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健峰管理技术培训学校VigorManagementTechnologyAssociation品质保证实务目录一、质量管理实务的演进历程……………………….....1-7-1-38二、进料质量(检验)管制管理实务技法…………….…..2-1-2-88三、制程管理实务………………………………………..3-1-3-48四、产品完工、出货前品质控制及异常实务技法……..4-1-4-32五、全面质量管理体系…………………………………..5-1-5-45六、质量改善实战………………………………………..6-1-6-97品质保证实务班-课程题纲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上午-导论质量管理演进历程进料品质管制实务制程品质管制实务成品与出货品质管制实务品质保证体系品质改善运作实务品质改善运作实务下午质量管理演进历程品管组织进料品质管制实务制程品质管制实务成品与出货品质管制实务品质保证体系品质改善运作实务小组讨论成果发表晚上PA活动抽样表/进料检验表的演练QC工程图实作演练质量评议课程演练惜别晚会赋归品质保证实务班-课程导论●每天10课时*连续7天-2课时=68课时。学习负荷不轻,采封闭式培训较易调适。●本课程主轴:制造企业的“三个流”-物质流:进料成品出货。-信息流:需求和供给信息在跨部门间的流动。-资金流:企业生存发展的血液循环。●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根源,TQM的核心精神:戴明博士的“PDCA管理循环”品质保证实务班-课程导论●将本班定名为“品质保证实务班”的缘由:-品质=Quality=质量(名词翻译与习惯用语的落差)-品质保证=QA;品质管理=QM=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ManagementSystems●请问“品质管理”指的是____?-(1)品质的管理。-(2)管理的品质。品质保证实务班-课程导论●如果“品质管理”一词让你觉得比较接近…..-(1)品质的管理你有:物质的倾向,产品品质的检验-(2)管理的品质你有:流程的倾向,管理体系的运作●周全的答案是(1)+(2)。以上皆是。-这个题目,有点像是小学生在玩的脑筋急转弯。-像是把两个名词交换位置,变换位置,但却不单纯只是一种文字游戏。●在现在代管理体系模式逐步演进、成熟的过程中,是-先有:“品质的管理”观念-后来才发展出:“管理的品质”观念品质保证实务班-课程导论何谓“管理”?-不论是“品质的管理”还是“管理的品质”,要想深刻的领会这两个字的观念“互为表里”的性质,要从戴明博士的“PDCA管理循环”入手。-须明白,“管理”一词中有“动态运转的含意-PDCA,在ISO9000族相关文件里,被称作:系统的管理方法。(八大原则之一)-PDCA,是最简洁、有效的管理法则,是许多科学管理方法的“内功心法”!至关重要。TQM全面品质管理的“内功心法”-戴明博士的PDCA管理循环1.戴明博士PDCA管理循环(4分法)2.戴明博士PDCA管理循环(8分法)3.维持&改善扶摇直上图4.科学管理的入手基本功:实绩管理表5.穿透“表象”探寻“真像”的数据基础6.转动PDCA的目的:改善(KAIZEN)计划(Plan)PDCA执行(DO)查核(check)行动(Action)1.2.PDCA再发防止处置决定目的目标达成目标的方法培训(为实施创造条件)实施结果面的衡量(果)过程面的衡量(因)3.维持&改善扶摇直上图指标:QCDSMPDCDPDCD维持改善守、破、离时间4.科学管理的入手基本功:实绩管理表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目标90.00%90.00%90.00%90.00%90.00%90.00%90.00%90.00%90.00%90.00%90.00%90.00%基准75.00%75.00%75.00%75.00%75.00%75.00%75.00%75.00%75.00%75.00%75.00%75.00%交费次数1077510317419615210493105168172132准时次数927189125113878586871069874实绩85.98%94.67%86.41%71.84%56.65%57.24%81.73%92.47%82.86%63.10%56.98%56.06%50.00%55.00%60.00%65.00%70.00%75.00%80.00%85.00%90.00%95.00%10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供应商准时交货率实际目标基准月份项目5.