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中国近代史复习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复习知识点筑波千鸟整理前言:本复习知识点,根据《中国近代史1840-1919》(李侃李时岳李德征杨策龚书铎著,中华书局,1994年4月第4版),分类整理。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名词解释:梁廷枏:梁廷枏(1795-1861年)字章冉,广东顺德人。曾任澄海县训导等职。鸦片战争期间,他热情支持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和抗英斗争。梁廷枏在鸦片战争前即注意“采集海外旧闻”,探寻西方国家“岛屿强弱,古今分合之由”。1844年后,他陆续撰成《耶稣教难入中国说》、《合省国说》、《兰崙偶说》、《粤道贡国说》,1846年合刊为《海国四说》。这有助于当时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面貌的了解,开阔人们的视野。填空题:陈连升是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1841年2月下旬,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六旬老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英勇抵抗。关天培与将士400余人壮烈殉国,虎门炮台陷落。1841年9月26日,英军进攻定海,总兵葛云飞、郑国鸿(回族)、王锡鹏率5000守军浴血奋战六昼夜,全军将士壮烈殉国。10月10日,英军攻镇海,裕谦亲自登城指挥作战,镇海失守后,裕谦悲愤投水自尽,履行了自己的诺言。1845年11月,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强迫清政府地方官吏议定土地章程,在上海划定一个区域作为英国人居留地。这是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设立租界的开端。鸦片战争后,由于他们与外国侵略者有密切的联系和共同的利害关系,同时他们在经济上又有相当的实力,买办商人因此开始受到清朝地方大吏的器重。鸦片战争后不久,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五口通商地区开始投资开办为其商品输出和宗教文化侵略服务的企业,例如1850年,英国人在上海创办了《字林西报》。简答题:许乃济、黄爵滋各自采取什么方法禁止鸦片?1836年6月,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奏请朝廷,以为“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应变通办理”。他提出取消鸦片输入的禁令,“仍用旧制,准予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准许公开买卖,但要以货易货,不得以白银购买;民间贩卖、吸食,一律勿论,只禁文武员弁吸食。同时准许国内自由种植鸦片,“内地之种日多,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着自不禁而绝”。1838年6月,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书道光皇帝,痛陈鸦片的种种祸害,分析过去禁烟未获实效的原因,是由于官吏的贪赃枉法,建议采取“重治吸食”的办法,以抵制鸦片输入。他指出:“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今欲加重罪名,必先重治吸食。”他提出:广传戒烟药方,限期一年戒绝;过期仍吸者,平民处以死刑,官吏加等治罪,其子孙不准参加科举考试。严刑峻法,务期根绝烟患。通过《虎门条约》,英国从我国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特权?1、领事裁判权。条约规定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犯罪时,中国政府无权处理。2、片面最惠国待遇。条约规定中国在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时,“亦准英人一体均沾”。3、居住及租地权。条约规定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建房居住。4、海关税率减免。《海关税则》中规定的进出口货物税率,都比鸦片战争前降低了50%左右,有的甚至降低了90%。未列入税则的进出口货物,一律“值百抽五”。第二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名词解释:《讨粤匪檄》:《讨粤匪檄》是在1854年2月由曾国藩发表的檄文。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苦于九原”,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以动员一切反动势力起来镇压太平天国。“辛酉政变”: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第二年,1861年11月,清朝宫廷内部发生政变。咸丰皇帝逃到热河行宫后,于1861年8月病死,遗诏以年方六岁的儿子载淳继位,同时任命亲信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总摄朝政。载淳继位后,改年号为“祺祥”。他的生母叶赫那拉氏,由贵妃而尊为皇太后,旋即加“慈禧”徽号。皇后钮钴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加“慈安”徽号。慈禧太后是一个权力欲极强、力图取得实际最高统治权的人物,她与慈安太后密谋铲除肃顺等赞襄政务王大臣,并与外国侵略者所支持的恭亲王奕䜣相勾结,拉拢握有兵权的胜保等人。9月,奕䜣以吊丧的名义至热河,与慈禧、慈安密议,决定返京以除肃顺等人。议定之后,奕䜣先行回京布置一切。此时,御史董元醇上折,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这就激化了这场权力斗争。慈禧、慈安特召载垣、端华、肃顺等赞襄政务王大臣会议,议论董元醇的请求。双方争论极为激烈,载垣等人极力反对“垂帘听政”,要求发下明诏训斥董元醇。相持数日,慈禧迫不得已,才将董元醇的原折和焦佑瀛代拟的严旨发下照抄。但是,,她心中对肃顺等人十分愤恨。10月,载垣、端华、肃顺向慈禧、慈安提出,因差务较繁,请将他们管理的处所酌量改派他人,以作为试探。慈禧、慈安抓住这个时机,顺水推舟,竟解除了他们所掌管的兵权。而兼程赶至热河的钦差大臣、兵部侍郎胜保,继董元醇之后,又公然上奏折,再次要求慈禧、慈安“垂帘听政”,并声称此“皆中外臣工所欲言而未发者,奴才先为言之”。这无疑是对载垣等人的打击。11月1日,慈禧、慈安带着载淳由热河回到北京。次日,大学士贾桢、周祖培、户部尚书沈兆霖、刑部尚书赵光等又在奕䜣的暗示下,上奏折“请皇太后亲操实权”。同一天,慈禧、慈安即以贾桢等人的奏请为由,接连发出四道上谕,内容是:解除赞襄政务王大臣任,派奕䜣等会议皇太后垂帘听政事宜,将载垣、端华、肃顺等革职拿问。3日,又接连发出上谕,授恭亲王奕䜣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宗人府宗令,大学生桂良、户部尚书沈兆霖、户部右侍郎宝鋆、户部左侍郎文祥等均在军机大臣上行走,鸿胪寺少卿曹毓英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随后,慈禧太后等迅速捕杀了载垣、端华、肃顺,其余五大臣革职治罪,将载垣等人拟定的皇帝年号“祺祥”改为“同治”。慈禧太后夺取了实际的最高统治权。这便是“辛酉政变”,或称“祺祥政变”、“北京政变”。论述题: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洪秀全焚烧儒家经书,那么在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中,谁反对这种做法?同时请试评价焚烧儒家经书的做法。