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吉林省玉米流通成本分析
吉林省玉米流通成本分析作者:汤石雨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参考文献(65条)1.MichaelDietrich.王铁生.葛立成交易成本经济学19992.WolfgangKasper.ManfredEStreit.韩朝华制度经济学20023.蔡秀玲农业小规模经济与交易成本初探2003(04)4.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19945.邓大才粮食流通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创新选择[期刊论文]-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6.丁声俊关于深化农产品流通改革的再研究1998(06)7.丁声俊中国粮食流通改革论1998(06)8.顾海.谭晶荣国有粮食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兼与私营粮食企业比较分析[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2002(2)9.顾益康.邵峰撩开粮改的迷雾--粮改还会四渡赤水吗?[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2002(2)10.郭庆海吉林省商品商品基地建设的研究200011.郭庆海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问题探析1995(08)12.国务院研究室调查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1997(05)13.何坪华.杨名远农户经营市场交易成本构成与现状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1999(6)14.侯立军中国粮食物流科学化研究200215.黄季焜.马恒运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与主要国际竞争者的比较[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2000(5)16.黄季煜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199817.黄祖辉.吴克象.金少胜发达国家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变化及启示[期刊论文]-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4)18.冀名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的政企分开问题[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2001(5)19.冀名峰粮食企业行为与粮食市场政策1998(01)20.冀名峰我国粮食销售市场结构和竞争性质的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2003(6)21.冀名峰信息市场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200322.柯炳生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2003(02)23.寇平君.卢凤君.沈泽江构建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模式的战略性思考[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2002(8)24.李先德中国和意大利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较[期刊论文]-农业技术经济2004(2)25.厉以宁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2003(06)26.刘乐山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提升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1)27.卢锋粮食市场化改革:需要重新认识的前提1997(03)28.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200429.罗必良公有产权--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1996(05)30.罗必良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期刊论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31.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200232.乔百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下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对吉林省磐石市调查结果的思考[期刊论文]-农业經濟问题1999(3)33.朴之水.黄季焜.罗思高从套利率、交易成本和贸易中断看中国粮食市场的发育[期刊论文]-中国农村观察2002(1)34.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200235.石磊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选择[期刊论文]-农业經濟问题1999(5)36.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199737.速水佑次郎.李周发展经济学200338.孙伯良市场契约论200239.孙磊浅析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产权制度改革[期刊论文]-经济师2002(2)40.埃思里奇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199841.王德文.黄季焜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双轨过渡与双轨终结[期刊论文]-改革2001(4)42.王微商品流通网络200243.温家宝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44.温家宝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期刊论文]-宏观经济研究2001(10)45.翁鸣.陈劲松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200346.吴硕.廖英敏建立中国新型粮食流通体制[期刊论文]-粮食科技与经济2003(3)47.吴宪和.陈顺霞流通经济学200048.肖国安中国粮食市场研究200249.辛贤.万广华.刘晓昀中国饲料粮区域间流通及对价格的反应[期刊论文]-中国农村观察2002(1)50.辛贤农产品价差模型改进1998(06)51.胥爱贵加快农产品流通信息化的建议[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2002(4)52.徐志全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与流通成本调查分析2002(06)53.闫丽珍.成升魁.闵庆文.范存会中美玉米生产成本的动态比较[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2004(8)54.杨炯.倪迎春.徐风华国有企业的激励难题与产权改革[期刊论文]-改革与战略2004(1)55.杨庭楷.陈锡文美国的粮食流通体制1998(01)56.袁迎珍农业合作组织:历史变迁和制度演进--推进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期刊论文]-经济问题2004(2)57.张军社会主义的政府与企业:从退出角度的分析200358.章胜勇.杨菁.吴春梅以现代物流促进农产品流通[期刊论文]-农村经济2003(1)59.赵予新我国粮食流通四散化发展的障碍与对策[期刊论文]-中国流通经济2002(3)60.赵玉春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的几点思考2000(07)61.赵玉田吉林省玉米流通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1998(1)62.周德翼.杨海娟粮食银行: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组织创新1997(01)63.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现代制度经济学200364.周兆生流通型农业合作社的交易效率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农村观察1999(3)65.朱希刚跨世纪的探索:中国粮食问题研究1997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王宗明.于磊.张柏.