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讲拉伯雷一、生平•弗朗索瓦·拉伯雷,文艺复兴时期人物,1494年出生在法国中部都兰省的希农城,父亲是个有钱的法官。他在父亲的庄园里度过了自由自在而快乐幸福的童年。十几岁后,他被迫接受死气沉沉、枯燥无味的宗教教育,之后在1520年又进修道院当了修士。•修士的生活,刻板乏味,又受清规戒律的束缚,这使拉伯雷非常反感。拉伯雷愤怒之下换了一个修道院。•在新修道院里,他幸运地遇上一个也喜欢古代文化的主持人德斯狄沙克,加上他们又是老相识,拉伯雷终于可以自由地研究古代文化了。•1523-1527年,拉伯雷随德斯狄沙克在布瓦杜教会巡视,这次巡视,使他大开眼界,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结识了宗教界、司法界和知识界的许多知名人物,同时也看到了底层人民群众的贫困状况。•1527年,为了更加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他离开布瓦杜地区游历全国,特别是一些学府聚集的城市,最后来到巴黎。•这两次漫游,都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生活基础,同时也使他更看清楚了法国所处的愚昧状态。在一封信里,他曾引用柏拉图的话慨叹道:“各行各业中多的是蠢才和庸才,满腔热情而又有真才实学的人物微乎其微。”•1534年、1535-1536年、1540-1543年、1548-1549年,拉伯雷还跟随大主教出使罗马,游览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意大利,访问了许多名人和古迹,学习了宗教、哲学、数学、音韵、法律、考古、天文等许多知识,终于成了一个博学的人。•1530年,拉伯雷进大学攻读医学,这时他已36岁了,但他用了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学士学位,当上了医师。1535年,他又到巴黎学医,不久又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翻译了希波克拉特的《格言录》和意大利名医玛纳尔蒂的《拉丁通讯集》等著作。1537年,他还勇敢地解剖了一具被绞死的囚犯的尸体。这种追求科学的举动,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因为这会触怒天主教会。•拉伯雷晚年的生活非常贫困,处境维艰。1553年元月,他辞去了两处教堂本堂神甫的职务。•1553年4月9日,拉伯雷在巴黎去世,临终时他笑着说:“拉幕吧,戏做完了。二、《巨人传》梗概•小说总共分为五卷。第一卷写高康大的出生、受教育、抵御外敌侵略和建立特莱美修道院的故事;•第二卷写庞大固埃的出生、巴黎求学和结合巴奴日的经过;•第三卷就巴奴日是否应该结婚的问题引出了各种奇谈妙论;•四、五卷描写为了探求婚姻问题的答案,庞大固埃和巴奴日、约翰修士一道出外寻找“神瓶”的经历。小说这5部分,描写了巨人家族三代国王高朗古杰、卡冈都亚(高康大)、庞大固埃一代胜过一代,最后庞大固埃和朋友巴奴日远涉重洋,寻访神瓶。神瓶的启示是“喝”。即到智慧之泉,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这是全书的精神总结。1.体魄描写巨人的体形巨大,力量无穷。高康大1岁10个月时,衬衫一件,用料1700公尺,帽子用料560公尺,鞋子用料750公尺,鞋底用1100张母牛皮。他的下巴有18层。放屁像吹大喇叭,撒尿冲死260418人。庞大固埃的舌头伸出来为军队蔽雨,作者从他的舌头爬进嘴里,足足走了两法里。高康大锻炼身体的哑铃,每只重870000公斤,高举过头,停留45分钟。力气大可见一斑。2.吃喝描写小说从头至尾贯穿“喝”的描写。巨人大吃大喝,食量惊人。高康大出生下来喝17913头母牛的奶。一顿晚餐的食材有:“16头公牛、三头母牛、32只小牛犊、63只哺乳期的小山羊、95只绵羊、300只糟小猪、220只鹌鹑、700只山鹬、400只阉鸡、6000只雏鸡,同样数量的鸽子、600只鹧鸪、1400只野兔、303只鸨子、还有1700只小阉鸡。……”(1部37章)3、喝的象征贯穿情节结构的喝酒描写,是拉伯雷独家所有。形成小说的形象内涵。象征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渴求知识,追求幸福,开创新世界的愿望。19世纪法国作家法郎士解释“喝”:“请你们到知识的源泉那里……研究人类和宇宙,理解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规律……请你们畅饮真理,畅饮知识,畅饮爱情。”三、《巨人传》的“怪诞美学”•《巨人传》是一部奇书,它是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同新的人文主义思想融合的产物:怪诞的人物和事件令人称奇,狂乱的想象和汪洋恣肆的肉体生理欲望的描写令人惊讶,肆无忌惮地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抨击和颠覆令人震撼!