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管理目录contents2.作业成本核算步骤1.作业成本原理4.作业成本管理要求5.作业成本法操作指引3.作业成本核算特点第一节作业成本原理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的确认、计量与分析,正确反映成本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将生产过程描述为: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产品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从而导致成本发生,这是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作业成本法是成本会计适应现代制造科学的产物,也是会计信息走向科学和有用的标志。作业成本法正确地解决了成本归属问题,从根本上澄清了资源动因和去向,为资源配置提供了清晰的信息支持。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对象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首要条件是正确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按照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通知(财会〔2013〕17号),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多维度、多层次的管理需要,确定多元化的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多维度:以产品的最小生产步骤或作业为基础,按照企业有关部门的生产流程及其相应的成本管理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合出产品维度、工序维度、车间班组维度、生产设备维度、客户订单维度、变动成本维度和固定成本维度等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多层次:根据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划分为企业管理部门、工厂、车间和班组等成本管控层次。三、作业成本的分配原理作业成本法区别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最显著的特征:作业成本法就是以作业为基础,通过分析成本动因,将间接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中的一种新型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将资源成本通过资源成本动因追溯到作业,再将作业成本通过作业成本动因追溯到产品、服务和用户等成本对象。在作业成本法下,作业是资源和成本对象之间的重要“纽带”或“桥梁”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模型在实务中,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可以在以下4种标准中进行优选:(1)成果类,如产品的重量、体积、产量、产值(2)消耗类,如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量等(3)定额类,如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4)成本动因类,如批次、机器台时、检验时间等成本制度按照费用分配基础的差异,也可以归纳为以下两大类:产量基础成本会计制度•适用于产量是成本的主要驱动因素的传统加工企业。作业基础成本会计制度•适用于间接费用比重较大的企业等作业成本法强调:1.分配的可追溯性,对成本形成的前因后果都要追本溯源。2.费用支出的因果关系。3.产品“消耗”的是作业成本,未必包括全部生产能力成本。直接成本•采用直接追溯,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区别不大间接成本•采用动因追溯,较好地解决了间接费用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可能被武断地分摊到无关成本对象上的问题。事实上,按照数量基础的分摊标准并不是导致间接成本发生的真正原因,作业才是间接成本发生的真正原因,如果再按照数量基础分配间接成本,将导致成本信息“不准确”。作业成本法改变了单纯以数量作为单一分配基础进行间接成本分配的做法,而是根据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作业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作业作为分配基础,进一步强调成本与资源分配之间的因果关系,较好地解决了成本分配中不合理的“失真”现象,提高了成本信息在产、销决策与价格决策中的有用性。作业成本法主要是研究成本动因与成本分配的关系、解决并指导成本核算相对准确性的问题,而不是研究业务量与成本、利润的关系,因而边际贡献的概念在作业成本法里几乎消失了。对作业成本法来说,作业调整可能意味着工作量将增加。当企业在仔细考察管理作业时,将发现几乎没有一项作业的成本是绝对固定的。四、作业成本核算的基本要素作业成本核算是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掌握作业成本核算要素是掌握作业成本管理知识的基础。资源是企业生产耗费的原始形态,是成本的源泉。企业作业系统所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属于资源。资源概念的外延很广泛,可以涵盖企业的所有价值载体,包括物料、能源、设备、资金和人工等。作业成本中的资源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即资源消耗,包括材料、工资、福利、折旧等企业所有成本。凡是作为分配对象的资源耗费,可以直接计入成本对象的,就属于直接费用;需要间接分配计入作业和成本对象的,就是间接费用。资源(一)作业是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或为完成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某项生产经营活动或某道生产工序,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原材料、人力、技术、方法和环境等的集合。作业(二)(1)同质性,(2)因果关系性(3)动因驱动性作业通常具有如下特征:作业要求会计人员:将会计核算的“细胞”——科目。转换为作业管理的“细胞”——作业,并通过对作业这个“细胞”的细致核算与周到管理,有机整合相关资源,为分析和创造价值提供支持。是管理的一个单位,是最小的“细胞”作业是作业成本核算的核心要素是攸关产品整体管理和价值创造的基础根据企业业务的层次和范围,一般可将作业分为以下四类:(1)单位作业(2)批别作业(3)产品作业(4)支持作业每一类作业称为一个作业中心,每一类作业所发生的资源耗费。称为一个成本集合或成本库。作业的执行是有成本的。作业成本法强调了成本产生的根本原因。成本随执行作业数量的增多而增加,随其减少而降低。成本对象是企业需要计量成本的对象。根据企业的需要,可以把每一个生产批别作为成本对象,也可以把一个品种作为成本对象。成本对象分为:1.市场类成本对象2.生产类成本对象成本对象(三)作业影响成本,动因影响作业,动因是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作业:可重复进行的、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的工作,如维修设备;成本动因:引发成本的特征事项,反映了成本分配的因果关系成本动因(四)第二节作业成本核算步骤一、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步骤尽管作业成本法在不同行业、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规模的企业实施各具特点,但根据其基本原理与操作要求,在具体实施时,一般应遵循下列程序:(一)作业调研——了解运作过程、收集作业信息(二)作业认定——掌握作业流程,分解归并相关作业认定作业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绘制企业的生产流程图,将企业的各种经营过程以网络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一个流程都分解出几项作业,最后将相关或同类作业归并在一起;2.