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宋词二首》(课用)
宋词二首关于词的文体知识词是韵文文体之一,它萌芽于隋唐,兴于晚唐五代,极盛于宋。词本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所以又被称为曲词、曲子词、乐府、歌曲、乐章、琴趣等;后逐渐与音乐分离路,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被称作诗余;因其句式长短不齐,故也称长短句。关于词的文体知识由于词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属于某种词调。每种词调有一个名称(如《西江月》《清平乐》等),这个名称就叫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常见的词牌名有:鹧鸪天、踏莎行、相见欢、满江红、摸鱼儿、西江月、卜算子、南歌子、水龙吟、水调歌头、扬州慢、声声慢、浣溪沙、苏幕遮、菩萨蛮、念奴娇、虞美人、浪淘沙、如梦令、八声甘州、雨霖铃、永遇乐、沁园春……关于词的文体知识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词调中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学术语为“片”或“阕”。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分片,仍属一首。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关于词的文体知识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俞文豹《吹剑录》)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作品集有《东坡乐府》与《东坡七集》。散文有《前赤壁赋》《石钟山记》等名篇。一门三父子,皆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散文——诗——词——书画——“苏黄”“苏辛”“宋四家”才华横溢的苏轼“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的代表词人。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与黄庭坚都是宋诗的代表性诗人。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为团练副使。本词即写于这一时期。写作背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豪杰上阕周瑜自己景物下阕联想联想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思考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眼前的大好河山描绘得宏伟、壮阔、气势磅礴。作用:①渲染气氛,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词风。思考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作者为什么思慕周瑜?周瑜苏轼年龄24岁47岁生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渴望自己能象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一展宏图。卷怀古人拍穿咏赤壁多早生华发功业无成人生如梦抒感慨豪杰上阕周瑜自己下阕景物大江乱石惊涛巨浪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去雄姿英发儒雅从容功业早成对比抒情仰慕英雄壮志难酬艺术技巧:1、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2、烘托和对比。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俞文豹)豪放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上联“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号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其词题材广泛,善于熔铸典故,以文为词;词风以豪放为主;《稼轩长短句》。1161年,21岁的辛弃疾率众2000多人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抗金义军。辛弃疾曾亲率50骑,直入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义军的叛徒张安国,渡过淮水,南归建康(南京)。历任湖北、湖南、江西安抚使(掌管一路军政的长官),多有利国便民举措。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从43岁起,闲居江西信州达20余年。到了晚年,韩侂胄当政,朝廷又起用他,任浙东安抚使和镇江知府。任内因力主抗金而不能久于其位,抑郁而殁。•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所写内容。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写作背景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时年六十五岁的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满怀悲愤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英雄业绩)(精锐部队)(草率)(落得)(不堪哪堪)(普通)(寻找)(久远的年代)把下列句子中颠倒的次序倒过来:(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犹记四十三年,望中扬州路烽火。疏通词句在京口北固亭,词人想到了哪些人?孙仲谋刘裕舞榭歌台风流业绩元嘉草草仓皇北顾刘义隆拓跋焘金戈铁马万里如虎佛狸祠下神鸦社鼓廉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上片下片多用典故,表达情绪。整体感知探讨:词作中共用了哪几处典故?请参照关键词,指出典故的作用。词中用典孙权廉颇佛狸祠刘义隆刘裕人物故事简介关键词句典故的作用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打败曹操军队,保卫了家园。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恢复中原,他曾大举北伐。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英雄风流表现作者心中渴望抗敌救国的热情。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草草赢得可堪、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表达作者收复中原的远大抱负借鉴历史,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作者虽然年老,但是仍然愿意为国效力,既渴求他人来问,以展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写没人来问,抒发空有爱国情怀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愤孙仲谋刘裕舞榭歌台风流业绩元嘉草草仓皇北顾刘义隆拓跋焘金戈铁马万里如虎佛狸祠下神鸦社鼓廉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景仰之情)(赞叹之情)(警告当局)(怒斥偏安)(壮志未已)借古讽今上片下片全词结构手法:1、大量用典,借古讽今2、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风格:豪放悲壮、慷慨愤世写作特色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词人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他胸中的忧愁绝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报国无门之愁。辛词赏析总结: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本文标题:《宋词二首》(课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54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