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四课第二框“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6000多米”喜马拉雅山距今约两千万年前据卫星监测,喜马拉雅山不但在长高,而且在移动,每年大约向北移动6厘米珠穆朗玛峰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对微观物质世界及物质结构认识的深化分子—原子—离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质子、中子由夸克构成夸克模型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1、什么叫运动?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3、什么叫静止?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5、什么是规律?6、规律的特点?7、如何看待规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空间上:事物的位置移动,时间上:事物的产生、发展、灭亡过程。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注意区别: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物质的固有属性、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马克思思考:马克思的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英国哲学家毕尔升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请问:以上观点旨在说明什么?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形式运动主体机械运动宏观物体物理运动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化学运动原子、离子、原子团生物运动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社会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思维运动人脑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一、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③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离开运动谈物质或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原理内容: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可见,运动有何特点?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请你评析此人的观点。1、哲学上的静止指的是什么?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什么?1、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2)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1)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2.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不是绝对的不运动,不是完全的静止,而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刘德华的运动、静止图刘德华几十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运动变化的过程。在这几十年内,他是刘德华、不是王德华、马德华……绝对运动相对静止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①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②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静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否认动中有静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否认静中有动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王夫之: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从前,有一个希腊人借了别人的钱。期限到了,债主前来讨债。这位希腊人无钱可还,便满有理由地说:“世间一切都在运动、变化,借钱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我没有欠你的钱,请快走开吧!”债主听了大怒,举手给了那个希腊人一记耳光。这两个人你一拳我一脚地撕打了一阵,最后决定到法官面前去评理。法官问那个希腊人为什么借钱不还。希腊人低着头把理由重复了一遍。法官又责问债主为什么要打人,债主想了想,回答说:“一切都是在运动、变化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所以我没有打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归纳: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2)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克拉底鲁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错误。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僧肇的《物不迁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庄子芝诺飞矢不动1、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C.辩证法、相对主义、二元论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2、“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的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C.城市是社会运动的主体D.物质是运动的载体3、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传说古代有个愚蠢而善良的人看到郊外一群群野鸭子和白鹤在水里啄食嬉戏。他发现鹤腿长,野鸭的脚杆很短。他想这样一起走路不方便,就把他们捉来,砍下鹤的一截腿杆接到野鸭的脚上,这样他们都不能走路了。庄子对此评论说:本来就长的东西,不为多余;本来就短的,也不是不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断鹤续凫鹤腿长,野鸭的脚杆很短都是自然选择和自身遗传变异的结果。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1、规律的含义?2、规律的特征有哪些?(阅读教材33—34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规律的含义:二、运动是有规律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不是主观赋予或是上帝创造--不是表面的、现象的、外在的--不是偶然的,是确定不移的--具有重复性,不是多变易逝的对于规律的理解:注:规律与现象的区别现象是外在的、表象的,看的见、摸得着,是具体的。规律是内在的、本质的,看不见、摸不着,是抽象的。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万有引力呢?规律与现象密切联系,规律总要通过它的现象表现出来.思考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思考二:万有引力规律在牛顿发现之前是否存在?生物进化规律在达尔文发现之前是否存在?2、规律的特征:(1).规律是客观的②规律的客观性还指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①规律的客观性指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规律的客观性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注:规律与规则的区别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改变或消灭它。规则是主观的,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制定、修改和废除它。人的记忆规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2).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恩格斯(3)方法论:A、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拔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庖丁解牛这两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认识了水的流动规律,变害为利(如:三峡大坝)•掌握了化学规律,能制造各种化工产品(如:晶体胰岛素)•认识了引力规律,克服地球引力,发射火箭、卫星、飞船为人类服务(如:卫星上天)B、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注:人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改造或消灭规律,人只能改变或创造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以趋利避害。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3)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1)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反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第4课一、4个概念物质、运动、静止、规律二、6个原理(1)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3)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4)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5)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6)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980年,美国有个叫约翰逊的人写了一本小说《零因子》,他发现自1840年以来,凡是在尾数有0的年份的当选美国总统,都是在任期内死去,而且全都相距20年。这种可怕的巧合现象被称为“零年因素”。1840年,哈利逊当选总统,他宣誓就职后一个月就去世了;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连任期内(1865年)在一个剧院里遇刺身亡;1880年加菲尔德当选总统,第二年7月遇刺,两个月后辞别人世;美国总统的“零年因素”1900年麦金利当选总统,第二年9月在一次博览会上遇刺,8天后抢救无效含恨而逝;1920年哈定当选总统,任期内死于中风;1940年罗斯福连任总统,1944年再次连任,不久后便死于脑溢血;1960年年轻有为的肯尼迪当选总统,1963年遇刺而亡。上述巧合事例,由于现代科学无法解释,所以就给不少人牵强附会和臆想的空间。在1980年,里根当选为美国总统.约翰逊在他的小说中,曾暗示里根将被一个古巴流亡分子暗杀,看来里根毕竟“命大”,1981年遇刺时,打中他胸膛的子弹和一再出现的癌细胞都没有能夺去他的生命。里根终于打破了140年以来的一项纪录:在末位为零的一年当选的美国总统,活着离任了。美国总统的“零年因素”说明了什么?是固有的联系,而非主观想象的联系是本质的联系,而非现象的联系是必然的联系,而非偶然的联系规律的共性:1、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结论:是稳定的联系,而非暂时的联系•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是()•A喜鹊叫喜,乌鸦报丧•B日出东方•C新陈代谢•D水往低处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低高
本文标题: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47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