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与脑功能重组影响的纵向fMRI研究姓名:蒋瑞姝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指导教师:胡昔权20090530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与脑功能重组影响的纵向fMRI研究作者:蒋瑞姝学位授予单位:中山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胡昔权.郑海清.燕铁斌.潘三强.马尚峰.HUXi-quan.ZHENGHai-qing.YANTie-bin.PANSan-qiang.MAShang-feng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微血管超微结构及CD31表达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31(2)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梗死边缘区微血管生成及其超微结构以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康复训练组(n=30)和对照组(n=30).另选6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康复训练组从术后48h开始每天予以转棒、平衡木、滚筒等训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则置于普通笼内饲养,不予以任何针对性训练.3组大鼠在造模术后第3,7,14天灌注、固定并取材,以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脑梗死边缘区微血管的形态学改变;同时采用CD31标记微血管,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梗死边缘区CD31蛋白的表达.结果①透射电镜观察下,康复训练组大鼠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其梗死边缘区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水肿情况减轻,细胞核及核仁的形态逐渐恢复,基底膜层的吞饮小泡明显减少,优于对照组.②康复训练组与对照组大鼠脑梗死边缘区标记微血管的CD31于造模术后第3天均有表达,第7天达峰值,第14天CD31的表达明显回落;康复训练组各时间点CD3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显示,于造模后第7天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能促进脑梗死边缘区微血管超微结构的恢复及新生血管的生成,这可能是康复训练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2.期刊论文段淑荣.杨昆鹏.孙林琳.鞠炜仙.段晓宁.王德生.张黎明.DUANShu-rong.YANGKun-peng.SUNLin-lin.JUWei-xian.DUANXiao-ning.WANGDe-sheng.ZHANGLi-ming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血管生成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2)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新生血管情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其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制备脑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造模对照组.康复训练组大鼠每天进行1h滚筒、平衡木、转棒及网屏训练,造模对照组置于普通笼中自由活动.每组分别于造模后3,7,14,21和28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梗死灶周围微血管数量(CD34标记)及VEGF和FLK-1的表达.结果(1)康复训练组术后14,21和28d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P<0.05);(2)康复训练组大鼠脑梗死灶周围CD34阳性微血管数量在脑梗死后21和28d较造模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3)康复训练组大鼠各时间点梗死灶周围VEGF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4)康复训练组大鼠各时间点梗死灶周围FLK-1表达均较造模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能通过诱导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保护神经细胞,并促进血管新生,改善梗死灶周围血液供应,从而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3.期刊论文胡昔权.郑海清.燕铁斌.潘三强.马尚峰.HUXi-quan.ZHENGHai-qing.YANTie-bin.PANSan-qiang.MAShang-feng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及GAP-43、SYN表达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4)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及梗死灶边缘皮质生长相关蛋白(GAP-43)、突触囊泡蛋白(SY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ongs等的线栓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7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康复训练组(n=32)、对照组(n=32)和假手术组(n=12).康复训练组从术后48h开始每天予以自制滚筒、平衡木、转棒等训练;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则置于普通笼内饲养,不予以任何针对性训练.3组大鼠在造模后第3,7,21,35天分别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同时以免疫组化(IHC)方法观察梗死灶边缘皮质GAP-43与SY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造模后7,21,35d,康复训练组大鼠的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康复训练组梗死灶边缘皮质GAP-43阳性神经元数量在造模后7,21d均多于对照组(P<0.05)和假手术组(P<0.01);康复训练组梗死灶边缘皮质SYN平均灰度值在造模后21,35d均多于对照组(P<0.05)和假手术组(P<0.05).在造模后3d,不论是运动功能评分,还是GAP-43阳性神经元数量、SYN平均灰度值,康复训练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能促进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梗死灶边缘皮质GAP-43、SYN的表达上调有关.4.期刊论文段淑荣.孙林琳.杨昆鹏.王春燕.沈月娥.王德生.张黎明.DUANShu-rong.SUNLin-lin.YANGKun-peng.WANGChun-yan.SHENYue-e.WANGDe-sheng.ZHANGLi-ming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Nogo-A表达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6)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同白质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分成康复训练组和造模对照组,每组30只,应用Longa颈外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康复训练组大鼠每天进行滚筒、平衡木、转棒及网屏训练,时间共1h;造模对照组置于普通笼中自由活动.