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作用第一,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第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第三、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第四、有助于形成科研教学意识。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行为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综上所述,课题研究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要做到:一、走出教育科研误区中小学教师上的一堂好课、潜心钻研而写成的一篇好教案、富于独创性的帮教策略使得一名差生取得了进步、自编了一道好题将一个差班转化为优秀班、将一所学校转化为名校等也都可以看作是教师个人和学校取得的教育科研成果。如果我们承认了这一点,对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将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鉴于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实践为基础的,因此中小学教师应该具有教育科研能力,这在教育界已形成共识。但是,将这种新的理念付诸实践,传统观念或多或少地还在影响、制约着我们。在大量调查中,我们发现不仅中小学教师自身,甚至许多基层教育行政领导都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远离教育科研”。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劳动,没有什么可研究的。他们的工作质量所依赖的就是爱心、责任心和长期积累的经验,与科学研究距离甚远。“难”字当头。认为科研工作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远非中小学教师能够胜任。相关的认识还有:科研是少数人的事、评价中小学教师工作能力不应包括科研能力等等。“忙”字当头。许多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日常工作如此繁忙,哪有时间搞科研工作?如果领导提出这样的要求,只好东拼西凑一篇所谓的论文应付差事。“教”字当头。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受此影响,许多学校领导有这样一种观点:教育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是互相矛盾的,教师如果在科研工作上投入过大精力,势必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于是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搞科研就是想成名成家,不安于中小学教师的本职工作,等等。文字当头。许多主管教学的领导认为,科研工作就是写论文,考核教师科研水平的惟一途径就是检查论文,没有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就是不具备科研能力。“怕字当头”。学校和教师普遍认为,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比较麻烦,周期性长,见效慢,程序要求比较严格为此,参与课题研究缺乏积极性。“不字当头”。目前多数学校和教师,因为缺乏必要的培训与学习,对为什么要搞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做什么,怎样做课题研究,做的结果会怎样等问题不清楚,因此对课题研究工作不闻不问。新时代的教育呼唤着更多的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尽快从教书匠型教师转化为专家型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转化为科研型教师。而使这一目标得以逐步实现的当务之急是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教师自身以及许多有关方面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走出误区。要提高认识,需要正确的理解以下关系:教师的工作与教育科学研究。所谓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是指从教育实践中探索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故此教育实践应该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检验教育科研成果的依据。而教师的日常工作恰恰就是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日常工作其实就是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组成部分。关键问题在于教师是否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是否在日常工作中,围绕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不断地学习、积累、总结、反思、创新。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一位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其评价标准之一必定是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除通常意义下的教师基本功之外,还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而这又是科研能力结构中所必不可少的。因此教育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是相通的。不难想象一个教学能力很差的教师却具有很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因此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尽管通过进修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对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是有益的,但真正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经过长期锻炼,不断磨练,反复锤炼逐步形成并加强的。教育教学成果与教育科研成果。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实这些都可能成为某一个研究课题的素材。将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将失败的原因归纳出来,这就可以看作是教师个人的研究成果。局部的教育教学成功的经验,如果经过总结、提高、验证,其实就是很有价值的教育科研的成果。甚至在工作中经过自己精心准备研究的专家首先应该是优秀的教师。任何一位教师经过努力都有可能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专家。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在当前形式下,学校发展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的问题和矛盾,都需要研究解决,对于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一些是普遍存在的、带共性的,一些是局部存在的、是个性的,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需要用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采用科学的方法,认真深入分析,认真细致研究,这些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共同探讨研究,这样就更离不开科研。教育科研与学生发展。