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相关问题研究
1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相关问题研究*陈柳钦(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191)[摘要]: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有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等,自工业区位理论以来,传统区域发展理论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迈克尔•波特(M.E.Porter)1998年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具有其独特的空间集聚优势。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目前,从世界范围看,产业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内,而且存在创新的条件和环境,如果各行为主体间的创新活动能够以网络或系统的联系方式出现,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就构成必然的联系。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其重点是培育技术开发、转移、应用、扩散能力和相应的区域社会支撑体系,区域创新体系比国家创新体系呈现更多的独具特色的制度安排,产业、技术专业化程度更强,企业的创新性也更明显。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目标关联。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的多样性和特色正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活力所在。积极培育和推进地方产业集群已成为目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政府制定政策的着眼点。以产业集群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向纵深发展的政策导向主要在于: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区域范围内要从产业政策转变为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政策;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努力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加强区域创新体系要素间的互动,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推进区域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等等。[关键词]:产业;产业集群;集群创导;区域创新体系;一、新型区域发展理论:产业集群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有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等。梯度推移理论把工业的生命循环周期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开发中,认为产业结构、新技术与生产力等遵循由高→低梯度转移的规律。并认为,大城市是高区位区,它可以依靠集聚经济来推动与加速发明创造、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进程,节约所需投资。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的影响,当然,增长极可以由大至小逐级传递。它强调在经济总量有差异化的同时,还必须关注结构性的差异化:并不是所有产业都具有相同的发展速度,而是在不同时期,快速增长往往相对集中在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上,然后波及到其他产业和企业,集中快速增长的工业中心,就是区域的增长极。总之,增长极理论强调城市体系中城市等级结构的差异,即城市集聚经济能力。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前苏联在经济建设中为解决重大国民经济任务而采用的一种地域生产组织形式,一般由国家一次性大规模投资而形成,是跃进而不是渐进式发展模式。它大致由核心类(生产综合体主导专业化部门中大型联合企业)、主体类(与核心企业具有密切经济联系的各种企业)、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基础设施构成。自工业区位理论以来,传统区域发展理论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一是过分简单地强调区际流动的两个要素—劳动力和资金,以此对区域或城市的空间增长进行分析,却忽视了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技术和知识;二是单纯依靠外力可能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因此,许多国家都在探寻和实践依靠内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寻求以技术和知识为本的区域发展战略①。迈克尔•波特(M.E.Porter)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集群视角下的创新网络与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编号:05BJL066)的一部分阶段性成果。①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成机理和价值。波特的产业集群研究是结合其对国家竞争优势研究而展开的。他在1990年完成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业集群竞争特点对国家竞争优势作了具体的比较分析,他认为,国家只是企业的外在环境,政府的目标是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因而,评价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该国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创新。迈克尔•波特(M.E.Porter)1998年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并解释了产业集群的含义:“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这些产业、企业或是机构对于竞争都很重要,它们包括了零件、设备、服务等特殊原料晶的供应商以及特殊基础建设的提供者。集群通常会向下延伸到下游的通路和顾客上,也会延伸到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和本产业有关的技能、科技、或是共同原料等方面的公司上。最后,集群还包括了政府和其他机构——像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职业训练中心以及贸易组织等——以提供专业的训练、教育、资讯、研究以及技术支援”①。波特认为,集群通常发生在特定的地理区域,产业的地理集中的发生,原因是地理因素,集群由地理接近,可以使生产率和创新利益提高,交易费用降低。一个国家在国际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企业在地理上呈现集中的趋势,通常聚集在某些城市或某些地区。波特认为,集群的规模,可以从单一城市、一个州、一个国家,甚至到一些邻国联结成网络,集群所具有的不同形式,要视其纵深程度和复杂性而定②。