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课程考试复习资料
试简要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并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三大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大重要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国际战略、根本目的六大领域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这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具体制度,中国人们的思想极大解放,激发出了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社会改变了比较落后的状况,成为一个生机勃勃、走向繁荣富强的国家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实现了从革命党到领导建设和改革党的历史方位转变,党的执政方式更加民主、科学,执政能力不断增强、提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各方面的制度体制,为社会主义的巩固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关注。历史必然性三大革命运动和两次改良运动的必然指向二十世纪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几次论战的必然选择文化认同与民众心理的认同的必然结论。1、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描述具有经典性,它主要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之中,但并不是具体的实践模式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强调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该由当事人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来决定,反对把他们的学说当成不不变的教条和现成的方案历史证明: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民族特点和现实条件的不同,各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也必然不同实践证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实现了社会主义从单一模式到多样化的历史性飞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代。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的历史意义。揭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实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转折,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强大生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暂时低潮时期,展现了社会主义无限光明的前景。谈谈你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并说明我国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今实际情况: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为国际第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国际标准;2011年人均GDP超5000美元;国际国内声音:国际中国“威胁论”泛滥;国内质疑、批评“韬光养晦”战略。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没有变。”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其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面临深层次的矛盾;其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或接近小康,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其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其五、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其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其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战略机遇战略机遇,一般是指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有利时机与有利态势。对一个国家而言,战略机遇,就是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环境与条件。就当代中国而言,就是有利于中国集中精力,稳定地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外环境与主客观条件。我国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的理由:其一、9.11事件打击了美国和整个西方,迫使美国做较大的战略调整,我国被迫转入周边战争的可能性减少,有可能争取相对长时间的和平发展环境;其二、全球化的趋势有利于我们主动参与,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趁势而起,发展自己;其三、世界范围内的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有利于我们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其四、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显著增长,社会稳定,具备较好的社会和物质基础;其五、进入矛盾凸显期和黄金发展期,两种趋势并存,有利于抓住机遇,推进发展;其六、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定型,并在逐步完善,改革开放已取得了相对丰富的经验。为什么说坚持公有制不影响走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并对西方新自由经济思潮的主要理论与政策进行简要的评价。答:一、公有制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必然“人的本性就是人的自私性”和“个人自由权利至高无上”等是一个伪命题。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些学者如格林、杜威、罗尔斯等都主张“公共之善”和“积极自由”。社群主义、公共选择和公共决策理论等已向世界表明:走公共性是当代政治和经济的必然趋势。二、公有制不影响走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只有私有制才能搞市场经济是“把社会主义等同计划经济”“把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的翻版。市场经济作为资源基础性手段既可以同私有制结合,也可以同公有制结合。参见“邓小平南方谈话”“经济人假设”有局限性;公有制与信息不公开、信息不对称没有必然性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体现了权、责、利的统一,而且社会主义法律更能保护市场的有效有序的充分竞争。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完全可以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形式一起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三、公有制不影响高效率所有制的效率主要表现为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它从来就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即不能抽象地由“姓公”或“姓私”来判别。只要是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所有制经济形式,就能产生高效率。传统公有制之所以没有高效率、对利益关联和风险规避因素不敏感,不在于公有制本身,而在于公有企业缺乏“个体独立性”,这也是当前我国公有企业需要深入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四、公有制不影响成为发达国家发达与落后不只是生产力水平的差距问题,它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实等综合因素的体现,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综合反映。从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也是需要一定的历史过程的。其中包括经济物质基础的累积和政治制度、文化发展、观念变迁等软条件的改善。简单地把发达与落后同所有制、特别是公有或私有制相联系是形而上学的思维。事实上世界上200多个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只是少数,特别是象阿根廷、巴西在西方支持下“私有化”改革,结果经济严重衰退、社会分化、人们贫困。新自由经济与政策一、公有制不符合人类基本的普世价值“人的本性就是人的自私性”,“个人自由权利至高无上”,“个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些构成了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观,只有资本主义私制才能维护这些价值;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经济、政治思潮之一,是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的形式、发展与变化,显示着百年来西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巨大变化。新自由主义思潮使西方经济、政治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变革。第一,主张非调控化,反对国家干预。尽管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不可能完全拒绝利用国家干预来稳定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但推崇“市场万能”的市场机制作用,强调国家对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的调控与干预越少越好,一切顺从自由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这是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第二,主张私有化,宣扬“私有产权神话”的永恒作用,反对公有制。第三,主张全球自由化,维护美国主导下的自由经济,反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第四,主张福利个人化,强调保障的责任由国家向个人转移,反对福利国家。在哈耶克看来,福利国家是一种人为的设计而不是单纯的人类行动,完全忽视了一个自由市场经济社会中建立“自发秩序”的必要条件。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本质特征,就是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倒退”、“回归”,回到斯密的自由主义轨道。评价首先,新自由主义对自由市场机制的推崇造成了严重的财富分配的不公正,市场可以消费和创造财富,但它无法体现社会公平方面的追求。其次,新自由主义要求发展中国家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全球化战略,主张国家完全取消贸易壁垒,实行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经济的非管制化,同时把有关主权让渡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第三,新自由主义者认为私有化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并把它作为一剂万能药不断地开给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轨国家,但是,由于对私有化的过分热衷,新自由主义在实施过程中本末倒置,把手段当目的,结果不仅没有出现他们所宣传的结果反而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全面私有化、全面市场化和全球一体化等观点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更不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理论,我们绝对不能把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和政治主张照搬照抄到中国。为什么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决不能照搬西方“三权分立”和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答: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对照搬“三权分立”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现代民主政治发展趋势。现代政治权力结构中有专制、分权、民意等三种形式,其中分权与民意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议行合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重要形式。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反对封建专制历史中诞生的,它实现的是一种资产阶级的阶级分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诞生的,历史情况不同;建立在民主集中基础上、体现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具体现实国情相适应。“三权分立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两党、多党制度相适应的。其“分权”与“制衡”其实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的分权和制衡。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在我国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不允许有超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而存在的特殊的利益集团,因此我们也不能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度。四、我国人民代表制度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三权分立制度”由于过分强调“分权”与“制衡”往往使国家权力难以完全集中,相当一部分力量在相互牵制中被抵消,常常造成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缺乏效率和稳定的政策。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实行议行合一,更能行之有效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能更直接地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能更好地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五、实践证明:“三权分立”并适合所有的国家,也不是所有国家治理和防止腐败的最佳政体。“三权分立”并不是防止腐败的唯一途径,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并不是都能有效地消除和防止腐败。东南亚、非洲和一些拉美国家,它们虽然也普遍地采取了或照搬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但是不仅没有带来人们想象中的国家发展、政治清明河社会稳定,相反,一些国家一直社会动荡、腐败
本文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课程考试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55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