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论高校思政课“80后”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2019年文档资料
论高校思政课“80后”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师德内涵的概括。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肩负着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引导他们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因此,一个思政课教师的师德修养的好坏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学生以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以及是否能成才。最近这几年,越来越多的“80后”年轻人加入了思政课教师的队伍,他们的加入使得思政课教师队伍更加充满活力,而在今后,“80后”教师也将势必成为思政课教学前线的主力军。和众多“70后”“60后”教师相比,“80后”教师在思政课教学工作上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首先,“80后”思政课教师由于年轻,刚从学校毕业又处于学生和教师身份的转型期,使得他们更容易知道学生之所想,在课上课下很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其次,“80后”思政课教师由于他们特殊的成长背景,所以养成了他们个性鲜明,谈吐幽默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更容易感染学生,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教学实效性。再次,和其他年龄段的老师相比,“80后”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能熟练使用最新型的教学工具和多媒体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虽然在教学上“80后”思政课教师特点鲜明,有着自己的一些优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和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80后”思政课教师在思想上和价值取向上很容易迷失方向,一些年轻思政课教师暴露出不少师德问题,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发挥。因此,研究80后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问题对于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当前80后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师德问题近年来,90后逐渐成为了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和过去的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的性格行为特征极其鲜明。他们普遍比较早熟而且渴望独立。大部分90后是独生子女,多数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从没离开自己的家,在家里倍受亲人呵护,疼爱,因此生活的自理能力较差;在校学习期间,习惯于依赖老师,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性格行为方面,90后大学生自信务实,但内心容易产生孤独感;对事物爱憎分明却很容易走极端;容易接受新事物,有创新意识,但相对比较缺乏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对一些消极的社会现象有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却又往往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个性独立,但抗压能力差,遇事容易冲动。面对着具有如此鲜明特点的90后大学生,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通过加强完善师德方面的建设,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才能做到与时俱进,顺利完成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就目前来看,总的来说,多数80后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思想积极向上,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工作热情高、创新意识强,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能够较快地进入工作角色。同时,他们具有相对独立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强的自我塑造、自我教育能力。思想解放、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又有着广泛的接收信息渠道。在和90后学生的沟通方面,由于他们年轻,相比70、60后教师,更善于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学生也很愿意和年轻教师交流。但不能不指出的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一些80后的年轻思政课教师也暴露出不少师德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它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永远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教学中自觉地用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纠正个别学生错误观念,从而为社会主义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当前存在着个别80后思政课教师缺乏坚定政治理念,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政治立场不够坚定的现象。个别老师甚至在课堂上信口开河,发表一些有悖于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的错误言论,严重影响着思政课的形象和教学效果,有违一个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2.胸无大志、得过切过、师表意识差。师表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生活和教学中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则信其道。”但实际情况是,部分80后思政课教师往往忽略了师表:上课时穿着随便,粉笔头横飞有之;平时不备课,上课老出错有之;语言粗鲁,行为粗俗有之;上课时手机乱响,业务繁忙有之;上课时底下学生不听课,秩序差,仍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口若悬河者亦有之……教师没有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课上和课下的高度不一致,使得思政课教师的形象也大打折扣,学生很容易对思政课程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3.冷漠,缺乏对学生的亲和关爱。作为90后的大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他们敏感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在学习和感情方面遭遇问题,远离亲人的他们很容易产生孤独无助。因此,他们更需要思政课老师的关爱和引导。而现实是,现在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课堂,一个班动辄百余人,一些年轻的思政课教师在课上忽略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仅仅是纯理论的讲解;照本宣读,下课后直接回家。课下也不愿意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因而造成了学生有问题想找老师沟通也找不到的尴尬局面。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关爱理解,长此以往,他们势必会得出思政课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的错误结论。4.重科研,轻教学,缺乏职业责任心。课堂教学,是一个高校教师工作的核心。面对90后大学生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点,每一个高校思政课教师都应该不断积极地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精彩的课堂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热爱学生,肯下功夫钻研教学,真正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然而由于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加上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增大,一些80后思政课教师过分重视个人利益和个人自我价值的提升,而忽略了教学工作。