请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并且阐述在《天朝田亩制度》实行不下去时,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们又采取了何种方法来解决困难。杨秀清反对焚烧儒家经书的做法。评价:这种做法对孔子和儒家经书的正统权威进行了一次冲击。这样空前猛烈地冲击孔孟及儒家经书,无疑具有革命意义。但是太平天国并没有对儒家思想进行任何实质性批判,对四书五经也只是删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或做些枝节的文字改动,而把儒家思想中一些基本内容如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命论等,都保留了下来。《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是农民阶级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但是,《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社会经济生活方案,是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方案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相反,它将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因此,它又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这个文件还规定天王的高度集权,官员的世袭制,都表现了封建的等级关系。后来,为了解决现实的迫切需要,实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就是仿照清朝的办法,即地主是田赋的主要交纳者,征收地丁银和糟粮。这表明太平天国承认地主占有土地,并允许地主收租。封建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虽然受到冲击,但并没有改变。第三章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名词解释:《蒲安臣条约》:《蒲安臣条约》是1868年,清政府派遣离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领“中国代表团”赴欧美访问,蒲安臣擅自代表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的条约,其承认了美国享有掠夺华工以及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学校的权利。“永佃制”:“永佃制”是在太平天国战争后在长江中下游各省更加普遍流行起来的一种租佃制度,即地主保留土地的所有权,承认佃农有永久耕种的权利。当时人少地荒,劳动力十分缺乏,地主为了招徕佃户,不得不承认佃户有永佃制。此外,有的地主的农民因不堪官府苛捐杂税的压迫,将田地低价售给富豪之家,自己保留永久耕种之权。在实行永佃制的地区,大都是由地主向官府缴纳赋税,但也有由佃户缴纳的。“清流派”:光绪初年,军机处内部逐渐形成了洋务派、顽固派两派。由于洋务派在军机处占了多数,顽固派首领李鸿藻感到力单势孤,于是笼络一批御史和翰林在自己的周围,以壮大声势。这些“台谏词垣”也以依附李鸿藻为进身之阶,以议论朝政、抨击权贵相标榜,号称“清流”。张之洞、张佩纶、黄体芳、陈宝琛都是“清流派”代表人物。慈禧太后暗中放任清流派,借用他们的言论牵制洋务派。填空题: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局等。简答题:试简述早期维新思想有哪些特点?1、早期维新思想家们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2、早期维新思想家们对封建顽固派的守旧思想,作了相当尖锐的批判。3、早期维新思想家大都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和拥护者,有的还直接参与了洋务运动。在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是作为洋务思想理论家的姿态出现的,在思想上与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们并无明显的区别。而随着社会经济和客观形势的变化,他们再不能满足于洋务运动所能容纳的范围了,于是逐渐从洋务派中蜕化出来,并且对洋务运动的某些做法感到不满,进行了批评。4、早期维新思想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前夜的政治心态和政治要求。论述题:试评价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完全是官办性质。经费主要来自海关关税、厘金、军饷等。所生产的产品,不是普通的商品,不进入市场进行交换,而是作为军火和军事装备用品由清政府调拨给湘、淮军及沿海各省军用。80年代以后,由于各局厂经费短缺,以往那种不计价格的产品调拨办法有所改变:沿海各省,何省需船,就由何省筹款,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在每年的收入中,也都有各省解还的军火费用。同时,各军火工厂的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军火市场价格的影响,如果所生产某些武器的成本和售价,过多的高出国际市场价格,就停止生产。这说明虽然是官办的和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的军火生产,也不能完全不受价值规律的制约。因此,这些军事工业也逐步带有资本主义的性质。但是,这些官办的军事工业仍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所有局厂都不是独立经营的企业,而是地方政府的一个组成机构。不但要受总督、巡抚的控制和监督,而且还要受总理衙门的节制。局、厂的总办、会办、提调、委员、司事等管理人员,也同厘金局、善后局等官僚机构的职别、等级毫无区别。负责生产技术的人员,大的局、厂有华洋监督、总工程师、工程师、监工等。此外,还有一批挂名支薪、并不到职任事的官僚。由于把封建官僚衙门的一套官场恶习搬到局、厂,腐败现象就在所难免。生产效率普遍低下,成本高昂,管理混乱。局、厂中的工人,虽然具有雇佣劳动的性质,但在有些局、厂,他们依然受到超经济的剥削和人身自由的限制。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同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比起来,尽管具有垄断性、落后性和封建性,但在古老的中国却开了近代工业的先河,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民用企业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第四章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名词解释:《台事专条》:1874年10月,日本入侵琉球和台湾后,清政府接受英、法、美等国站在袒护日本立场上的“调停”,被迫与日本订立《台事专条》,日军限期从台湾撤退,中国“赔偿”日本兵费50万两。日本利用《台事专条》上有台湾居民“曾将日本国属民等妄为加害”、日本出兵是“保民义举”等字样,作为清政府承认琉球是日本属国的证据。1879年,日本以武力正式吞并琉球,改为冲绳县。“滇案”:1874年,英国派军官柏郎率领近200人的武装“远征队”从缅甸出发,到我国云南探测路线;驻北京英使馆派翻译官马嘉理从北京经云南入缅接应。1875年1月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复习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84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