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2016学年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第页12015-2016学年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A.开普勒B.牛顿C.卡文迪许D.爱因斯坦2.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描述线速度的方向变化的快慢B.描述线速度的大小变化的快慢C.描述角速度变化的快慢D.描述向心力变化的快慢3.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几种运动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A.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B.物体自由下落的运动C.电梯匀速下降D.子弹射穿木块的运动4.人造地球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是指物体A.不受地球引力作用B.受到的合力为零C.对支持物没有压力D.不受地球引力,也不受卫星对它的引力5.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第二宇宙速度为11.2km/s,则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的运动速度A.只需满足大于7.9km/sB.小于等于7.9km/sC.大于等于7.9km/s,而小于11.2km/sD.一定等于7.9km/s6.如图甲、乙、丙三种情形表示某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发生一段大小相同的位移,则力对物体做功相同的是A.甲和乙B.甲、乙、丙C.乙和丙D.甲和丙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5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7.已知甲、乙两行星的半径之比为a,它们各自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乙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b2a∶1B.甲、乙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b2∶aC.甲、乙两行星各自的卫星的最小周期之比为a∶bD.甲、乙两行星各自的卫星的最大角速度之比为a∶b第页28.刀削面是同学们喜欢的面食之一,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如图所示,将一锅水烧开,拿一块面团放在锅旁边较高处,用一刀片飞快地削下一片片很薄的面片儿,面片便飞向锅里,若面团到锅的上沿的竖直距离为0.8m,最近的水平距离为0.5m,锅的半径为0.5m.要想使削出的面片落入锅中,则面片的水平速度可以是下列选项中的(g=10m/s2)A.1m/sB.2m/sC.3m/sD.4m/s9.如图所示是滑道压力测试的示意图,光滑圆弧轨道与光滑斜面相切,滑道底部B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其示数N表示该处所受压力的大小,某滑块从斜面上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下滑,通过B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N小于滑块重力B.N大于滑块重力C.N越大表明h越大D.N越大表明h越小10.如右图所示,一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重物,将重物从与悬点O在同一水平面且弹簧保持原长的A点无初速度释放,让它自由摆下.不计空气阻力,则在重物由A点摆向最低点B的过程中A.弹簧与重物的总机械能守恒B.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C.重物的机械能不变D.重物的机械能增加三、实验填空题。本大题2小题,共15分.11.(4分)在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12.(11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那么:(1)纸带的______(左或右)端与重物相连;(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ΔEp=___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ΔEk=________(取g=9.8m/s2);(4)通过计算,数值上ΔEp____ΔEk(填“>”“=”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页3(5)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四小题,共47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某地区遭受水灾,空军某部奉命赶赴灾区空投物资.空投物资离开飞机后在空中沿抛物线降落,如图所示.已知飞机在垂直高度AO=2000m的高空进行空投,物资恰好准确落在P处,此时飞机飞行的速度v=10m/s.求飞机空投时距目的地的距离OP.(取g=10m/s2)14.(10分)如图一辆质量为500kg的汽车静止在一座半径为50m的圆弧形拱桥顶部.(取g=10m/s2)(1)如果汽车以6m/s的速度经过拱桥的顶部,则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2)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拱桥的顶部时,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恰好为零?15.(13分)如下图所示,质量m=60kg的高山滑雪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雪道滑下,从B点水平飞出后又落在与水平面成倾角θ=37°的斜坡上C点.已知AB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25m,B、C两点间的距离为s=75m,(g取10m/s2,cos37°=0.8,sin37°=0.6),求:(1)运动员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vB的大小.(2)运动员从A到B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第页416.(14分)如图所示,人骑摩托车做腾跃特技表演,以1.0m/s的初速度沿曲面冲上高0.8m、顶部水平的高台,若摩托车冲上高台的过程中始终以额定功率1.8kW行驶,经过1.2s到达平台顶部,然后离开平台,落至地面时,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切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A、B为圆弧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为R=1.0m,人和车的总质量为180kg,特技表演的全过程中不计一切阻力(计算中取g=10m/s2,sin53°=0.8,cos53°=0.6)。求:(1)人和车到达顶部平台的速度v;(2)从平台飞出到A点,人和车运动的水平距离x;(3)圆弧对应圆心角θ;(4)人和车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时对轨道的压力。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物理学科期末考试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BCBDABCBCBCAB11.AC12.(1)左(2)0.98m/s(3)0.49J0.48J(4)>这是因为实验中有阻力(5)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机械能守恒13.由题意判断,空投物资做平抛运动,所以第页5AO=y=12gt2,①OP=x=vt.②将g=10m/s2,y=2000m代入①式得t=20s;将v=10m/s,t=20s代入②式得OP=200m.14.(1)汽车受重力G和拱桥的支持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F=mv2r故F=G-mv2r=400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对拱桥的压力为4000N.(2)汽车只受重力GG=mv2rv=gr=105m/s.15.(1)设由B到C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竖直方向:hBC=ssin37°hBC=12gt2水平方向:scos37°=vBt代入数据,解得:vB=20m/s.(2)A到B过程由动能定理有mghAB+Wf=12mvB2-0代入数据,解得Wf=-3000J所以运动员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3000J.16(1)摩托车冲上高台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Pt-mgh=12mv2-12mv20代入数据得v=3m/s。(2)摩托车离开平台后平抛运动过程中,在竖直方向h=12gt2,水平方向x=vt,所以x=1.2m。(3)人和车落到A点时速度方向沿A点切线方向,此时的竖直分速度vy=gt=4m/s,人和车的水平分速度vx=v=3m/s,所以tanα=vyvx=43,可知α=53°,θ=2α=106°。(4)设人和车到达最低点O的速度为v1,则摩托车由高台顶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的过程中,由第页6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v21=12mv2+mg[h+R(1-cos53°)],在最低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v21R,代入数据解得:FN=7.74×103N。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人和车对轨道的压力为7.74×103N。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53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