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我不能失信》PPT课件
我不能失信21初读感知品读释疑结构主旨课堂拓展助读资料宋庆龄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宋庆龄(1893-1981),海南省文昌县人,我国杰出的女政治活动家,世界和平运动家。早年求学美国。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曾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名誉主席。走近作者1.会认本课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难懂的句子。(重点)3.阅读课文,理解难懂的句子,了解宋庆龄如何对待朋友的,学习她诚实守信的品质。(难点)学习目标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自读提示闪耀耀武扬威yào耀眼国庆普天同庆qìng庆祝我会认耀庆期盼左顾右盼pàn盼望道歉抱歉qiàn歉意我会认盼歉叠衣服重门叠户dié折叠我会认叠教jiāo(教书)jiào(教室)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读一读:老师在教(jiào)室教(jiāo)书。..多音字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加点的字是多音字!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改天】【扑空】【解释】【失信】【信用】【歉意】【耐心】不急躁﹐不厌烦。没有在目的地找到所要找的对象。本课指宋庆龄担心小珍来了找不到自己以后的某一天(指距离说话时不很远的一天)。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抱歉的心意。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答应别人的事没有做,失去信用。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检查自读情况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为了教朋友小珍叠花篮,履行自己的诺言的故事。宋庆龄是怎样诚实守信的,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核心问题)想一想: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又为什么不去呢?她刚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来找她学叠花篮。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岭,你怎么不走啦?”“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忽然”表明宋庆龄这时才想起与小珍约好叠花篮的事。宋庆龄的话表明了她停下脚步的原因。想一想:爸爸、妈妈是如何劝说宋庆龄的?“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反问句。强调了宋庆龄一直想去伯伯家。品析反问句概念:反问修辞就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观点的一种修辞方法。反问的特征:问中有答。作用: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答题模式: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更有力地强调……使表达的思想更强烈。“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想一想:宋庆龄是怎样做的呢?“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可以向她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第一个句子好,这两个句子的区别就在于“抽”和“拿”用的不同,“拿”不用费任何力气,而“抽”则是很用力的往出拿,一个“抽”字说明了宋庆龄当时的决心非常大。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那个好,为什么?对比理解句子意思:1.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2.庆龄边说边把手拿回来。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等候着。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两个一会儿……”写出了宋庆龄等人时候的着急的心情。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我们理解这句话的时候可采用联系上文的方法,“一个人在家没劲”是指为等小珍,还没有去伯伯家看上鸽子,“没有失信”是她做到了答应别人的事要守信。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没有去看上鸽子,一个人在家也很无聊,但是我做到了诚实守信。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思考: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我要像宋庆龄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想去伯伯家看鸽子在家等小珍没等到并不后悔我不能失信诚实守信课文结构本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为了教朋友小珍叠花篮,履行自己的诺言的故事。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课文主旨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这篇课文让我们懂得了要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课堂小结1.民无信不立。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以根为魂,人以诚为本。读了本文,我们懂得诚实守信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品格,从课外找一找有关诚信的名言、俗语和同学交流交流。主题延伸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我都快要馋死了。”推荐阅读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杀猪呢?”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吗?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了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思考:1.曾子为什么要杀猪,你觉得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2.曾子的做法可不可取?为什么?1908年,宋庆龄15岁。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宋庆龄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她学习非常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地学习。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民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宋庆龄的故事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土地、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中国,我对祖国抱有崇高的理想和殷切的希望!”思考:你如何理解“我不能忘掉中国,我对祖国抱有崇高的理想和殷切的希望!”?这句话表达了宋庆龄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标题:《我不能失信》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923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