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解读( 格式修订版)
1课程定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允许有独立的课时。4课程定位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生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5教育目标教学实施建议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课程定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6教育目标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7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在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教育目标8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发展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奥秘的兴趣;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观察、思考、讨论和分析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社会现象,养成适当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教育目标9教育目标教学实施建议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课程定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10(1)与小学和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衔接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应以小学阶段规定的内容为基础,初中不再采用“零起点”的内容设置;同时注意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有关规定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帮助小学未接受过信息技术教育的初一学生尽快跟上学习进度。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11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及目标的衔接与螺旋上升兴趣与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小学激发兴趣保持学习动机解决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技能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勇于质疑的问题意识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巩固兴趣发现特长拓展+提升初具一技之长自主选择综合应用创新能力:改进方案;动手创新初中专业学习发展兴趣自选门类的专业发展信息知识智慧某一技术门类的设计、制作、创新高中12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2)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以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组织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息技术内容。要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融合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活动的不同技术要求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必要的软件操作。初中阶段的学习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小学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13主题活动一主题活动二14注意螺旋上升,避免在一个活动中“发力过猛”或将所有的知识点“一竿子插到底”在学习工具软件之初,以工具软件为主线,活动服务于工具软件的学习在综合活动中,以活动为主线,工具软件的应用和提升服务于活动的完成15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3)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注意从各学科学习任务中设计活动主题,引导学生以学科学习任务为载体探究和掌握信息技术;同时,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价值的理解,推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解决研究性学习问题,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16教育目标教学实施建议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课程定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17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基础性内容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是必修内容;拓展性内容是针对信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选择性学习内容,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小学选修:机器人教学;LOGO初中选修:机器人教学;基于汉语编程语言的程序教学18理解和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及目标要求”应注意的问题基于基础理论研究及对有关核心问题的思考: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判断;相关社会问题——避免“标准的混乱”从“素养”出发、结合实践情景,阐述应用软件的素养价值,避免“为软件而软件”引导学生结合应用实践,体验和理解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计算机基本原理;数字化;信息处理过程。目标要求体现高水平认知活动和创新实践导向在目标要求中渗透教学方式建议通过举例诠释有关内容及目标,提出最低要求19技术教育领域核心概念的复归不同类型的技术实践,都应体现完整的技术过程:其中,“需求分析”“媒体选择”“规划设计”“发布方式/媒体的选择”“评价优化”等技术领域的核心概念在以前的教学中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新课改环境下,这些核心的原则、概念和规范都应该得到足够和重视和体现。需求分析创意策划/规划主题和内容技术制作/技术实践过程设计呈现方式或发布媒体搜集/编辑素材发布作品、交流信息作品评议、改进优化20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要点(1)信息社会/信息意识/信息习惯(2)计算机结构和原理(3)因特网-支持学习,解决问题(5)电子表格–研究性学习(4)动画–动态信息表达(6)多媒体设计、制作、发布(7)网站设计与制作–合作学习/健康交往*(8)设计和制作机器人(1)了解信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习惯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讨论衡量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结合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进一步讨论信息的价值,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理性认识信息价值、敏锐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甄别筛选正确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信息意识;进一步提高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讨论每个个体在学习共同体和社会公共知识创新中的责任,形成积极参与有益信息创作和知识创新的意识。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1-1结合实例,了解常见的信息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调查身边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了解常用信息技术的类别及其在学习、工作和科研中的用途。能列举和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对工作、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能就某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1-2在使用信息产品、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时,能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理解不恰当应用带来的后果;了解知识产权的简单知识,养成负责地使用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料的习惯,学会规范的论文、著作、网络资料等不同资料来源的引用方式;养成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意识,知道如何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中保护自己信息资料和人身安全。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1-3(2)探究和初步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结合应用实践,总结和描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构成,初步认识互联的概念及与单机的区别。在具备网络的学校中,学生应熟悉局域网的常用功能。了解常见硬件设备的作用及其常用的关键技术指标,比较不同指标计对计算机功能的实际影响。学会根据学校、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具体需要,设计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方案。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2-1讨论分析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和主要功能;学习或进一步熟悉资源管理器的有关功能及相关步骤和命令(例如:格式化、恢复格式化;建立目录、复制、移动、搜索;常用硬盘管理功能;设置安全与共享等)。通过实践,加深对资源管理的认识,养成资源管理的意识。(2)探究和初步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2-2根据学习或实践需要,提高使用因特网搜索、浏览和下载信息的能力,体验超链接在网页中的作用,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学会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工具和资源能根据学习主题或实践任务,识别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能讨论网络信息获取与其他信息获取形式的异同点。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3-1(3)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3)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能利用BBS、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交流工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辅助学习。学会判断不良信息、主动抵触不友好网络交往的必要方式,如学会管理电子信箱和反垃圾邮件的方法、学会在BBS、QQ、MSN等工具上判断并主动防止不良信息的方法等。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3-2(4)学会制作动画作品,直观地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过程欣赏分析动画作品,比较动画与其他信息表达方式的联系与区别,分析动画在信息表达方面的独特性。通过剖析作品,了解动画的制作原理,熟悉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一种常用动画制作工具,设计、制作动画,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动态过程。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4(5)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支持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根据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输入或记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成表(编辑、格式化)。根据需要,学会用电子表格的公式与函数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处理。能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或发现规律。学会使用电子表格的图表功能,直观地呈现统计结果或研究结论,增强研究结论结果的说服力。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5(6)能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综合运用写作、绘画、表格、动画等多种方式,设计、制作并发布多媒体作品能根据内容的特点和信息表达的需要,确定表达意图和作品风格,选择适合的素材和信息表现形式,并对制作过程进行规划。能根据表达的需要,综合考虑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的素材的优缺点和适用性,选择合适的素材并形成组合方案;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采集必要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6-1学会运用合适的软件和工具(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动画制作软件、图像加工软件、简单的音频和视频处理软件)对原始素材进行初步的编辑、加工使用自己熟悉的多媒体制作软件,集成各类素材,制作多媒体作品。能根据作品特点和受众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演示或发布电脑作品,表达主题和创意。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6-2能讨论形成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多媒体作品及其制作过程进行评价并对作品进行有效的优化以增强表现力;能比较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电脑作品与传统制作过程和传统作品的异同。讨论所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缺点,提出可能的技术改进建议,形成技术创新意识。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6-3(7)通过网站设计与制作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结合自己使用网站的经验,比较网站与其他多媒体作品在信息表达与发布方面的异同,比较网站和网页的关系,了解网站的基本结构。学会根据学习或社会交往的需要,设计学习支持网站或其他主题网站,学会合理规划网站的内容栏目和必要的交互功能。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7-1学会使用合适的网站制作工具制作网站,尝试使用常用网站制作技巧支持课程学习、合作研究或健康的社会交往,例如,利用表格对网页进行布局,了解和使用导航功能,设置超链接,初步了解(如,能看懂简单标识)超文本标志语言(html)的作用。在使用网站及相关现代通信技术开展学习和交往的过程中,能认识到网络影响的两面性,讨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行为规范的意义,在活动中表现出健康、负责和符合网络礼仪的行为。能讨论分析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会必要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方法。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7-2*(8)设计和制作机器人,以机器人为载体,体验并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分小学阶段未开设机器人选修课和已开设有关课程两种情况分别做要求。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8-1*(8)设计和制作机器人,以机器人为载体,体验并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小学未开设机器人的初中学校
本文标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解读( 格式修订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519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