集群化是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它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它不仅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而且也成为提高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力量。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从世界范围看,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产业集群作为由产业、人口、城镇、信息、基础设施等要素构成的非平衡态、非线形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通过内部要素的相互融合以及与外部系统物质、能量、信息的频繁交换维系着自身的存在。产业集群在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中,不断体现出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即不断体现内部各要素的整合功能,并实现自身结构的自组织③及有序化发展。波特指出,一旦一个集群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会促进它的成长④。产业集群的演化是根源于所有参与主体为谋取生存与发展机遇的自主自发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参与竞争的各种力量所决定的。换句话说,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区域经济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自组织的演化过程。产业集群演化进程中的各种性质、特征及运行机制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集群中各类主体、各个要素在经济活动中既竞争又合作、既开放又封闭,通过相互作用促成整个系统不断分化又不断整合,不断导致无序又不断形成有序,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从平衡到打破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而不断转化发展的。①Porter.M.E.Clustersand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11).②Porter.M.E.Clustersand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11).③自组织理论来源于人类对复杂性适应系统的认识,从宇宙的演化到生命的进化,直到我们人类社会,都可以看成是复杂性适应系统。复杂性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自组织(Self-Organized)性,自组织是指不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和自主的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有结构的系统的过程和结果。同自然界中的生物系统一样,产业集群也可以看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它之所以具有极强的竞争力,是来源于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内生发展动力,而不是其他什么外力。产业集群具有自组织特征: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的调整性,产业集群中各个主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且作为和其他部分的关系存在的。而产业集群整体与部分之间除了存在着对立外,还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其整体的性质由互相依存的各个部分的关系来体现。同时,产业集群具有自身的调整性,集群中构成要素——即企业和机构——存在着互相调节的能力和作用。这种自身的调整性既保证了产业集群作为整体的存在,同时又赋予产业集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产业集群竞争力就是一种自组织力。与自组织相对的是被组织(Organized),被组织是指系统的形成不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不能够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而只能依靠外界的特定指令来推动组织的形成和向有序演化,从而被动地从无序走向有序。被组织是一种人造系统,一般说来,被组织系统是缺乏自我成长、自我繁衍能力的。美国花巨资建造的“生物圈2号”失败,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个系统是被组织的,不具备内源性成长能力。为什么计划经济行不通,而市场经济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原因同样在于,计划经济是人组织的,而市场经济具有自组织功能。④Porter.M.E.Clustersand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11).3产业集群就是通过各要素(如图1、图2所示)作用力的耦合,各要素系统及系统内诸要素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影响产业集群的形成,决定产业产出水平和产业竞争力①。图1产业集群的动力结构图图2产业集群的引力结构图产业聚集的形成一般有诱致性自发形成、强制性培育形成和引导性培育形成三种。TichyG从时间维度考察了产业集群的演进,并将集群生命周期划分成诞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②:(1)诞生阶段(theformativephase),即产品的产生和开发阶段,产品和生产过程还没有标准化,企业最初聚集在一起进行产品生产,集群内企业基于信息网络、分工协作以资源共享所产生的聚集经济获得竞争优势。(2)成长阶段(thegrowthphase)。集群发展迅速,增长率高,但也可能使得集群没有压力去创新,而往往只集中资源于最畅销的产品,并以日益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扩大生产。集群内的资源(知识、信息、技能等)会日益集中,更多的投入到主导产业(或产品)。(3)成熟阶段(thematurityphase)。生产过程和产品走向标准化,企业追求大规模生产,注重成本因为成功,同时更因为存在很多问题控制,本地同类产品企业间竞争加剧,利润下降。这个阶段,群内企业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和转化减少,产品技术含量降低,产品出现雷同现象,存在“过度竞争”的威胁。(4)衰退阶段(thepetrifyphase),也有称“shakeoutphase”,形容这一阶段集群中企业大量退出,只有少量新进入者。集群进入衰退阶段最重要的标志是失去对市场的灵活反应,缺少应变的内源力。如果在产业集群衰败之前,政府或相关当事主体能认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产业升级等积极的措施,产业集群很可能出现第二次繁荣和飞跃。当然,产业集群的演化并不一定会经历所有的成长阶段,也就是说产业集群在其演化过程中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而过早夭折。按照集群的产业性质,可以将产业集群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统产业集群。它以传统的手工业或劳动①李海婴,万守杰,赵富强.城市产业集群的机理分析与政策安排[J],现代管
本文标题: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相关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5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