新形式下,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即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简而言之,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就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和认真研究学生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家庭、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下的学生发展变化规律,按照这些规律,调整教育策略和课程结构,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育公平,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都需要用教育科研才能很好的解决。教育科研与教师发展。在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最宝贵的人才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不断反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上教育时代发展的要求步伐。在课程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中,教师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各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学生习惯、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等,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如何利用生成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怎样教学才能有效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的互动方式等等。这些都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课题和发展空间。只要教师在某一领域、某一学科、某一学段选准课题,瞄准目标,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勤奋学习,精心研究,不断反思与创新,教师们就能在学习、研究、反思和创新中得到锻炼,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真正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随着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站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专家型的中小学教师。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心并为之而努力。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中小学教师培养与培训单位,都应该把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尽快付诸实践,坚持不懈地宣传、鼓励、培养,为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使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走出误区。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中小学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二.搞清课题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索教育过程,发现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其实质是揭示中小学教育领域的本质和规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教育科学研究要把握教育现象的内部和外部的因果关系及内在联系,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探索教育过程,揭示教育规律.在研究中要有严肃的科学精神,严格的选择科学方法,依据的材料(数字、事实)必须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得出的结论要做到不带主观成见,不被假象所迷惑,不停留在表面现象,不纠缠个别枝节问题,要体现科学性、客观性可靠性、准确性。中小学教育科研主要是以课题研究作为重要支撑的,要进行课题研究必须做到:三、把握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即步骤,它既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随机发生的认识活动,是一种预先确定目的,规划好活动步骤、内容与方法的认识活动;亦不同于以通过掌握人类已有文化来发展人的认识能力为主目标的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活动,是一种以发现新真理、解决新问题或寻求新的解决问题方法为主目标的认识活动;课题科研是指专业研究人员和广大教师,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为指导,以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为依据,用科学态度与方法,来研究教育工作,以探索、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规律,从而发展教育理论,提高教育实效的教育研究活动。1、选择好课题教育研究能否达到“求新”的目标,首先与课题选择有关。为了选择到合适而又有价值的课题,常常需要查阅某一领域内的有关文献,做些初步的调查研究。当基本确定了课题方向后,还应在课题涉及的范围内,进一步查阅资料,以对前人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找到自己研究的起点。这阶段查阅资料的重点是放在搞清楚:在课题的范围内,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得出了一些什么结论,各种观点是否有一致性,在哪些点上发生了分歧,产生分歧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方面尚未涉及,哪些方面尚需研究。这是提出新问题的过程也是审定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是否有研究价值,以及应向什么方向展开的过程。一个有价值的课题通常是对研究者富有诱惑力和挑战性的课题。教育科研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也称认识活动,它必须遵循认识规律,所以这种认识活动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深入思考和实践检验四个阶段。至于课题的选择,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考虑:考虑课题的价值选题时,必须要考虑对发展教育科研有什么作用?考虑有何意义?考虑观点是否富有新意?研究的课题是否有利于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同时,也要考虑课题的政策价值。从时间讲,既考虑当前又要着眼未来;从空间讲,既考虑某方面的需要,更要考虑国家、学校、学生的全体发展需要。充分考虑研究条件教育科研同样要立足于需要,又要考虑可能,课题虽然很好,价值很大,应该研究。但还必须考虑是否可能研究,条件是否允许承担这样的课题。这就应从人、财、物等其他方面考虑了。人的条件。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最宝贵的。因此,承担科研,能投入多少人力?专职与兼职情况如何?还能聘请多少专家学者予以指导,对人的数量、水平、结构都应认真考虑,优化组合。经费条件,金钱不是万能的,但完全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因此,选题之后就应考虑总投入多少经费?上面能资助多少?单位能筹措多少?还缺多少?怎么解决,都需要认真考虑,马虎不得。如果是采取先上马后备鞍的作法,以后困难重重,必然半途而废。物的条件。选题后,要考虑是否需要设备,需要哪些实验设备?需要哪些图书资料?还有印刷能力、研究基地等都应予以考虑。此外,研究经验、工作性质、专业特长、时间经历、兴趣爱好等也要认真考虑。总之,课题的选择,也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量力而行,要切合实际,既不能大也不能
本文标题: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597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