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公路养护基础知识222汇总
公路养护知识第一讲公路养护概论一、公路养护1、养护的定义为保持公路的正常使用而进行的经常性保养、维修,预防和修复灾害性损坏,以及为提高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加固、修善或增建。2、公路养护的原因:公路在汽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特别是由于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和车辆载重的不断加大,加之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必然会造成公路的磨损或毁坏,使公路原具有的使用功能下降或退化;如果还存在设计或施工中的某些缺陷(包括质量缺陷),则需要的公路基本功能将无法维持。因此,必须通过对公路的养护来达到或维持其公路的功能。3、公路养护的目的:就是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手段,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养护资金,通过科学养护和及时维修,保持公路路况完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确保行车安全、快速、舒适、经济地运行,以使公路在设计使用年限内能够具有较高的使用品质和服务质量,正常发挥其功能。公路如果缺乏必要的养护,路况必然恶化、功能必然下降,道路通行能力将会逐渐下降直至中断。因此,在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度重视其管理和养护工作。二、公路的组成1、公路的定义:公路是指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乡间能行驶汽车的公共道路。2、公路的组成:公路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防护工程排水设施和附属设施。路基:是公路的基础,线路的主体,由土、石料修筑而成,必须坚实稳定和具有足够的强度。路基主要由行车道、路肩、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等组成。路面:是路基的行车道部分,是用石料、沥青、或水泥等材料,铺筑于路基顶面的结构层。路面直接承受汽车荷载和车轮磨耗并经手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好坏直接影响行车的速度。因此路面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平整度和粗糙度。路面的结构一般分为面层、基层、底基层和垫层,由以上各层组成路面整体。桥梁:是公路跨越江河、山谷或公路与公路、铁路、人工渠道立交跨越时的构造物。按其弹孔跨径大小及多孔跨径总长,可分为特殊大桥、大桥、中桥、小桥等;按桥梁主要承重构件的受力状况,可分为梁桥、拱桥、刚架桥、吊桥及组合体系桥;按桥梁上不构造所用的材料分类,可分为木桥、钢筋混凝土桥、圬工桥(包括砖、石、混凝土)和钢桥;按行车道所在位置可分为上承式桥、中承式桥、下承式桥。涵洞:公路跨越小溪流或排泄路基一侧水流的小型构造物。涵洞按建筑材料分类,可分为砖涵、石涵、混泥土涵及钢筋混凝土涵;按构造形式分类,可分为管涵、盖板涵、拱涵、箱涵;按涵洞顶的填土情况分类,可分为明涵、暗涵。隧道:当公路在山岭地区因受地形限制,公路路线越岭或公路展线翻越不经济时,则采用开戳山洞,称为隧道。防护工程和附属设施:为保证路基稳定而设置的挡土墙、护墙、护坡、护岸均属防护工程。护栏警告牌、里程碑符和高速公路上设置的照明设备、路面标志加油站和各种交通控制设施,均属公路附属构造物。3、养护技术管理为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和安全生产,改善现有公路的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在技术上所进行的管理工作。三、公路的分级:《公路法》第六条规定:公路按其在公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并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一)、行政等级: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省道是指具有全省政治、经济意义,连接省内中心城市和主要经济区的公路。县道是指具有全县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内部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现在交通部把县道、乡道、村道统称为农村公路。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国办发〔2005〕49号中明确指出:农村公路原则上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负责管理养护工作。《公路法》第八条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乡道的建和设养护工作。专用公路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建设、养护、管理,专供或者主要为本企业或者本单位提供运输服务的道路。二)技术等级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道公路;同时还分:四车道行车量在25000~55000辆、六车道行车量在45000~80000辆、八车道行车量在60000~100000辆;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折合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六车道:折合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15000辆;4、三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辆;5、四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辆以下;单车道年平均日交通量为400辆以下。各级公路还有行车速度、半径、路基宽度、纵坡、行车视距、桥梁荷载等因素有关。四、公路养护基本的任务公路养护的基本任务有:1、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预防性养护,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2、加强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基本技术状况调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3、保持公路及其沿线设施良好的技术状况,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障公路行车安全、畅通、舒适。4、吸收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路桥设施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益。5、加强公路的技术改造,以适应公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五、公路养护的技术政策公路养护应遵循下述技术政策: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养护工作方针,结合工程实际和当地具体情况,通过科学分析,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消除或尽量减少导致公路毁、损的不利因素,增强公路设施的耐久性和抗灾能力;特别要作好雨季的防护工作,避免道路或其结构物水毁,防止地质不良地带的滑坡等。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养护工作中应优先采用当地天然材料和工业废渣,充分利用原有工程材料和原有工程设施,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3、科学养护、科学管理在养护工作中应切实贯彻“科技兴交,科学养路”的方针,大力推广和应用采用先进的养护技术、机械装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改善养护生产手段,逐渐提高养护技术水平。