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作文题型之宏大主题作文及应对
作文题型之宏大主题作文及应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其“教学提示”明确要求:“教学过程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引导,注意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思辨性表达的三类学习内容一是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重点在语言准确、论据恰当的同时有逻辑,有逻辑的思维才真正有力量。二是学习多角度思考和学习反驳他人观点;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重点在实证和推理,讲究思维的理性,理性思维的表达更有说服力,多角度思考问题也是逻辑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三是开展讨论和辩论。开展讨论与辩论,重点不在开展主题活动,而在学习用思辨的力量去陈述观点,说服对方,用理性的表达去练习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高考作文试题的不变与变高考作文试题不变:材料作文高考作文试题变化:材料类型、要求任务2014年以来高考作文试题发展趋势:考查思想力、评论力——思想评论体(与国际接轨)全球语言写作考试出现这样的趋势:通过拓宽表达空间、释放表达能量,引领考生深刻精彩地表达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浙江师范大学潘涌)论题本身具有正反性、不确定性和多元性特质,没有定论而贵在新见、言之成理。——交际写作、分析写作、任务写作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写好宏大主题的高考作文宏大叙事材料(全景式背景、发展式背景)⑴全景式背景【2017年Ⅰ卷】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⑵发展式背景【2018年Ⅰ卷】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⑵发展式背景【2018年Ⅲ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三条标语口号浓缩了改革开放不平凡的40年历程,折射出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变迁。分开来看,三条标语口号分别喊出了各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最强音;合而观之,三条标语口号则为改革开放40年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三部曲。——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铭记前辈的光荣与梦想,不忘初心,继续奋斗。《继往开来,砥砺前行》《因时而变,永远进击》全国Ⅲ卷较容易,因为以哪个句子立意写文章均不算错,但不是最佳立意,最佳立意应该是:要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代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努力达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广州2018年12月调研】19世纪80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他们发愤图强,为国家带来新气象。20世纪20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他们赴汤蹈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一批批留学生冲破重重阻碍,投身新中国建设,创造无数奇迹。20世纪80年代,大量中国青年远赴海外,谋求发展,书写别样人生。21世纪,出现留学生“归国潮”;同时,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作为一名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读了上述材料,你会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与你的同龄人分享。写作任务:“作为一名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读了上述材料,你会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与你的同龄人分享。”写作者身份: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写作对象:同龄人;写作内容:读了上述材料之后的感触和思考;写作目的:分享感触与思考。以“望闻问切”中医四步法把脉高考作文志远情未弃,心高意已深纵观近年考题,其传达出来的家国情怀、哲理之思,让我们觉得高考似乎跟生活离得越来越远,又似乎越来越近,特别是作为00后的高中生,因为个人经历和眼界的局限,他们很难写出一篇有思想、有深度的高考作文来,他们的作文更多的被贴上“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等标签。口号式的语言显然不能传达出家国情怀和哲理之思,如何处理好作文里的大时代和小人生,如何取材是当前写作中的最大难题。◆望研究近几年的课标1卷作文,我们会发现以下特点:【内容上】2017年的全国一卷作文题目是给出了关于当下中国的12个关键词,2018年则是给出了7个年份以及该年发生的大事。比较来看,2017年的题目更多的是关注已经发生的变化,如高铁、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而2018年的题目却是在回顾过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17年以后,这样对考生写作的要求不仅仅是了解我们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还需要考生发挥想象,设想一下十几年后的情况。当然,从延续性来看,仍然是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关注时事,引导学生走出书斋,要把自己投入到时代中,要求考生既要扎根中国国情,又要拥有世界眼光。其实就今年8套作文题而言,多套作文都紧扣时代热点,要求抒写家国情怀。【形式上】课标卷两套作文题在文体上都颇有特点,去年的是书信体,明确写作对象和写作内容。今年写作要求为“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咋一看没有明确写作文体,但是聪明的考生可明白既然是装进时光瓶内,又是给那时18岁的人阅读,可推断此作文同样适合写成书信。当然,相较于去年的作文而言,这篇作文在文体上是更灵活和自由的,考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写议论文、记叙文或者小说。