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古代诗歌三首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古代诗歌三首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12古代诗歌三首精讲巧练·启迪导学一、主题探究1.《马诗》表面咏____________,实则咏____________,表现了志士的奇才异质、___________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2.《石灰吟》借吟____________的锻炼过程,表现了作者不避________________,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精神。3.《竹石》一诗中,通过描写竹子的品性,赞美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二、疑难探究1.《马诗》这首诗中的马的形象是怎样的?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出作者怎样的精神和人生追求?3.《竹石》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扎根在岩石缝中的坚忍不拔的性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质?实战演练·化难为易A基础知识必达标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1)《马诗》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_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是《___________》的第五篇。(2)《石灰吟》是_______代政治家、军事家____________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吟”是“_________”的意思。(3)《竹石》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____________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刚劲风骨。2.读重点字。燕.山()踏.步()千锤万凿.()粉骨碎.身()3.解关键词。(1)何当..金络脑何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_____________________(3)任.尔东西南北风任:___________________(4)烈火焚烧若等闲..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4.默写填空。(1)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2)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5.感知课文。(1)《马诗》这首诗用比兴手法,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平沙如雪、_____________的描写,展现出一派______________的场景;后两句想象跨马奔驰的场景,传达出企盼_________________而不被赏识之意,而且富有唱叹的意味。(2)《石灰吟》诗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采用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来描写和赞美石灰,形象生动,语言销有力,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3)《竹石》第一句用一个“__________”字充分表现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的生命力_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____,进一步表现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二、品读达标(一)阅读《马诗》,回答问题。6.这是一首边塞诗,从哪些意象中可以看出来?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8.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写一写。(二)阅读《竹石》,回答问题。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10.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形象?B能力拓展巧提升(时间:50分钟分数:50分)一、基础提升(28分)1.给加点字注音。(8分)焚.烧()坚劲.()任.凭()金络.脑()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1)粉骨碎.身()A.粉末。B.粉碎,变成粉末。C.使破碎。D.破成零片(2)千锤.万凿()A.铁锤,锤子。B.凿子。C.用锤子敲打。D.挖掘,打孔。3.判断正误。(6分)(1)《石灰吟》是一首石灰赞歌。吟,吟颂,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2)“快走踏清秋”中“清秋”指秋高气爽的季节。()(3)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4.诗词默写。(4分)请写出关于“花中四君子”的诗词各两句。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句子中,与“马”没关系的一项是()(3分)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B.八百里分麾下炙。C.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D.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6.(2018·南充)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要想到雪。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A.③①⑥②⑤④B.③⑤②⑥①④C.③⑥①②⑤④D.③②①⑥⑤④二、品读提升(22分)(一)(2018·扬州)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1分)潭上作[唐]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注],雪翎禽过碧潭飞。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注]翠微:青山7.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6分)8.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二)(2018·陕西)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1分)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9.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5分)10.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6分)C直击中考提素养(2018·东营)综合性学习。在我国,“义”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加““义’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源流追踪1.“义”甲骨文作即“祥”,;兵器。与战前占卜的吉兆有关。“再卜色变,遽告不义,公乃令偃旗”中的“义”便是用其本义:_______________。“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义”则引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义”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①“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之中耳,又安能以皓酷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史记·屈原列传》)②“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宋史·文天祥传》)③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吕氏春秋》)“义”远流长3.“端午节”到来之际,班级举办“心怀大‘义”文化传承活动,请提出一项倡议。参考答案及解析精讲巧练·启迪导学一、1.马人远大抱负2.石灰千难万险忠诚清白3.坚忍不拔二、1.披着威武的鞍具(金络脑),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2.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人生追求。3.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实战演练·化难为易A一、1.(1)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2)明于谦吟诵(3)郑夑竹石图藐视俗见2.yāntàzáosuì3.(1)何日,何时。(2)高尚的节操。(3)任凭。(4)平常。4.(1)何当金络脑(2)烈火焚烧若等闲(3)千磨万击还坚劲5.(1)新月似钩宁静旷远建功立业(2)比喻拟人托物言志(或:象征)积极进取(3)咬坚韧顽强磨难很多坚定顽强二、(一)6,从“大漠、燕山、钩、马”等意象可以看出来。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8.示例: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二)9.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10.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出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B一、1.fénjìnrènluò2.(1)C(2)C3.(1)√(2)×(3)√4.(示例)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兰: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为扶持。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B[解析]“八百里”指牛6.A[解析]本题所给的六个句子,借用诗句描写雪景,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③句是总领句,①句是日暮时的雪,②句是更深人静之时(深夜)的雪,⑤句描写雪后第二天早晨的景象,④句是总结句。综合以上分析,对照四个选项,A项排列正确。二、(一)7.点明时间和地点;写潭上所见景物,照应标题;写出了潭上景物的秀丽,为下文抒情做铺垫;借景抒情,借助“翠微”“碧潭”等景物表达内心的愉悦。8.厌弃尘俗,向往自然,渴望归隐。(二)9.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或:霜叶)。10.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深秋枫林红叶要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使秋天更富有生机。这体现了诗人豪爽向上的精神。C1.获得上天保佑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2.坚持真理,忠君爱国,大公无私。3.示例:举办“心怀大义”故事会;讲述中国古往今来先贤圣哲、明君忠臣、领袖英雄“行大义”的典故史实。(任选其一)二、选择题2.一千张糖纸铁凝①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外婆家住。正是七岁八岁狗都嫌的年龄,加之隔壁一个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的种种游戏使外婆更不安宁了。笑呀,闹呀,四合院里到处充满我们的声音。②表姑在外婆家里养病,她被闹得坐不住了。天,她对我们说:“你们怎么就不知道累呢?”我和世香相互看看,没名堂地笑起来。是啊,什么叫累呢?我们从没想过。累,离我们多么遥远啊。有时听大人们说:“噢,累死我了。”他们累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呀。当我们终于不笑了,表姑又说:“世香呀,你不是有一些糖纸吗,你们为什么不去找一些漂亮的糖纸,多好玩呀。”我想起世香是向我炫耀过,她那几十张美丽的糖纸。可我既不喜欢糖纸,也不觉得找糖纸有什么好玩。世香却来了兴致,“您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呢?”“攒够一千张糖纸,表姑就能换给你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③我和世香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被今天的孩子所稀奇,但在我的童年,表姑的许诺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那是怎样一笔财富,那是怎样一份快乐!④从此我和世香不再吵吵闹闹,外婆的四合院也安静如初。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遗弃在墙角里的糖纸。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有时候,我们会追着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追个老半天。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用来买糖,这样,也只能买几十颗。然后我们突击吃糖,嗓子让糖狗得生疼。我们还在糖果柜台边,耐心地守候带孩子来买糖吃的大人,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⑤我们把又脏又皱的糖纸,泡在脸盆里仔细把它们洗干净然后一张张贴在玻璃窗上,等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⑥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狗呢,欠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待她不笑了才说:“表姑逗着你们玩哪,嫌你们老在园子里闹,不得清静。”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蔑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大人是我的表姑啊!⑦这时,我突然觉得很累。原未大人们常说的累,就是胸膛里的那颗心突然加重了。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我俩不约而同地,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扔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随风飘去。⑧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⑨我已经长大成人,可是所有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吗?1.请围绕“糖纸”这一线索,补充完整相关情节。表姑让我们攒糖纸→→→抛酒糖纸发泄悲愤2.第②段和第⑦段加点的词“累”的含义是
本文标题: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古代诗歌三首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74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