宋开山.WANGZong-Ming.YULei.ZHANGBai.SONGKai-Shan过去50年吉林省玉米带玉米种植面积时空变化及其成因分析-地理科学2006,26(3)吉林省中部的玉米带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建国以来,玉米种植面积的时空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50年间,吉林省中部玉米带的玉米种植面积占呈波动增加趋势,并在1996年达到最高值,1997年后又开始下降;1980年以后,即吉林省中部玉米带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以后,玉米种植重心向东移动.对于玉米种植面积变化的原因分析表明,政策引导、农业科技和以及其与其它作物的经济收益比较优势是非常重要的驱动因素.另外,近些年吉林省玉米带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冬季和春季增温较多,玉米带的玉米种植面积呈现出随气温增加而线性增加的趋势.2.期刊论文胡永林.陈桂芬.HUYong-lin.CHENGui-fen吉林省玉米带低水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2)从理论与实践上阐明了低水玉米生产的意义及理论依据,分析了目前吉林省玉米商品粮高水分的原因,指出了发展低水玉米生产不能种晚熟品种和吉林省中部农区玉米带生产低水玉米的高产栽培途径.3.期刊论文龙振永.汤洁.曹孟.LONGZhen-yong.TANGJie.CAOMeng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的动态仿真研究-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9(2)吉林省依托玉米资源优势,制定了玉米加工产业发展战略.针对玉米加工产业系统具有非线性的、动态多回路反馈的特点,将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系统模型确定为包括人口、经济、玉米产业、交通运输、能源、水资源和环境7个子系统的大系统,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吉林省社会、经济、环境、能源和玉米加工产业系统进行了实时动态仿真.通过对高、中、低三类产业发展方案的作用、费用、效益等进行定量比较,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可拓学思想中的优度评价方法,反映了不同发展战略下的系统动态行为并完成方案优化.研究结果有利于决策者对玉米加工产业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决策和实施有效管理,并为实现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4.期刊论文龙振永.汤洁.曹孟.LONGZhen-Yong.TANGJie.CAOMeng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可持续能力评价研究-地理科学2007,27(2)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空间分析模型,从玉米生产与加工两个方面构建玉米产业可持续能力评价(sustainablialityAssessmentSA)指标体系,对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可持续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吉林省玉米产业布局现状和规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春市辖区由于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捷以及丰富的玉米资源,是玉米产业发展的最优区域.吉林市辖区、四平市辖区、公主岭市、梨树县、农安县、扶余县地理条件相对优越、交通便捷以及丰富的玉米资源,是玉米产业发展的良好区域.松原市辖区、前郭县、德惠市、榆树市、辽源市辖区、东丰县是玉米产业发展的一般区域.大安市、乾安县、长岭县、舒兰市、永吉县、双辽市发展玉米产业条件相对较差.5.期刊论文姜会明吉林省发展玉米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1)无论从我国粮食安全角度看还是从供求关系角度看,吉林省都不能放弃玉米生产.而摆脱吉林省玉米生产销售难、收储难、农民收入提高难这一状况的现实选择是以玉米生产为基础,构建一个全方位、系列化、具有多重产业关联度的玉米经济框架,建立合理的玉米经济运行机制,提高玉米经济的运行效率.6.会议论文何奇镜.佟培生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少耕法研究报告第三报:玉米少中耕试验报告(1979 ̄1983)(1986 ̄1992)19987.学位论文杨兴龙基于效率视角的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竞争力研究2008近10年来,我国玉米加工业发展迅速,其发展速度已远高于美国等国家。我国玉米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积极性,带动了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对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了玉米加工能力扩张过快、低水平盲目建设严重、加工转化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如不加以引导,不仅玉米加工业难于健康发展,还将引发粮食总量和结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2006),因此,我国玉米加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引导。解决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玉米加工业存在问题的关键是要调整玉米加工业的产业结构和提高玉米加工业的转化效率。调整玉米加工业的产业结构应以玉米加工业竞争力的研究为基础和依据(因为在结构调整中发展什么,稳定什么,压缩什么,其基本依据是玉米加工业的产业竞争力),而效率是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所以要研究玉米加工业的竞争力问题,就有必要分析玉米加工业的效率状况。因此,为对玉米加工业进行结构调整、提高玉米加工业的转化效率,促进玉米加工业健康持续发展,有必要从效率(包括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视角来研究玉米加工业的竞争力问题。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和玉米输出大省,近年来,吉林省玉米的总产量、商品量、出口量、外调量等都位居全国首位。而且近10年来,吉林省的玉米加工业发展非常迅速,2007年底吉林省的玉米加工企业已达580余家,那么,对于我国部分地区玉米加工业所出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加工转化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吉林省的玉米加工业是否也存在呢?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竞争力状况及趋势如何?效率是否是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及各对比省份玉米加工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效率(TE)、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进行测算分析,来判断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转化效率与竞争力状况,并验证效率是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Tobit模型实证分析出玉米加工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结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参考,有利于促进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吉林省农业结构的优化和玉米加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研究以产业竞争力和效率为主线,结合玉米加工业的行业特点,在对生产效率理论和产业竞争力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区位商(LQ)、市场占有率和计量经济分析等方法,对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竞争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验证了全要素生产率是吉林玉米加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于是论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考察了吉林省及对比省份玉米加工业的全要
本文标题:吉林省玉米流通成本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52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