4、重视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在养护工作中,应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对道路及沿线的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路旁景观、文物古迹;要防止环境污染。5、养护应有针对性养护工程应具有针对性,要重视实地调查,针对病害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以便有效根除病害。6、全面养护与重点养护相结合在养护工作中,应加强以路面养护为中心的全面养护,对重点路段、重点部位、重要结构应重点养护;要纠正“养路不养桥”的倾向,养护工作中,应路、桥、隧养护并重。7.要积极推广和发展公路养护机械化要积极推广和发展公路养护机械化,实现养护大、中、小型机械配套作业,以小型为主,尽量一机多挂,以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保护作业人员身体健康。8、强化科学管理、重视养护质量在养护工作中,应精心组织、科学管理、重视养护工作质量和养护工程质量,实施GBM(即公路标准化、美化)工程,逐步实现公路标准化、美化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9、开展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职工教育培训,强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提高公路养护队伍的技术、文化素质。10、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公路养护中应注重养护生产作业安全及减少对通行车辆的影响。11、养护工作应遵循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要求公路养护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应符合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确保达到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养护质量和使用要求。六、公路部门的职责:1、贯彻国家关于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负责《公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2、编制公路建设、养护计划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计划执行中发生地问题;负责公路建设、养护工作的检查和奖惩,采取措施提高路况,保证畅通。3、负责路政管理,处理违章,保护路产,维护公路养护施工的正常次序。4、组织公路现代化养护、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开发,负责交通情况调查和路况登记,培训公路专业人员,改善技术装备,交流先进经验,提高公路管理水平。5、调查研究和统计上报公路情况。第二讲公路养护工程的分类及其养护管理一、按养护工程性质、规模分类公路养护工程按其工程性质、技术复杂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改建工程等四类。1、小修保养工程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进行维修保养和和修补其轻微损坏部分的作业。2、中修工程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一般性损坏部分进行定期的修理加固,以恢复公路原有技术标准的工程。3、大修工程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较大损坏进行周期性的综合修理,以全面恢复到原设计标准的工程。4、改建工程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因不适应现有交通量增长和载重需要而进行全线或逐段提高技术等级指标,显著提高其通行能力的较大工程项目。二、公路养护质量考核标准公路养护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对公路养护质量的要求是:1、经常保持路面平整、坚实,路拱适度,行车舒适;2、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3、构造物、桥涵及隧道完好4、沿线设施完善。考核评定标准按照交通部2008年2月执行的《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办理。三、对养护工程的管理公路养护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按照分类、分级管理的方式进行。1.小修保养工程,通常是由养护工区(站)在年度小修保养定额经费内,按月(旬)安排计划进行。2.中修工程,通常由基层公路管理部门按年(季)安排计划并组织实施。3.大修工程,通常由基层公路管理部门在其上级机构的帮助下根据批准的年度计划和工程预算来组织实施4.改建工程,通常由省级公路管理部门或地(市)级公路管理部门根据批准的计划和设计预算来组织实施。对于当年发生的较大水毁等自然灾害的公路抢修和修复工程,可列为专项工程办理。对当年不能修复的项目,视其规模大小,列入下年度的中修、大修或改善工程计划内,并安排专项费用。第三讲路基养护第一节概论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担车辆荷载,并把车辆荷载通过其本身传递到地基,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结构稳定,路面性能良好的基本条件。为保持路基的良好状态。保障路基在行车作用和自然的影响下,不发生过大的变形,保持路基完整,必须加强对路基的预防性养护。一、一般规定1、公路路基养护应符合要求:1)通过日常巡查,发现病害及时处治,保持良好稳定的技术状况。2)路肩无病害,边坡稳定。3)排水设施无淤塞、无损坏,排水畅通。4)挡土墙等附属设施良好。5)加强不良地质中期边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病)害的巡查、防治、抢修工作。二、路肩与边坡1)公路路肩应保持平整、坚实,横坡适顺,排水顺畅。土路肩或草皮路肩的横坡应略大于路面横坡,硬路肩与路面同坡。硬路肩产生病害应参照同类型路面病害处治。2)路基边坡应保持平顺、坚实,遇有缺口、坍塌、高边坡碎落、侧滑等病害,应分别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各种相应的加固整修措施。三、排水设施1)路基排水设施应保持排水畅通。如有冲刷、堵塞和损坏,应及时疏通、修复或加固。2)路基排水设施断面尺寸和纵坡应符合原设计标准规定。3)对暗沟、渗沟等隐蔽性排水设施,应加强检查,防止淤塞,如有淤塞,应及时修理、疏通。4)原有排水设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应适时增设和完善四、挡土墙1)对挡土墙应加强检查,发现病害应查明原因,并观察其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修复、加固等措施,损坏严重时,可考虑全部或部分拆除重建。2)应保持挡土墙的泄水孔畅通,定期检查和维修,清理伸缩缝、沉降缝,使其正常发挥作用。3)重建或增建挡土墙,应根据公路所在地区地形及水文地质等条件合理选择挡土墙类型(附录C),并应符合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有关规定。五、透水路堤1)透水路堤透水层及设置于其内的泄水管应保持稳定和良好的透水(泄水)性能,若有损坏应及时修复。2)透水路堤的上下游底铺砌应保持平整密实,若有损坏应及时修复。3)透水路堤的透水层,若失去透水性能影响路堤稳定且无法修复时应考虑改建为桥涵。六、翻浆分类1)地下
本文标题:公路养护基础知识222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70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