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10-17)
苏州大学2010年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综合333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人的发展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3、终身教育4、元认知5、骑士教育6、有教无类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教师角色的冲突有哪些?如何解决?2、比较孟子与荀子人性观及他们对教育的作用的认识。3、学生认知的差异有哪些表现?为此,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4、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并就此谈谈你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2、试论隋唐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历史上的影响。3、论述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并联系实际加以评价。4、论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影响及其贡献。苏州大学2011年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综合333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狭义的课程2、终身教育3、鸿都门学4、元认知5、白板说6、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2、简述梁启超“新民”的教育目的观3、简述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4、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结合现实分析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2、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内涵,并联系实际分析其现实意义3、在外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你喜欢哪一位教育家,并就此阐释喜欢的原因。4、联系当前实际,阐述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及其教育策略苏州大学2012年教育综合考研试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学习策略2.学制3.太学4.恩物5.教育6.教学二、简答题: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不同之处?2.学校管理校本化基本含义和意义3.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4.三、论述题:1.试述有教无类2.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3.永恒主义教育4.教师专业发展苏州大学2013年333教育综合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题1.教育家2.双轨制3.稷下学宫4.爱弥儿5.恩物6.倒摄抑制7.心智技能8.皮格马利翁效应二、简答题1、简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有点模糊)2、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有?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特征?5、简述一下创造(还是创新)型心理结构的特征?三、论述题1、根据教育过程的性质,阐述一下你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处理好的几种关系?2、根据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作用,论述下孔子“庶,富,教。”的思想。2014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颜氏家训2.莫雷尔法案3.七艺4.校长负责制5.教育目的6.教学二:简答题1.简述朱熹的道德教育方法(朱熹的道德教育方法)2.简述永恒主义教育思想(永恒主义教育思想)3.简述德育过程的性质(简述道德过程的性质)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观)三:论述题1.试述蔡元培关于北京大学的改革措施及其影响2.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学说)3.评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国新一轮课程标准的变革)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2015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班级授课制2、课程3、学制4、中世纪大学5、教学模式6、癸卯学制二、简答1、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观3、4、三、论述1、洋务学堂有哪些特点?结合洋务教育的背景谈谈洋务教育对我国教育史的意义2、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及影响3、从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分析教育不公平的现象4、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017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稷下学宫2.学习动机3.学制4.绅士教育5.进步主义教育6.国防教育法二、简答1.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2.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3.简述《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4.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论述1.请结合实际论述教育对社会的功能2.为什么教育对于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试分析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条件3.试述《学记》的教育思想4.试述并评价主要的学习理论。苏州大学2018年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学习动机动机是一个人做某件事的动力倾向。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它与学习活动可以互相激发、互相加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2、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教学模式包括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分别是(1)理论依据;(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3)操作程序或步骤;(4)实现条件;(5)教学评价。3、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目前,世界义务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向两端延长。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4、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发现法以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此激发探究的欲望,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与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供资料,让学生亲自发现结论或规律。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发现学习比较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5、朱子读书法朱熹酷爱读书,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朱子读书法的内容如下:(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4)切已体察。(5)着紧用力。(6)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的局限在于所提倡的书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圣贤之书,读书法主要强调怎样读书,不重视书本与实际知识的结合。6、进步主义教育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美国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其“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相对于欧洲“新教育”来说,进步学校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重视从做中学,更关注学校的民主化问题。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兴起:19世纪末,帕克创造了“昆西教学法”。赖斯在揭露美国学校弊端和引起人们关心教育的改革方面做了贡献,引发全国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后来,杜威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进步教育实验以各种形式展开。(2)成型:美国公立教育成为世界先锋,美国许多社区和学校当局表示愿意试验新方法。进步教育协会创办《进步教育》杂志。(3)转折:进步教育运动内部出现分化,大萧条加剧了进步教育的分裂,改造社会主义正是其分裂的产物。(4)衰落:进步教育协会更名为“美国教育联谊会”,成为欧洲新教育联谊会的一个分会。后来,协会解散,杂志停办,标志着美国教育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进步教育运动反思了传统教育,主张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个性与自由,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进步教育的一些弊端正是导致它衰落的原因:运动不能与美国社会变化始终保持一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过分强调儿童、忽视社会,指导思想多元化,过分否定教育规律;改造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抨击加速其衰落。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1)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该学说存在一个根本的错误:把教育的起源归于动物的本能行为,没能把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区别开来,因而也没能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2)教育心理起源说是在对教育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产生的。孟禄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教育起源问题,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而人是有心理活动的,孟禄鉴于此而立论,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仔细考虑,却也与生物起源说相似,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即使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3)劳动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它是对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名论断的直接运用。主要观点: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和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国形成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范畴。2、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总之,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也不能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就无限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与遗传素质相比,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更为根本的因素,环境提供人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构成人发展的巨大动力,影响人发展的价值方向和发展内容,对人的发展本身具有一种广义的教育作用。一个人发展到什么程度,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即环境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夸大环境的作用。(3)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的作用个体的活动、个体的社会实践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在学生方面,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能动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建构和自我创造。个体的能动性不仅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选择,而且影响个体对环境的加工。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取决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和付出的精力,取决于他的能动性的发挥情况。人在发展中,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步发展起来,个体也就能逐步有目的、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它意味着人不仅能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能把自身的发展当做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只有达到了这一水平,人才能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人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实际上是人在意识中理智地复现以往的自己已有调控、调控今日的现实自我、筹划未来的理想自我,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自我塑造”的动力与能力。3、简述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社会本位论也称国家本位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涂尔干、柏拉图、孔德、赫尔巴等。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主要观点:第一,教育目的不应从个人本位出发,而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人的发展只为服从社会需要;第二,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第三,人的本性是社会性,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本位论将对教育目的的考察角度从宗教神学转移到国家和社会事业上来,这
本文标题: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10-1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714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