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先秦诸子选读--《孟子》
先秦诸子选读——《孟子》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和《孟子》。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基础知识。3、能从选文中汲取有益的“精神食粮”,积累名言警句。知识汇总关于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关于《孟子》《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认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严谨。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内容分析一、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的门人曾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孟子》。一、注音。数()罟()洿()庠()餍()瞷()墦()攘()(提示:cù、gǔ、wū、xiáng、yàn、jiàn、fán、rǎng)二、明确下列加红词语的读音。1、鱼鳖不可胜食也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3、然而不王者4、语人曰(提示:shēng、yì、wàng、yù,在古文中,有些词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他的读音也往往会发生变化。)三、解词。(一)1、河内凶2、或百步而后止3、直不百步耳4、数罟不入洿池5、鱼鳖不可胜食也6、树之以桑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9、非我也,岁也(提示:1、闹饥荒;2、有的人;3、仅仅;4、网眼细密的鱼网;5、尽;6、种植;7、约束;8、开仓赈济饥民;9、年景)(二)1、则必餍酒肉而后反2、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3、卒之东郭墦间4、又顾而之他5、与其妾讪其良人(提示:1、吃饱;2、窥视;3、最后;4、回头看;5、讥笑怨骂)(三)1、请轻之2、以待来年然后已3、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4、是非君子之道也(提示:1、减轻;2、停止;3、窃取;4、不符合)(四)1、就之而不见所畏焉2、定于一3、孰能与之4、今夫天下之人牧(提示:1、接近;2、统一;3、亲附;4、统治百姓的国君)四、指明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1、是亦走也2、是使民养生送死无憾也3、未之有也4、非我也,岁也5、非我也,兵也6、此其为餍足之道也(提示:1、2、4、5、6都是判断句,3是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五、注意下列词语的古义与今义的区别。河:在古文中所说的河,是专指黄河。如“河南”“河北”,与现在的行政区域划分是不一样的。走:古文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六、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2、则必餍酒肉而后反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3、蚤起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4、施从良人之所之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5、卒然问曰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6、由水之就下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提示:1、“涂”通“途”,意思是“道路”。2、“反”通“返”,意思是“返回”。3、“蚤”通“早”,意思是“早晨”。4、“施”通“迤”,意思是“斜行”。5、“卒”通“猝”,意思是“突然”。6、“由”通“犹”,意思是“好像”。)七、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以下重点语句。1、原文: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译文】考察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君能像我这样为百姓操心的了。但是邻国的人口并不减少,而我们魏国的人口并不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2、原文:王好战,请以战喻。【译文】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3、原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译文】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遗憾的了。4、原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文】五亩田的宅地,(房前屋后)多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猪和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种田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5、原文: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译文】从君子看来,人们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手段,能使他们妻妾不感到羞耻、不相对而泣的,恐怕是很少的。6、原文: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译文】果真这么做了,老百姓归顺他,就跟水往低处奔流一样,浩浩荡荡,谁又能阻挡得住呢?八、思考问题1、概括第一则的内容。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2、请同学们理清第一则内容的思路。这一则内容其实包含了三个问题: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3、第2则内容讽刺了什么?文章通过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种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4、第2则内容虽然简短,但是故事情节非常完整。请同学们自己找出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5、孟子讲偷鸡者的故事,想说明什么?结合背景,可以知道,孟子不是在讽刺小偷,而是说明宋国大夫和国君知错不改的可笑。6、第4则短文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譬喻的运用。文中“禾苗雨露”一喻,生动形象,描写充分。而“水之就下”的比喻,简洁明了,又生动贴切。九、问题探索。1、孟子文章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提示:孟子文章语言生动、结构严谨、善用比喻、气势充沛。请同学们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体会。2、孟子所宣扬的“王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提示:保民。3、孟子实行“王道”的主张,为什么不被当时的国君所接受呢,请同学们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作一点分析。二、王何必曰利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人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帮助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一、注音。宋牼将之楚()然而不王者()孳孳为善者()蹠之徒也()利与善之间也()(提示:kēng、wàng、zī、zhí、jiàn)二、解词。1、上下交征利2、苟为后义而先利3、吾闻秦、楚构兵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5、愿闻其指6、然而不亡者7、孳孳为善者8、舜之徒也9、利与善之间也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提示:1、相互;2、如果;3、交战;4、停止;5、意向;6、这样而;7、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8、类;9、差别;10、背离)三、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特殊用法。1、苟为后义而先利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提示:1、2均意动用法)四、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1、先生将何之2、未之有也(提示:1、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2、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五、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译文】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译文】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3、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译文】楚王不高兴听,我再去见秦王,劝说他停战。两位君王中,我总会遇到能说得通的吧。4、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译文】做臣的心怀仁义侍奉国君,做儿子的心怀仁义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侍奉哥哥,这样就会使君臣、父子、兄弟去掉求利的念头,而怀着仁义之心相互对待了。这样的国家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没有的。何必要说利呢?六、课文内容分析。1、结合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开头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中间孟子分析了利字当头的坏处,接着又说一通推行仁义的好处。正反对比,主旨更加鲜明。在结尾处,又提“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2、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反对他从“利”的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3、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提示:从治国安身的角度来分析。4、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不够准确。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所在。5、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为利”与“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6、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文章的语言简洁而生动,孟子用鲜明的对比和照应,把自己想要表达的道理说得明快有力。七、拓展训练。1、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1)万乘之国(2)先生将何之(3)则苗渤然兴之矣(4)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5)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6)而良人未之知也(7)之祭者,乞其余(8)此其为餍足之道也2、指出下列句子中“兵”的用法。(1)非我也,兵也(2)兵连祸结(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4)草木皆兵3、指出下列句子中“胜”的用法。(1)驴不胜怒,蹄之(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3)此之谓战胜于朝廷(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参考答案1、(1)助词,相当于“的”。(2)动词,往,到……去。(3)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4)代词(5)助词,构成
本文标题:先秦诸子选读--《孟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69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