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第九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
第九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2稳定经济的任务,要求我们能够控制住经济,使之不至于偏离持续高就业之路太远。就业率过高将导致通货膨胀,而过低又意味着衰退。灵活审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帮助我们在这两条路中间穿过一条“狭窄的通道”。——约翰·肯尼迪3货币政策执行体系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货币供给量长期利率信贷总量短期利率银行准备金基础货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4本章要求:1、掌握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关系;2、掌握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3、掌握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及优缺点。5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一)稳定物价(二)充分就业(三)经济增长(四)平衡国际收支矛盾统一6(一)稳定物价指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变化。衡量指标:GNP平减指数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7(二)充分就业指凡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找到适当的工作。但由于存在自愿性失业,所以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较稳定的社会就业水平。衡量指标:失业率8(三)经济增长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内商品和劳务及生产能力的增长。即GNP保持合理的较高的增长速度。衡量指标:GNPGDP的年增长率9(四)平衡国际收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持平。衡量指标:国际收支平衡表10二、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物价和失业又出现了互补关系,即物价上涨、失业和经济停滞同时出现。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高增长率、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的并存。即所谓的新经济时代。112、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4、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的冲突12中央银行一般只能选取一个目标和没有冲突的多目标。从实践中来看,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选取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但在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侧重点。13三、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20世纪30年代前:稳定币值(单一目标)20世纪30-40年代:稳定币值,充分就业(双重目标)20世纪50年代后:稳定币值,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多重目标)20世纪70年代后:稳定币值,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多重目标)20世纪90年代后:稳定物价(单一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14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现行的《中国人民银行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5第二节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一、为什么要选用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二、中介目标和操作的选择标准(什么样?)1、可测性-可量化-中央银行可及时得到这些变量的准确数据2、可控性3、相关性-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具有高度相关性16三、充当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一)长期利率1、优点:可测性强;中央银行对利率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控制权;利率可以反映经济的走向。2、缺点:央行只能测量、调控名义利率17(二)货币供给量1、优点:中央银行最易直接控制的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最高与货币政策联系紧密182、缺点:金融创新使得可测性减弱;金融自由化使得可控性减弱;经济全球化使得相关性减弱。19(三)运用只能二者取其一。20四、充当操作目标的金融变量(一)短期利率同业拆借利率(二)准备金存款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三)基础货币指银行存款准备金总量和流通中的通货的总和,包括: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21第三节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含义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扩张乘数,从而达到控制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给量的目的。回忆存款货币创造模型:R=rd×Dd货币乘数k=1/rd222、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运行3、优点:①强制性,力度大②告示效应强缺点:①可能引起经济震动②可能引发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23(二)再贴现机制1、含义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给量的一种金融政策。242、运作(1)再贴现率(2)合格票据253、优点:①“变速箱”②告示效应③”安全阀”④调整国家产业结构缺点:①被动性强②弹性小26(三)公开市场业务1、含义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主要是债券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用以调节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的一种政策手段。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增加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回笼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272、运作(1)通过货币供应量渠道(2)通过利率渠道283、优点:①主动性强②灵活性大③操作弹性大缺点:①无告示效应②对市场要求高29案例分析——美国公开市场业务运作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二)消费信用控制(三)不动产信用控制44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直接信用控制信用分配利率最高限额流动性比率(二)间接信用控制窗口指导道义劝告金融检查45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一、中国人民银行的5种货币政策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2、存款准备金3、中央银行再贷款政策、再贴现政策4、利率政策5、汇率政策46二、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变革(一)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建立起来的。474849(二)我国中央银行再贷款与再贴现政策的改革1、再贷款政策再贷款,即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就可以达到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的目的。改革以来我国的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是与信贷规模管理配套使用的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50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系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的票据行为,是中央银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我国再贴现政策的发展是建立在票据市场发展的基础上的。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暂行办法》,并决定从1985年起在全国开展这项业务。随着票据业务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也开始着手开展再贴现业务,进一步发挥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1986年人民银行又颁布了《再贴现试行办法》,开始对专业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51(三)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4月9日正式启动了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交易的品种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为了解决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对象问题,于2003年第二季度开始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调控基础货币,调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引导货币市场利率。52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形势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回升向好势头更加巩固。内需保持较快增长,对外贸易加快恢复,工业生产快速回升,消费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回落,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8.06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比上年同期高5.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44.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77.7亿美元。5354555657货币信贷概况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位有所回落2010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5.0万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比上年同期和上年末分别低3.0个和5.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9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2.9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2.4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9万亿元,同比增长15.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4.9个百分点。第一季度现金净投放834亿元,同比多投放1307亿元。5859金融机构存款增长有所放缓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5.3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比上年同期低4.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1万亿元,同比少增1.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3.8万亿元,同比增长22.1%,增速比上年同期低3.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0万亿元,同比少增1.6万亿元;外汇存款余额为2134亿美元,同比增长6.5%,比年初增加47亿美元,同比少增28亿美元。金融机构贷款增速稳步回落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45.4万亿元,同比增长24.1%,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末低2.9个和8.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8万亿元,同比少增1.7万亿元。60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加大。第一季度我国银行业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新增1.12万亿元,3月末余额同比增长22.9%,增速比大型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5.5个百分点。其中,小企业贷款第一季度新增4455亿元,3月末余额同比增长23.9%。外汇贷款继续发挥支持外贸进出口和走出去的积极作用。3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4087亿美元,同比增长74%,比年初增加292亿美元,同比多增377亿美元。从投向看,支持进出口的贸易融资增加170.0亿美元,同比多增185.5亿美元;支持走出去的境外贷款与中长期贷款增加78.4亿美元,同比多增65.1亿美元。61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3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15.0万亿元,同比增长20.7%,比年初增加6048亿元。3月末,货币乘数为4.35,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末高0.08和0.24,货币扩张能力仍然较强。3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96%。其中,中资大型银行为1.43%,中资中型银行为1.90%,中资小型银行为3.15%,农村信用社为4.67%。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小幅回升第一季度,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利率逐月小幅回升。3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51%,比年初上升0.26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04%,比年初上升0.16个百分点;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3.55%,比年初上升0.81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有所上升,3月份加权平均利率为4.63%,比年初上升0.21个百分点。62货币政策操作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63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中国人民银行合理安排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节奏,灵活搭配央行票据和短期正回购开展对冲操作,加强流动性管理。第一季度累计发行央行票据1.43万亿元,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8930亿元。截至3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4.37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灵活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于1月份及时引导央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度上行,并于2月份适时企稳,既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也有助于发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3月末,91天期正回购、3个月期央行票据和1年期央行票据的操作利率分别为1.41%、1.4088%和1.9264%,分别较上年末上升8个、8.08个和16.59个基点。64二、适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2010年1月18日和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以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体现了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65三、发挥再贴现和支农再贷款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
本文标题:第九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97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