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考备战策略专题九: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专题九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阅读是中考语文的重要考查点,设题材料以经典规范的唐诗、宋词为主,篇目多选自课内,但近年来对来自课外的篇目考查频率加大。鉴赏考点主要有品味词句,意境、意象概括分析,体悟情感志趣,赏析表达技巧等。题型以主观题为主,也有部分选择题。(注:课内古诗词篇目在练习篇的教材梳理部分有训练题目,专题讲解重点是课外古诗词鉴赏)[例题](2016·湖北随州)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目。桃花溪①(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②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①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②矶:水边突出的岩石。1.“石矶西畔问渔船”中的“问”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与《桃花源记》二者主旨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归纳】准确解题的前提是读懂诗歌,诗歌是诗人张旭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创作的写景诗。此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诗由远处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全诗构思婉曲,情韵悠长,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第1题问诗人的心情,是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问”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问”的本义是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在句中诗人“问”的对象是“渔船”。然后根据注释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可体会到诗人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是多么急迫。第2题考查本诗主旨与《桃花源记》主旨的对比。解答此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理解《桃花源记》的主旨,并能灵活地和本诗进行比较。第二,答案不必拘泥于一种,只要符合本诗和《桃花源记》一文的主旨,能从一个方面或一个角度说出自己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对桃花源无限向往的急切心情。(意近即可)(2)示例一:相同,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示例二:不同,《桃花源记》表达了历经战乱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本诗作者身处盛唐,他借《桃花源记》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更高的生活与审美追求。读懂古代诗、词、曲的方法1.准确掌握诗词基本内容。(1)阅读标题。标题有时具有揭示主要内容、交代写作目的、指出吟咏对象、点明主要情思的作用。如,“典例剖析”中诗歌题目“桃花溪”告诉我们诗歌所写的内容应该是和美景有关的。(2)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个性等也有利于我们提炼诗歌的基本内容。这一点主要是对于一些生活在特定时期如宋末、明末清初的诗人的作品而言。如岳飞、辛弃疾等人的诗词作品。如《桃花溪》中,根据注释“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可联想到作者写这首诗的心境应颇似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心境。(3)阅读诗歌,了解诗歌的描述对象、思想情感之后,文章的基本内容也就显而易见了。如《桃花溪》,我们在读诗歌的过程中通过“问渔船”“桃花”“洞……何处边”,就可以感受作者写“桃花溪”的用意。2.确切把握诗人情感。(1)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2)弄清诗句含义,特别是“诗眼”的含义。3.品味赏析关键词语。诗歌中的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等一般有丰富的含义,品味时要重点理解。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闹”字把诗人感受到的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在欣赏诗词时也应重点分析。如“无言独上西楼”中的“独”字,就写出了主人公孑然一身、孤独憔悴的形象。表示色彩的词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红”“绿”“蓝”等字,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绚丽多彩,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天的喜爱之情。再如下面这首诗。落日怅望(唐)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从题目“落日怅望”中可以看出诗歌所写的时间是黄昏时分,事件是诗人惆怅远望,甚至诗人的姿态神情都宛在眼前。诗歌首联描写“孤云”“归鸟”,照应题目“望”,写“望”所见的景象,颔联“念”字告诉我们写的是诗人内心的感怀:辞家未还的伤感,既点明了题目中的“怅”的原因,也使我们明白了云是“孤云”,鸟是“归鸟”的原因。颈联再转写所见景象,夕阳跌下树梢,晚霞满天,秋山莽莽;尾联再写诗人心理:不敢看自己在水中的影子,怕被自己容颜的老去惊吓住了。经过这样一番从题目开始,把握基本内容,理解诗人情感,品味关键词句的过程,我们就读懂了这首诗。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送友人薛涛水国①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②杳如关塞长。【注释】①水国:水乡。②离梦:离人的梦。(1)诗歌首句中“夜有霜”与下句中“月寒”一词相照应,表现了送别时节的凄冷。(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中“杳”的理解。“杳”是远而不见踪影的意思。诗中是指对友人的思念(离梦)如长长的关塞一般遥远、深长,写出了思念之深。(或:“杳”是远而不见踪影的意思。诗中是指离别后遥远得连“梦魂”也难以飞越,写出了思念之苦)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1)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2)本诗写了山亭夏日的美好景象,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陶醉于美景的悠闲、惬意及对山亭夏日美景的喜爱。3.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回答。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宋)杨万里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A.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A示例:“过”字写出了梅花茂盛的特点。诗人富有想象力,赋予梅花人的情感。表现梅花急切过溪唤“我”回去的情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B.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B示例:溪水声声不停,像在热情地挽留诗人;梅花朵朵争艳,像是急切呼唤诗人。两个叠词,既突出殷切之情,又富有音韵之美。在诗人笔下,溪水梅花都有了人的情感,别有趣味。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题。城南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1)下列四首诗与《城南》体裁相近的是(C)A.《蒹葭》B.《将进酒》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D.《长歌行(青青园中葵)》(2)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风过罢,雨卷珠帘,水漫碧池,潮涨横塘。远山含翠,错落起伏,小径明灭,任尔东西。(3)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示例:喧嚣浮华者往往昙花一现,平凡朴实者定会恒久长远。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螺川①早发(明)王猷定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②拨残星。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③。【注释】①螺川:螺山,形状似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②棹(zhào):船桨。③孤亭:这里指螺川。(1)诗中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川早发”的“早”?(写出两个即可)月落、残星、露湿、天光。(写出两个即可)(2)“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通过写水天苍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表达离开螺川时的伤感之情。(或:通过写自己在舟中放眼远望,看到鸥鸟和大雁在天际水涯飞来飞去,引发和暗藏了离别时对螺川的依恋之情)考点训练19古诗词鉴赏(一)考点训练20古诗词鉴赏(二)考点训练21古诗词鉴赏(三)古诗词鉴赏(一)(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1.(2016·山东青岛)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由门前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代诗人杜牧认为,假使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赤壁之战的结局恐怕会完全改变。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李清照笔下,主人公深深沉醉于赏心悦目的秋景中,以至于人比黄花还要清瘦。D.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壮志凌云的豪迈情怀。【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句的理解能力。C项中的句子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答案】C2.(2016·广东广州)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导学号91650040】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是居住的意思。日夕:傍晚。【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诗文中重点词语的能力。考生可结合前后句和文言文常识进行思考。“结庐”是一个动宾短语,“结”指建造,搭建,“庐”指房舍,所以“结庐”是建造住宅、房屋的意思,文中意为“居住”。“日夕”是指时间,表示一天中的黄昏、傍晚时。(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诗中情景和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第一问:先找准诗句中的具体事物,然后结合前后句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第二问:结合对诗句所展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3.(2016·河北)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5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2分)主人公追寻的那个人,在河的那一边。(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能力。可从字面上理解,“那个女子,在水的另一方”。也可根据对诗词的理解写出其大意。“伊人”就是主人公追求的那个女子,在河的对岸。(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的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写法、主题、炼字的理解赏析能力。D项前半句“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是正确的,但是并没有确定“追不上”,更谈不上“绝望”。【答案】D4.(2016·四川广安)古诗鉴赏。(4分)【导学号91650041】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2分)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的能力。先理解这两句诗的大意,明确其包含的意象有“时节、雨夜、池塘、蛙鸣”等;然后展开合理想象,将这两句诗的基本意思进行扩展,要力求语言生动、优美,具有画面感
本文标题:中考备战策略专题九: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73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