•《巨人传》以怪诞的方式表达了人文主义理想和价值观念,以狂欢化的审美态度赞美自由的精神和人性,以嬉笑辱骂的方式颠覆神圣的基督教观念,以猥亵庸俗的语言亵渎宗教的神圣性。可以说,拉伯雷通过其作品《巨人传》所表达的美学观念是极其独特的,他在美学史上的创新意义是巨大的,因此,不能以传统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来衡量和评价《巨人传》。•在西方的哲学和美学发展中,在拉伯雷及其之后,怪诞风格尽管也有人触及,但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正确的理解,直至沃尔夫冈·凯泽尔和巴赫金的研究才引起了美学界的重视。即便如此,在今天的美学理论中也还没有给它一席之地。•事实上,缺乏对拉伯雷怪诞美学思想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无法真正阐明20世纪美学中的“荒诞主义”、“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也不可能真正把西方美学与东方美学中的怪诞美学思想加以深刻地比较。•研究拉伯雷的怪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正在于此。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荷兰绘画大师希罗尼穆斯·博斯的作品《人间乐园》最后的审判《花园的人间美味》《蒙娜丽莎》达·芬奇(一)《巨人传》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它必然要赞美人性,肯定人的自然情欲和人们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反对任何形式的禁欲主义。•拉伯雷的《巨人传》就是立足于肯定和赞美人的“饮食男女”等自然欲望来反对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的。•从人的自然生理状态和生理需求来表现人性,敢于直率地、坦然地描写人的下体和吃、喝、拉、撒、生殖、性欲的情景,这是拉伯雷文学创作的独特之处,也是拉伯雷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审美观念独特的表达方式。•1、那种对自然人性的贬低与排斥,实际上是基督教文明对于自然人性的异化和扭曲。把被颠倒的东西再颠倒过来,把被视为卑俗的、下流的东西重新神圣化,这就是拉伯雷所力图恢复或重新确立的人生的价值观念,当然也包括审美价值观念。•生命存在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吃、喝、拉、撒,包括生命体的延续与再生,即性欲与生殖活动,这才是生命的本体之所在。•2、另一方面,拉伯雷对于常人羞于启齿的生命活动和人体部位采取了怪诞的表现方式。以怪诞的方式宣扬人文主义精神,这是拉伯雷区别于文艺复兴时期所有思想家和美学家的独特之处。第一、表达人本主义思想,寄托进步的社会理想•1、表现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求(渴→喝);•2、歌颂理性,肯定人的价值(国王、巴奴日、约翰);•3、宣扬个性解放(德廉美修道院:“随心所欲,各行其是)。第二、反对教会,反对封建专制•1、反对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和略夺战争;•2、抨击封建司法制度和捐税制度;•3、否定宗教权威。(二)《巨人传》的民间诙谐文化的因素•笑是巨人传的唯一主题•拉伯雷所选择的这一角度的特殊性在于,他以独特的、非传统的喜剧方式引人发笑:它没有明确地设置讽刺和嘲笑的对象,因此也就缺乏明确的否定性的批判倾向,同时就意味着缺乏明确的肯定性的精神指向。•《巨人传》的格调低下,即它的致笑机制主要是围绕着人体下部和两性活动展开,而缺乏传统喜剧以理性精神为致笑的基础,缺乏以误会、突转、吃惊、发现等手法来加以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思想的碰撞而产生出来的笑。•上述几个方面说明,《巨人传》的致笑方式是独特的。20世纪俄国美学家巴赫金对此有专门的研究。巴赫金认为:《巨人传》独特的美学特点就是“怪诞”,《巨人传》的“怪诞”题材和表现手法有两个方面的来源:•其一来自于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其二,它所采取的笑的方式是中世纪节庆和广场文化的狂欢化形式。•中世纪诙谐文化的两个最基本因素:即非官方的节庆性和狂欢化。•就前者而言,任何官方的节庆都不能使人偏离现有的正常的社会秩序,都不能创建出另一种违反常规的自由的生活。•就后者来说,狂欢节是中世纪各民族每年都举行的节日庆典,其时间长达两、三个月。因为惟独在狂欢节中才能实现人们自由的、超越现实的生活理想。•狂欢节的特殊性在于,它最集中地体现了非官方、非教会、非国家的民间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首先,狂欢节具有全民性。