◆闻材料主体既罗列了新千年以来的“中国大事件”,也描绘了近在眼前的“中国蓝图”,一实一虚,共同诠释着伟大的中国梦。这是“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与去年考题的大视野一样,今年又是大背景、大题材,又是需要大襟袍、大情怀、大格局。材料立意很明确,文章切入可以从个人的角度,也可以选择直接从集体入手。◆以小见大,生活入文,满怀期待,娓娓道来。材料涉及的7个大事件或与此相关的时间可以作为背景素材,以“我”的视角,写过去与未来里的“我”,“我”的观察、见闻、经历、感受和所思所想等,现实的不如人意、挣扎、拼搏和奋斗,未来的光明与灿烂,历史的沧海桑田,命运的枯荣浮沉,可以尽收笔下。小角度、小人物,精雕细刻,娓娓道来,以小见大,以小搏大。1.烈日暴晒、热蒸气烤,这样的工作环境在常人看来不可忍受。但负责短停飞机检查和维修的机务人员郑健却很平静地说,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一滴不起眼的油污,一抹细微的颜色异常,都有可能是飞行隐患。每天近十架飞机,每次数十项检查,每项检查都要确保安全。“每次飞机飞走了,心里反而更沉重了,签下的不仅是自己的名字,更是责任。”郑健说。2.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的范豪伟,专业是土木工程,却爱好摄影。大四那年,他突然有了拍下祖国美景的冲动,于是背着30多斤重的器材踏上了旅程。整整一年,他拍下了10个省、20座城。2017年,他将素材剪成了短片《映像•中国》发到网络上,被多家媒体争相转载。范豪伟说:虽然拍摄的时候很累,但能看到祖国的壮美山河,一切都值得。张爱玲曾说,青春就是这样脆弱到无法挽留。可范豪伟把青春装进了镜头,这一辈子都不会败落。◆大处落笔,以史为鉴,纵横捭阖,以理服人。文章着眼于“中国的过去和未来”的整体或局部内容,以论述或夹叙夹议的手法,考生可做一个理性的思考者,思索未来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和阻力、迷惑与彷徨,抒写00后人生的肩负责任的任重道远,抒写中国发展道路的崎岖曲折,以一种理性的姿态去审视现时代中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难题。选材上,考生可以选取中国发展瓶颈中,如贫富、环境、腐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家的和平统一等相关素材。1.我们的铁路跨隧道过千山,那是中国铁建人一锹一锹挖出来的声音;我们的卫星上九天闹凌霄,那是中国设计师在图纸上画出来的声音;我们中国撤侨军舰发出的舰笛声,我们歼20发出的轰鸣声,都是我们中国的声音。这些声音汇聚在了一起,让全世界的目光都寻着这个声音的源头,投向了中国!——《我是演说家》中南京师范大学90后女大学生王旭珊的演讲在微博火了。她讲到了中国的屈辱史:“一百多年前,我们还在牢笼之中,只能发出阵阵的低吼。”而现在,“我们中国发出的声音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更是一种大国的姿态。”而网友们也深深受到触动: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2.这是进步的年头,这是充满未知的年头;这是意见多元的时期,这是观念解构的时期;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冬天。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种混合又对立的状态,构成了这个变革时代最真实的图景。在广阔的蓝图背后,是激烈的重构,以及重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与挑战。然而,问题和挑战也好,困难和不确定性也罢,这些都是变革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回潮。不能因为担心风险就排斥变革,不能因为害怕后果便拒绝挑战。——大道直行,其命维新。40年激荡,改革是波,开放为浪。也正是这40年的浪奔波涌,形塑了我们今天所处所在的这个时代截面。《新京报》、红网……所有媒体的2018年新年致辞,都兴奋于这个时间节点——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而最好的纪念,就是有勇气去直面问题、风险和挑战,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问&切【病例呈现】2000年,千禧龙年,人类迈向新的千年,万千“世纪宝宝”诞生,而我也有幸是其中一个,蕴藏着新千年的蓬勃朝气与美好希望,万千中国青年将与中国一同开启新时代。……2008年,八岁的我目睹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令无数国人痛心不已的汶川大地震。自然的力量无情地摧毁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也震伤了这条腾飞的东方巨龙,万千同胞留下沉重的泪。……2013年,我带着青春气息踏进中学校园,中国也在开拓新领域。太空授课让中国青少年燃起对科学的兴趣,13岁的我同样被深深吸引。那是中国踌躇满志地向科技大国迈进的号角……2017年悄然而至,作为高中生的我生活忙碌却不慌乱……课堂上,老师用多媒体设备讲解知识,生动又有趣。最令我兴奋的是如今几乎全覆盖的移动网络。……2018年,我将迎接高考,即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而中国也在决胜小康的关键时期。过去的18年,中国的辉煌与成就,是无数中国人齐心协力共同铸造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和挑战,身为中华儿女,我们这一代人理应奋勇向前,与新时代一同追梦,一同成长。Q1:时代意识不强烈。【优秀案例】作为新千年的“世纪宝宝”,虽然我只有18岁,却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蓬勃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烟花照耀过我稚嫩的脸,“天宫一号”上精彩的授课内容激荡着我的心,“村村通”的乡间公路带我去旅行,互联网的普及令我的生活无比快捷。汶川地震,我为遇难同胞揪心,为灾后重建捐款,更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情感动。18年,我和祖国一起成长,有过挫折,但更多的是成绩。当不知不觉间长大成人时,蓦然发现,我正在经历着伟大祖国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相信,当你读着我的这封信时,我们亲爱的祖国已经实现了“强起来”的梦想,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分处方:文段高度概括了材料中的7个热点事件,并包含了自己的思考,体现了自己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其实考
本文标题:作文题型之宏大主题作文及应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874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