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填空1、茶树鲜叶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幼嫩叶大于成熟叶。2、多酚类物质主要集中在茶树新稍的幼嫩部分,其主要组分是儿茶素,含量约占多酚类总量的70-803、茶叶中内含的主要生物碱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在它们的合成代谢中甲基的供体是S-腺苷蛋氨酸。4、茶鲜叶中芳香物质的含量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其中顺-3-己烯醇(青叶醇)具有强烈的青草气,它的含量占鲜叶芳香油的60%。5、茶皂甙是一类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皂甙的混合物。它的基本结构由皂甙元、糖体、有机酸三部分组成。6、构成红茶茶汤滋味较为重要的成分有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以及咖啡碱等。7、茶叶中色素根据其溶解性能可以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8、类胡萝卜素属于四萜类衍生物。9、茶叶内主要活性物质有酶、激素、维生素。10、方向物质有: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羧酸类、内酯类、酸类、酚类、杂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11、咖啡碱的主要主要功能兴奋神经中枢、利尿、助消化。二、选择1、茶叶中多酚类的分类正确表达应为(A2、茶叶中咖啡碱生物合成时,嘌呤的甲基化顺序是(DA、3-甲基黄嘌呤→3,7-二甲基黄嘌呤→1,3,7-B、7-甲基黄嘌呤→1,7-二甲基黄嘌呤→1,3,7-C、1-甲基黄嘌呤→1,3-二甲基黄嘌呤→1,3,7-D、7-甲基黄嘌呤→3,7-二甲基黄嘌呤→1,3,7-3、(CA、青叶醇;B、黄酮类;C、大量的茶氨酸;D、牛龙牛儿醇。4、下列哪个反应属于酶促褐变(A)A、多酚酶促氧化;B、美拉德反应;C、焦糖化作用;D、Vc5、将茶叶破碎置入无氧环境中,温度、湿度、pH都控制在红茶发酵最适条件下,正确的判断发酵结果应为(CA、茶叶发酵正常,形成茶色素;B、发酵不正常,能形成茶色素;C、正常发酵不能进行,不能形成茶色素;D、无法预计发酵结果。6、高温杀青,主要是因为(D)酶的耐热性较强在5~55℃时随叶温升A、细胞色素氧化酶;B、过氧化物酶;C、过氧化氢酶;D、多酚氧化酶。7、茶的滋味与其它食品滋味的主要区别在于茶叶有(A8、在贮藏期间,绿茶中Vc的氧化结果使得茶叶的外形色泽(C),汤色()。9、喝茶能提神与内含有丰富的(BA、茶叶碱;B、咖啡碱;C、多酚类;10、绿茶汤色主要是黄绿色,组成它的主体物质是(CA、胡萝卜素;B、花色苷及其苷元;C、黄酮苷类;D、叶绿素。三、判断题1、黄烷醇和儿茶素是同一类物质。(对)2、茶汤正常的“冷后浑”现象是茶叶品质好的表现。(对)3、红茶发酵是以儿茶素类氧化为主体的酶促氧化。(对)4、黑茶加工过程中不存在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作用。(错)5、茶氨酸是蛋白质稀有氨基酸。(错)6、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易溶于氯仿。(错)7、L-C和L-EGC都是顺式儿茶素。(错)8、茶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糖蛋白。(对)四、名词解释1、次级代谢:很多生物通过初级代谢以外的途径合成和利用一些无明显用途的化合物,这种代谢途径就叫次级代谢。2、酯型儿茶素:是指简单儿茶素C环3位醇羟基与没食子酸的羧基酯化后的儿茶素。3、茶黄素: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形成的一类能溶于乙酸乙酯的、具有苯并卓酚酮结构的化合物的总称。4、品种香:乌龙茶成品茶香气在相同的加工工艺条件下由茶树品种决定。5、酚氨比:茶多酚总量与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比值。6、酶的双重性:酶的活性和变性。7、最适温度:当酶活性达到最大值时温度。8、特征性物质:茶叶中含量较多或品质关系密切的特有物质,如多酚类、aa、色素、生物碱、芳香物。9、儿茶素旋光异构体:由于分子中的不对称性而引起的立体异构。10、偶联氧化作用:从多酚类的氧化到邻醌,再由邻醌的还原回到多酚类的动态反应体系促进了多种香气成分的不断形成。五、问答1、请试分析乌龙茶香气形成的生化基础。答:(1)适当的茶树品种以及较成熟的鲜叶中芳香物质及其前体丰富,醚浸出物、类胡萝卜素和萜烯糖苷等含量较高;(2)嫩茎中的内含物通过“走水”输送至叶细胞以增进香气的形成;(3)晒青和做青作业促进了萜烯糖苷的水解和香气的释放;(4)脂质等适度的偶联氧化;(5)烘干过程中适度的美拉德(羰氨)反应、焦糖化反应。2、你认为哪几道工序分别对红茶、绿茶、青茶以及黑茶品质影响最大,为什么?答:红茶发酵,儿茶素等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及由此引发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偶联氧化,决定了红茶的色香味品质。绿茶杀青,通过高温破坏各种酶尤其是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氧化酶类的活性,以保证绿茶品质。青茶做青,做青作业促进了萜烯糖苷的水解和香气的释放。黑茶渥堆,微生物大量繁殖,茶叶中多酚类等内含物在微生物酶和微生物热作用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3、简述茶树具有喜铵性和耐铵性答:茶树具有喜铵性和耐铵性,尽管茶园施用较多量的铵态氮,但茶树根部存在高效率将铵态氮转变成谷氨酸的能力。高浓度的谷氨酸虽有抑制此酶催化氨基化的反应,但茶树能够很快地将体内的谷氨酸转换成谷氨酰胺、茶氨酸之类的酰胺或其它氨基酸,因而,消除了这种抑制。这一研究结果,解释了在茶树吸收高浓度的铵态氮时,而茶根部谷氨酸浓度并不太高,而是大大地提高了茶氨酸和谷氨酰胺浓度的现象。也就是说,茶树根部吸收了铵态氮,但并不以L-谷氨酸的形态积累,而是很快地将谷氨酸转换成茶氨酸等酰胺类化合物。六、论述1、环境与茶树代谢的关系a.光照:光质和光强在水费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夏季光强度大,日照时间长,多酚类含量高,茶汤苦涩味重,一般采用适度遮阴,减弱光强,形成一定含N化合物,从而调节C、N代谢平衡b.温度,温度升高,糖代谢旺盛,多酚类积累有利,但不利于含N化合物的积累,而含C化合物则因活性不同而不同c.水分水分升高有利于含C物质代谢,缺水会影响茶树光合作用和多酚类物质积累,且水代谢失调,含N化合物也随之影响,各种合成受阻d.肥料,氮肥对茶树C、N代谢平衡影响明显,且氮肥含量升高,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升高,P、K肥是茶叶代谢和品质形成的元素e.矿物质,调节茶树胜利代谢,参与植物物质组成f.地理状况,土壤条件的好坏影响茶树品质,土壤有机质影响代谢,茶叶营养元素,受土壤农化性质的灰色关联性影响,另外,纬度、海拔等都影响茶树生长代谢
本文标题:茶叶生物化学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733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