•其次,在狂欢节的时段中,人们可以享受到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自由”与“平等”。•所以,中世纪以来的狂欢节就成为人们自由的、解放了的“第二生活形态”而备受喜爱。此外,狂欢节的平等性、自由性以及活动场所的特殊性,导致了它特有的狂欢式的“笑”的美学特征。•狂欢节上的广场语言“典型的是惯用骂人话,即脏字和成套的骂法”[1](第20页)。“诅咒和辱骂也以指向下部为特点。”[1](第430页)“贬低化还意味着靠拢人体下身的生活,靠拢肚子和生殖器官的生活,因而也就是靠拢诸如交媾、受胎、怀孕、分娩、消化、排泄这类行为。”[1](第25-26页)这种脏话和辱骂既存在于生活中,也存在于中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拉伯雷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大量采用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尤其是狂欢节的多种狂欢化要素来表达他的人文主义精神,来对抗宗教禁欲主义,来肯定人的自然天性。•在他的笔下,一切威严的东西都变得如此可笑,一切虚假的礼仪都遭受到无情的亵渎和嘲弄。正如巴赫金所说:“恐怕世界文学中还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像拉伯雷的小说那样如此全面、深刻地反映民间广场生活的全貌。”[1](第175页)[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三)《巨人传》的“怪诞”的美学特征•拉伯雷在《巨人传》中宣扬了一种极为独特的美学形态,这就是“怪诞”。•《巨人传》所表现出来的怪诞的美学特征有三个方面:第一,强烈的、漫无边际的夸张变形。•首先,《巨人传》的夸张表现为对人体和动物形态的夸张变形。•其次,是对人和动物行为的夸张变形。•可以说,在《巨人传》中凡是语言上可以描述的东西都加以了极度的夸张。由于夸张过度而超越了人们日常理性所能接受的程度,违背了事物正常的质与量的规定性,这种夸张就成为怪诞。夸张就成为拉伯雷怪诞美学思想的重要成分之一。•第二,拉伯雷通过把一切精神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降格为物质和肉体的层面来创造怪诞。这是拉伯雷所揭示出来的“怪诞”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这一特征的文化基础是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巴赫金强调说:“怪诞现实主义的主义特点是降格(或称“贬低化”———引者),即把一切高级的、精神性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整个不可分割的物质———肉体层面、大地和身体的层面。”[1],降格或贬低化不是与精神性的、理想的、抽象的东西对立,更不是对它们的否定,而是把这些正统文化的因素下降到或转换到物质———肉体的层面来表现、来嘲笑。也就是说,把“一切神圣和崇高的事物都从物质———肉体下部角度重新理解,或者都与其下部形象相结合,相混淆了”[1](第430页)。•这些事例都说明了这种降格和贬低化的特征:即把一切正常的生活秩序和事物的功能都加以颠倒,以至违背一切正常的思想和行为准则,而且颠倒的基本朝向都是指向人体下部及其功能。•正是这种离奇的颠倒和正常秩序被破坏而产生新奇感和可笑性,并且在笑声中融入了讽刺和嘲弄。•第三,拉伯雷的怪诞观念及其中的狂欢化色彩。怪诞同笑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拉伯雷的怪诞形象尽管具有强烈的夸张和变形,但它们不恐怖,反而使人感到牛皮吹破之后的欢乐。•拉伯雷创造的怪诞形象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在于:它们在本质上包含着否定与肯定、死亡与再生的双重性含义;同时,它们在审美情感上也表现两重性:即既恐怖又欢乐、既崇高又滑稽、既讽刺又赞美。•拉伯雷的“怪诞”美学观念是承上启下的。就承上而言,他继承了古希腊罗马以来的怪诞观念。•拉伯雷的怪诞观念则融入了古典怪诞观念上的自由想象和夸张的成分,吸收了古典怪诞思想中的奇异和崇高的因素;大量采取了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中的狂欢化和贬低化降格化方法,因而具有讽刺性和轻松的欢笑意味。•由此,拉伯雷走出了一条与正统文化不同的世俗文化的道路:他以狂欢化亵渎神圣性,以怪诞形象和广场脏话排斥上层社会的高雅情趣,以崇高型的丑抵制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唯美主义;以民间审美趣味消解正统的古典文学。结论
本文标题:第三讲_拉伯雷 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479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