每组分别于造模后3,7,14,21和28d5个时间点随机选取6只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估后处死,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每个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白质Nogo-A的表达.结果①康复训练组术后14,21和28d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大鼠Nogo-A阳性细胞于脑缺血7d后开始增加,21d达高峰;脑缺血14d,21d和28d时间点,康复训练组Nogo-A阳性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能通过减少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Nogo-A的表达,减低其对神经轴突生长抑制作用,从而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5.期刊论文王栋.WANGDong脑梗死患者偏瘫的康复训练-中国实用医药2010,5(6)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在发病驰缓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康复,观察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效果.方法将1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80例,患者在发病早期进行心理康复和肢体强化康复训练.对照组60例按常规治疗,执行常规治疗护理.结果康复训练后Barthel指数评测两组日常能力,康复训练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6.学位论文胡昔权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及梗死边缘区皮质神经可塑性、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2009背景: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脑卒中因其常见、多发、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已被列为国家重大疾病的防治对象。其中,88%脑卒中为缺血性脑脑卒中——脑梗死,脑梗死是目前脑卒中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脑卒中后偏瘫即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主要的残疾病征。急性期患者的发生率约为8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研究证明,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感觉运动功能和行为能力,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尽管如此,但是康复治疗介入所产生的上述功能性结局的改变,其机理尚未明了。虽然普遍认为可能与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和功能重组(functionalorganization)有关,但动物实验研究相对较少,其功能恢复的形态学结构和超微结构基础及其神经可塑性的具体发生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阐明。另一方面,康复治疗对脑梗死边缘区微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较少。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已经注意到缺血性脑梗死后,机体为了代偿缺血性脑损伤,相应的组织器官常自发地提高氧和能量物质的输送,其中一个潜在的机制就是通过诱导血管生成从而提高局部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所谓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通过先前存在于血管的内皮细胞出芽、迁移、增殖而最终形成新生血管的过程。有鉴于此,有必要探讨康复训练对脑梗死边缘区微血管超微结构及微血管生成的影响,从而试图为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提供相应的依据。目的:以“线栓法”建立的大鼠脑梗死模型为基础,观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同时,观察大鼠脑梗死边缘区皮质神经细胞与突触的结构、超微结构和神经可塑性标志蛋白如生长关联蛋白—43(GAP—43)、突触囊泡蛋白(SYN)表达的变化,并对梗死边缘区皮质微血管的超微结构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的表达进行动态检测,从而探讨康复训练促进脑梗死大鼠功能恢复的组织学结构基础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120只,体重(180±20)g,按电脑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假手术组。造模组大鼠以3.5%水合氯醛按1ml/100g体重剂量行腹腔注射麻醉,以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于造模术后6h采用改良的Bederson标准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初步评分,选取神经功能评分为1~3分的大鼠纳入本研究。假手术组(n=15)不以栓线阻断左侧MCA的血流,作为正常对照。剔除麻醉及手术意外死亡的大鼠后,将符合标准的造模组大鼠再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n=40)和对照组(n=40)。康复训练组大鼠于造模术后48h开始每天予自制滚筒训练、平衡木训练、转棒训练,上述各项训练2次/d,上、下午各1次,10min/次,6d/周。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的大鼠不予以上述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但可在笼内饮水、进食及自由活动。各组大鼠手术或假手术后均分别置于普通笼内饲养(3~4只/笼),笼内环境和饲养条件相同。于大鼠造模术后第3d,7d,14d,21d,35d各时间点分别进行平衡木试验、网屏试验等运动功能评定,随后灌注固定取材,通过普通光镜观察梗死边缘区皮质神经细胞的组织形态学改变,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突触和微血管的超微结构改变,并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对大鼠脑梗死边缘区皮质GAP—43、SYN和CD3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脑梗死大鼠经自制滚筒、平衡木、转棒等方法强化康复训练后,在造模术后第7d、14d、2ld、35d时,康复训练组大鼠的平衡木试验及网屏试验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造模术后第3d时,平衡木试验及网屏试验评分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鼠造模术后第7d、21d、35d时,普通光镜观察下,康复训练组大鼠脑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的形态较对照组正常,分布也较为规则,细胞水肿明显减轻,胞核及尼氏小体深染可见。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梗死边缘区皮质神经元数量均逐渐减少,但同一时间点两组相比,康复训练组梗死边缘区皮质神经元数量相对较多(P0.05)。3.大鼠造模术后第7d、21d、35d时,透射电镜观察下,与对照组相比,康复训练组大鼠脑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的核膜较完整、核下凝集的染色质较稀少,线粒体结构较清晰,粗面内质网表面核糖体
本文标题:创新(课堂培训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97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