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测试题班级姓名一、阅读《望岳》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2.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4.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5.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6.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二、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3、“古人”“来者”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的感情基调。4、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分)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三、阅读《登飞来峰》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4.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5.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泘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实则指。6.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7.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四、阅读《游山西村》回答下列问题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2、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诗,全诗紧扣一个“”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3、一个“”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4、从“丰年待客足鸡豚”能够看出村里人的特点,全诗表现的气氛。5、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流露出诗人的情感。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7.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2分)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五、阅读《己亥杂诗》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6分)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人名)。(1分)2.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这首诗前两句是怎样写“离愁”的?(2)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4.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
本文标题: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64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