,依旧是大特写,与片头呼应,是本片最有内涵也最有深意的升华一笔。故事开头年轻时的陈永仁出了警校去当黑道卧底,而刘建明留在警校训练当警察卧底,陈永仁走出大门时,那一刻的转头就象征了当时两个年轻的主角命运从此改变与对立,而影片在最后依然是这个镜头,只不过是换成了成年之后的他们,而这一转头采用了主题蒙太奇的手法,反复强调了这个转头的瞬间,似乎命运的转折就在此刻被放大,这一转就是命运的一转,而采用成年后的主角形象,仿佛在暗示说多年之前他们就预见了会是现在的结局,这条路一旦走上去,就无法回头,只能一直走下去,而结尾刘建明说的那句我想跟你换,揭示了他内心复杂的情绪,当年他就想换,而现在他依然是想做个好人,所以这句台词,贯穿始终,把刘建明的内心矛盾放大而又具象化,而陈永仁的那一回头,也暗示了他知道会回不去了,但任然身不由己只能向前,影片结尾此处重复蒙太奇的使用极大的丰富了影片两位主角的形象与性格色彩,再一次的扩大了其中的命运的差异性和殊途感,简单而又有深意,留给观众无限的遐想空间。
本文标题:无间道电影镜头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450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