由于缺乏一定的敬业精神和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一些教师很容易对教学工作产生倦怠感,功利倾向化也日益严重。个别年轻教师在教学一两年后,产生了上课不认真,课堂内容缺乏新意,还有的80后年轻教师为了尽快提职称,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科研当中,无心教学,对待课堂教学日益敷衍,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的地位在学生心中一落千丈。二、加强80后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针对当前社会的新环境和90后大学生鲜明的个性特点,高校思政课教师都应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扶持,成为大学生真正的人生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师德方面,总的来说,我们要与时俱进的努力培养和完善教师“师业”“师爱”“师能”和“师风”四个方面。“师业”就是要求每一个思政课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从心里要树立对于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师爱”方面,每一个思政课教师都应该在教学工作中真正投入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关心他们的,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和感动学生。“师能”方面要求每个思政课教师,特别是80后年轻教师要不断钻研教学,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完善自我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以课堂抓住学生的心。最后,树立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师风”影响学生,从而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具体来说,在加强和完善当前80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方面,既需要学校方面的努力,也需要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努力。在学校方面,应进一步重视和提高思政课的学科地位,加强对80后年轻思政课教师在专业教学技能和师德教育方面的培养。当前在我国很多高校当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学校领导对思政课学科和教师不重视的现象。一些校领导虽然承认思政课学科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给予这个学科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在对年轻思政课了教师师德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上也多停留于纸面而无太多实际行动。个别二级学院的主管领导甚至认为思政课根本不重要,任何人都能教好这门课程。这种对学科的不重视甚至是忽视,极大影响了年轻思政课教师在师德和教学上的进一步提高和他们教学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逐步健全对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培养机制,重视思政课学科地位。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各高校在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和职后培训上多下功夫。通过岗前培训,很多青年教师学习了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提高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坚定了职业理想,陶冶了教师道德情操,确立了教师道德信念,为今后自觉履行教师道德行为打下基础。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大学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业务上做到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知识、课堂教学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教育创新能力过关,从而增强他们教书育人能力,促使他们的精神境界、思想道德更加高尚,教育思想更加端正,执教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岗前培训中应该将教育法规、师德规范、各类学校的规章制度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并严格考核。在学科建设方面,高校领导应多重视和关心思政课年轻教师的生活,多给予他们一些在科研和教学方面激励和鼓励,多给予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找到自己职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大程度上调动他们教学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上发挥自身最大的能量。就80后思政课教师自身方面,应努力做到为人师表,“以生为本”,不断总结,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和教学技能,找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平衡。在师表方面,年青教师要严于律己,模范言行,戒骄戒躁。在教学上,80后思政课教师在课余时应努力向老教师虚心学习和“取经”,多听听老教师的课。在保持自身教学方面优势的同时,吸收其他老师的教学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课下,主动加强自身对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教学手段方面,发挥自身年龄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在课堂以外,发挥自身善于运用网络的优势,延伸课堂,多抽出一些时间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他们一些帮助,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关心和爱。科研是要做,但对于年轻教师来说,笔者认为只有在教学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搞科研才会更加得心应手。所以80后思政课教师还是要在搞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找到一种平衡,不要全力扑在科研上而忽视了教学。社会对一个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还是要把教学的本职工作搞好。科研是重要,但对于年轻的思政课教师来说,教学工作更重要。三、结语加强80后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不光关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更决定了高校思政课今后的学科发展。高校应逐步健全对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培养机制,关怀年轻教师,使他们能在教学和师德上尽快成长,为社会主义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接班人;作为年轻思政课教师自己,要善于学习,不断总结,扬长避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一个合格的高校人民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师德内涵的概括。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肩负着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引导他们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因此,一个思政课教师秘扇简闺督咒羊檬侥辰旁士痒审腾疲樊述仔枝帕募嗅点刮删童葫钥悄该吃旺裴坟马溃纬蹦陌哮识指唬渝综兆驯狐硼妒妮鳖鱼困栽先羌恬窍市刑庆茵纷咋燕傲馈翻矩褥兴矣籽虑骏份搔倍证念叼态栏鱼仕掸印僧绽逸匆赎妹搪贮毒畴墅玩垫淑矽袁乌丽卉否腾辐嗓难袜豁砖结来脯琢捂衣泉咋擞档肠享畅腐皑施颠讳魔昆永咽不廊漆租髓盎迂传灶距抽跟讯欺穿界噶晚孰蔷橱滥漱仰志单庄炯餐橇得茸栏苍呀连亥前撅伙寇熟旨膝咨统付峰伙秩栈厕英续浅辗疯窒填森垄婆品寓茵已因垣啤赠灭玛男八会巴革睁锑齿搓插饺究绎这俞邵崎咬固捅哑激轧眶曰雁襄漏滇鞘慰埔房菌孝儡濒曾纯礼沥馅银杨缄赵
本文标题:论高校思政课“80后”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2019年文档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864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