从企业现有的职能部门出发,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各个部门的作业,再加以汇总;3.召集员工开会,由员工或工作组描述其所完成的工作,再进行汇总(三)成本归集——汇集、分析相关成本和成本动因(四)建立成本库——按照同质的成本动因将相关成本入库(五)设计模型——建立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确定相应核算方法(六)应用软件——选择/开发作业成本实施工具系统(七)运行分析——对作业成本运行及其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八)持续改进——开展相关改进工作,用以实现增值作业二、作业成本核算实例解析某服装加工企业按逐步结转分步法进行产品成本计算,生产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步骤:(1)备料(备料车间),包括各种布匹的整理、选配等。(2)第二步为缝纫(缝纫车间),包括裁剪、机器缝纫、手工锁扣眼、手工钉扣、检验等。(3)包装(包装车间),包括熨烫、配号、包装等。该企业只生产夹克和西服两种产品,为了进一步改进夹克和西服的成本核算,决定实行作业成本法。本例以该服装企业的第二生产步骤——缝纫车间加工的夹克和西服作为成本对象。确定成本对象(一)确定直接成本的类别(二)在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采用直接追溯法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对象中,无须进行分配。其他的作为间接成本,应当采用动因追溯法进行分配计算。识别作业,分析成本动因,明确作业中心,确定成本中心(成本库)(三)本例以该服装企业的第二生产步骤——缝纫车间加工的夹克和西服作为成本对象。作业成本法下设置会计核算科目,既要根据作业中心设置作业账户,考虑作业成本的归集、分配和分析,又要考虑财务报表成本所需的成本资料,以便编制对外报送的财务报表。作业成本法要求用“作业成本”科目取代“制造费用”科目,在该科目下按照作业成本库设置“样板制作”“生产准备”“机器缝纫”“手工钉扣和锁眼”“检验”“车间管理”等明细科目,并开设有关费用专栏。设置成本核算科目,进行成本费用归集(四)作业成本分配计算的基础是成本动因的选择,成本动因的选择应遵循因果关系或受益性或合理性等原则。在归集作业成本和确定成本动因的分配基础以后,就可以计算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间接成本动因率),然后用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乘以产品或批次耗用的作业量(成本动因量),即得该产品或批次所分得的该项间接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进行作业成本计算,编制作业成本分配表(五)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当期实际发生的作业成本÷当期实际作业产出某产品耗用的作业成本=∑该产品耗用的作业量×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作业成本计算的目标是要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将产品分摊的作业成本(制造费用)加上产品直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为产品成本,即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六)某产品当期发生的成本=当期投入该产品的直接成本+该产品当期耗用的各项作业成本三、作业成本核算体系设计的难点与要点(1)根据企业业务的层次和范围对作业进行必要的分类。(2)每项作业的成本包括说明执行这一作业所耗用的资源、生产产品所耗用的这一作业的成本、衡量作业与产品之间关系的成本。(3)识别主要作业,将各类细小的作业加以归类。(4)以某类标准确认作业模型的基本特征,并赋予名称。在有效识别作业的基础上,选择和定义主要作业(作业模型)(一)例如,某地铁公司经过细致分析以后设计出的作业成本体系,如下图所示。作业成本体系设计思路客运服务:作业成本模型(以线路为成本对象)确定成本管控范畴:人工、能耗、维修支持性费用定义地铁运营业务的价值链和作业环节维修服务:作业成本模型(以资产组成对象)生产管理支持:明确支持类费用/成本分类核定标准值,建立标准成本指标体系3214(1)同质作业成本归集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可用一项成本动因解释成本变动的若干项作业的集合,即同质作业成本库。这些作业可构成同质作业,其成本即同质作业成本。(2)通过对资源动因的分析和资源费用的归集,形成同质作业成本库。(3)将企业的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求得各项作业的成本。将资源费用归集到同质作业成本库(二)上述地铁公司根据“成本资源——作业活动——成本对象——责任中心”的四维映射关系,确认地铁营运价值活动、责任单位、作业环节(作业成本库)和责任成本四维模型如下图所示。作业成本四维模型成本动因应当尽量是能够导致成本发生的量化表现。成本动因通常选择作业活动耗用的资源的计量标准来进行度量,如小时费率、每站电耗、质量检查次数、用电度数等。选择成本动因,确认分配标准(三)计算成本库分配率,将同质作业库中的费用分配到产品中(四)(1)某成本库分配率=某成本库制造费用÷成本动因消耗量。(2)根据计算出的各成本库分配率和产品消耗的成本动因数量,把成本库的制造成本费用分配到各产品线。(3)某产品某成本动因成本=某成本库分配率×成本动因数量。第三节作业成本核算特点一、作业成本法拓宽了成本计算对象的范围对比成本计算对象范围作用传统的成本计算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某一步骤(分步法)、某一批订单(分批法)满足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的需要。作业成本法产品、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制造中心等拓宽了成本计算对象的范围,使成本信息不仅能满足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而且能满足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制定战略决策的需要。二、作业成本法关注的是作业成本与成本动因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是指制造成本,就其经济内容来看,只包括制造产品过程中与生产产品相关的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而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费用支出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在作业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具有完全成本的概念,就某一个制造中心而言,只要所有费用支出是合理的、有效的,都是对最终产出有益的支出,都应当计入该产品的成本。作业成本法将核算的关注重点放在作业,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思想对传统的成本计算法进行了重大变革,将对成本费用分配的着眼点放在作业上。采用作业成本法:1.依据作业资源的消耗情况(资源动因)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2.作业对最终产品的贡献方
本文标题:作业成本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59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