穿透“表象”探寻“真相”的数据基础供货商交货延误查检表项目日期厂商厂商分类料号料件分类交期评价交货延误原因备注应交日实交日延误否厂商责任采购疏失生管急单技术问题……其它1dd/mmxxxPnnnnnDC23/527/511XXXXXXXX2dd/mmxxxXnnnnnCM23/525/511XXXXXXXX3dd/mmxxxXnnnnnMP23/51/611XXXXXXXX4dd/mmxxxMnnnnnCU23/528/511XXXXXXXX5dd/mmxxxCnnnnnMP23/524/511XXXXXXXX6dd/mmxxxCnnnnnMP25/527/711XXXXXXXX7dd/mmxxxCnnnnnDD25/526/511XXXXXXXX8dd/mmxxxMnnnnnCU25/55/6111XXXXXXXX9dd/mmxxxXnnnnnBC25/526/511XXXXXXXX合计9522100本月交货总次数=21准时交货率=57.14%核准:制表:6.转动PDCA的目的:改善(KAIZEN)●改善(KAIZEN)=ContinualImprovement持续改进=自我完善机制=组织改变自我的速度与幅度●改善行为的原动力:学习-不要沦为:为统计而统计学习循环-要让:数据行为结果壹、质量管理实务的演进历程课程大纲一、质量管理四阶段演进历程1.导论2.四阶段演进历程剖析3.品质管理的目的4.质量管理作业机能5.质量管理四大要项二、质管组织与工作职责一、质量管理四阶段演进历程●QM质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QA质量保证QualityMssurance●QC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I质量检验QualityInspectionQMQAQCQI1.导论1.1诚于中则形于外1.2一个瓷砖工厂的案例研究1.1诚于中则形于外!(1/3)●竞争的年代,是市场在选择企业,不是企业决定市场。●基于这样的前提,21世纪的企业应具备怎样的质量管理机制,方足以持续生存、发展。●前面提示的四阶段演化与成熟的进程,值得细究其源。1.1诚于中则形与外!(2/3)●质量管理的演化与成熟进程,基本上走一条非常自然而平实的主轴:-QI=质量检验(QualityInspection)-QC=质量管制(QualityControl)-QA=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e)-QM=质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这四大过程。1.诚于中则形于外!(3/3)●这个“QIQCQAQM”演化与成熟的四大进程,是现代企业在上一个世纪为适应市场的环境变迁所走出来的发展路径,任何21世纪的企业,要想构建基本完善的品保职能,决不能忽略这个进程,否则将-辨不明自身所处和成熟阶段-建不稳具备的基础素质与能力-抓不住应追求的目标●徒然在纷乱中,耗费过多资源构建徒具其形而绩效不彰的质量管理体系。1.2瓷砖工厂案例研究背景介绍在一家中等规模的瓷砖工厂里,有一座80公尺长的隧道窑,窑内有一部搬运平台车,上面堆叠着几层瓷砖,沿着轨道缓慢移动,让瓷砖承受烧烤。(本案例参考田口玄一先生知道的一个改善案例加以改编而成)隧道示意图问题是:窑烧后的瓷砖尺寸大小有差异●请讨论该如何控制产品质量,以保证产品符合客户要求。●请思考贵公司是否亦有此类质量问题?贵公司目前实践的质量控制方法为何?●假设产品特性:边长规格:50.0+2.5MM隧道示意图现况:不良率经常在11%~15%之间●常见的控制方式:(见课堂讨论)●较好的控制方式:(见课堂讨论)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全检-最笨的方法,测量每片尺寸,比对规格筛选良品/不良品。-用GO/NO-GO检具,自动筛选,提高全检效率。包装组按车、按批、按日统计“不良率”。窄门47.5宽门47.5用不良率考核制造部门-假设每天生产10车,每车装载1000片。-连续5天收集不良品数量,进行统计。-7/1~5日共50台车,平均不良率=13.3%。(数据如附表)用不良率考核制造部门-设定考核基准=14%会有作用吗?-不良率超过14%则扣制造部门生产奖金!公平吗?-虽然不良率“居高不下”,虽而是特殊原因造成?或是普遍原因造成的?让我们用统计工具解析一下:●使用计数值管制进行数据解析。(P-管制图)让我们用统计工具解析一下:●改用计量值的统计工具。必须收集”计量值“数据。●请检验员对每台车随机抽取6片,测量每片瓷砖的边长数据。●抽样方式如左图所示,测量数据如附表所示。●有3种使用数据的方式。-拿规格比对,判不良数;-用直方图看分布形状;-绘制Xbar-r管制图,判断制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隧道示意图ULURUMLRLMLL●直方图的形状,基本左右对称,没有明显的偏侧、峭壁或离岛的现象。●整体尺寸的分布偏规格中心值(50.0MM)的上方,有相当比率的样本尺寸超过规格上限。●按”热胀冷缩”原理,应该是”烧烤过头了”,调低火头温度,就可以将尺寸分布总体下调,减少不良率。●好像有点道理……(试试看?)●等一下,注意”双峰“!!●奇怪?同一台车上的样本,怎么会出现”混批“信号呢?直方图解析示范-1直方图解析示范-2●在尚未确定数据是否”正常“(可视为常态分配)前不宜随意进行平均值和标准差的统计。●要对双峰现象进行解析。●我们是怎么进行抽样的?是抽样的方式,引入了”混批“的现象吗?回到抽样的现场,观察物和现况……莫非:上/下,左/中/右,有差?●让我们将取自6处不同部位的数据,分别进行解析,进行综合比对。-万一检验员在取样时,并没仔细区分不同部位的取样样本,一切数据全混淆在一块了。-那就只有重新抽样测量了。●没有扎实的现场经验和工艺技术的底子,要想做好品管检测工作是不可能的,因为……连为什么要这样子分不同部位取样,测量和区分都不知道!隧道示意图ULURUMLRLMLL那就把数据层别开来解析吧●看见什么了?-橙/红=LM/UM=中-紫/绿=LR/UR=右-黑/蓝=LL/UL=左●-受热愈低,尺寸愈小!●-受热愈高,尺寸愈大!●原来这是窑烧过程中,同一台车上不同部位的瓷砖受热不均所致!-中间的受热较少-两旁的受热较多-左右两边略有差异-中间与两侧差异较大原来是受热不均的问题……隧道示意图ULURUMLRLMLL●既然问题的本质是:受热不均,那么我们的对策就是……(请大家提供意见)做些实验来改善尺寸差异改善前改善前52.550.047.5外层瓷砖(超出规格)内层瓷砖(正好在规格内)尺寸大小瓷砖制造实验(1/12)●以实验计划法解决品质问题的思路:-尺寸变异的原因是受热不均所致。-任何企图”消除变异原因“的对策,都很昂贵。-可不可能让我们”接受制程变异“的噪音干扰,通过调整”参数组合“来”抗拒“变异的干扰,而不是花较高的成本或牺牲生产效率的方式”消灭“变异的原因?(用一流的材料,一流的设备,慢式出细活的搞出精品?)●那不是在考验更深一层次的工艺技术吗-是的,品质是设计出来的,不只是制造出来的-唯有探求最基本的核心技术,才有可能在解决品质问题的同时,同时改进成本和效率,而不是陷入Q-C-D这三者之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困!瓷砖制造实验(2/12)一、瓷砖制造过程原材料粉碎及混合成型烧成上釉烧成二、控制因素与水平A:石灰量A1=5%(新案)A2=1%(现行)B:某添加物粗细度B1=粗(现行)B2=细(新案)C:蜡石量C1=43%(新案)C2=53%(现行)D:蜡石种类D1=现行组合D2=新案组合E:原材料加料量E1=1300KG(新案
本文标题:品质管理实务--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83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