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北京市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1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建设方案目录一、会计专业建设目标二、会计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三、会计专业建设理念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五、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目标六、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七、会计专业建设方案实施的效果的标准八、会计专业建设实施步骤与内容九、会计专业实训类课程建设方案十、会计专业建设进度规划会计专业建设方案2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建设方案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创办于1983年,高职教育始于1996年,是北京市首批高职教育试点学校的招生专业之一,28年来为北京市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等技术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得到了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1997在市教委组织的北京市独立设置成人高校特色专业评估中,在参评的17所院校27个专业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被市教委授予“特色专业”称号。2000年经过专家组的审核,会计专业成为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001年被评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获批成为为北京市首批高校创新团队。会计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每年招收高职学生三个班约150人。会计专业拥有专业教师共17人,校外实践专家4位。教师团队中有教授2名,副教授4名,讲师10名。6人拥有博士学位,9人拥有硕士学位,4人在北京市国资委所属公司以及民营企业担任财务顾问职务、会计师事务所咨询部主任等职务。由会计专业学生组成的学院代表队在第五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取得了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会计专业教师先后获得由北京市教育工会组织的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组第一名四次,第二名两次。有北京市师德标兵一人,北京市名师一人,北京市高级会计师评审委员三人。以上述优势局面为起点,我们会计专业团队在新时期将锐意进取,大胆创新,以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一、会计专业建设目标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强调发展高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的、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基于以上规划,并与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相同步,我们会计专业建设目标为:建成北京市乃至国内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管理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拥有一批双师结构、深度的专业课程开发和广泛而良好会计人才输出体系的特色专业。会计专业建设方案3二、会计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目前我国高职高专会计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改革力度比较大的往往是中职会计教育模式,以点钞、填凭证等初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核心,高职或成人基础的学院基本沿用传统的学科式课程设置模式外加实习实训环节,是传统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压缩饼干”,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过分强调各门课程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造成各门课之间割裂、内容重复、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学严重缺欠;在会计专业课课程内容上,理论知识一条主线,侧重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在会计专业课结构上,重理论、轻实践,使实践教学处于从属、验证地位,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失衡;学生动手能力差,岗位能力弱;在会计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缺少师生的互动影响和交流,缺少练的环节。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在于全力发展高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服务于首都经济发展需要的、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与学院的整体发展规划相适应,会计专业的设置和建设紧紧围绕着这个总目标而展开,近五年来做了大量扎扎实实的建设工作,体现在指导思想上,我们深刻地感到学科式教育非常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的指导思想和学科式的课程相反,我们全面实行项目教学、工作任务导向式的教学模式,依据职业过程能力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学生直接体验的形式来掌握知识,把知识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学生全程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主动学习、合作式学习,在学习中不仅学到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过程引导下的学习一改学生听讲、读书的模式,而是在接近工作情境的状态下解决实际的问题,教科书、闭卷考试等学习要素就变的不那么必要。建立以学生能力为评价导向的立体考核体系,过去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出题库、出试卷,还带有强烈的应试教育的色彩。我们要建立一种以提升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为核心,以能力评价为导向的多种多样的考核方式。具体操作方案是每门课程的全过程五级能力通关考核模式,学生可以有不止一次的各级通关机会,从一级到五级公关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只要五级过关,即证明学生已会计专业建设方案4经达到了本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即可取得相应学分。三、会计专业建设理念(1)系领导为教师创造价值,教师为学生创造价值。(2)按“业务流程”设置教学内容,而不是过去的按会计“六要素”来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更贴近实际工作。按照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会计工作实际情境提炼了18门会计专业核心专业课程,每门课程按照实际工作要求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和具体工作任务,学生在“做中学”,教师作为教练,主要任务是布置任务,明确目标,组织学生做出完成任务的计划,在完成任务工作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精讲知识点,总结点评,做出考核评价。(3)落实“三出发”的教学方法体系,从问题出发、从对象出发、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从理论出发。(4)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导向。把学生提升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5)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教学效果评价目标。构造一种把是否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为核心的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为横纵双向:横向主要定位在中小企业及基层金融机构上,而在纵向上则应定位在初、中级会计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上。即面向中小型企业及基层金融机构,尤其是面向首都第三产业部门单位的,能够胜任会计核算工作要求的会计专业技术人才。1、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从事会计核算、财务分析、报表编制和软件应用等方面知识、技能和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2、会计专业人才规格。培养适应首都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具备会计专业能力、处理会计岗位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方法能力、人际沟通与组织协调的社会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会计专业实际操作能力。会计专业建设方案5五、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目标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在理念上,在课程设计上,在培养过程上,处处突出就业导向,瞄准能力本位,培养应用型人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理展开设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突出地体现了行动导向、能力本位、岗位实践、素质养成、过程考核、能力过关的职业教育理念与原则,在岗位群剖析和实践专家头脑风暴会成果的基础之上,我们构建了会计专业的全新课程体系,其构成与每门课程内容的选取均强调了能力目标、任务系统化和情境教学的原则。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总体设计思路见下图:综合实践能力专业素质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基本素质能力财管岗位发展能力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基本素质涉税岗位报税能力会计职业核算能力会计岗位进入能力财管报表分析审计国地税、所得税投融资、供产销认知、出纳、沙盘营销、礼仪、艺术经济、企管、国贸事务所、用友顶岗沙盘、模拟、决策体育大英计算基础军训邓三职业道德就业导向应用型人才能力本位图1: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会计专业建设方案6表1学时与学分分配表(全日制三年)能力结构与能力分解学时学分门数学时占总学时比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基本素质与能力基本素质938416.982317.97外语能力11928.49129.38计算机应用能力1642.8343.13小计1164028.303930.48专业素质与技术能力会计核算能力739617.512217.19财务分析能力21084.7764.69报税能力31988.75118.59财务管理能力528812.731612.50小计1799043.765542.97职业后续发展能力后续发展专业能力625211.141410.94后续发展方法能力31084.7764.69后续发展社会能力3763.3643.13小计1243619.272418.76综合实践能力校内实训2964.2453.91校外实训31004.4253.91小计51968.66107.82合计452262100128100能力、知识、课程关系见下表:会计专业建设方案7表2课程结构与职业知识、能力、素质分解能力结构与能力分解能力要求课程设置基本素质与能力基本素质1、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相关法律知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和较好的身体心理素质;2、具有高等数学等知识、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一极合格证书;军事理论与训练、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经济应用数学、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一)、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二)、形式与政策(讲座)、体育(一)、体育(二)外语能力具有英语应用能力并通过全国英语A或B级考试。大学实用英语(一)、大学实用英语(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计算机等知识和应用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会计核算能力1、熟悉现代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业务流程,具有现代理财与核算的观念;2、掌握会计核算、成本核算、报表编制知识与能力。会计职业认知、出纳实务、采购与付款业务核算、生产与成本会计、销售与利润业务核算、投资业务核算、融资业务核算、编制合并报表、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国税报税实务、地税报税实务、所得税报税实务、审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ERP与财务软件操作、英语会计业务核算职业后续发展能力熟悉会计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拓展知识面。经济法、财会应用文写作、统计学实务、企业管理概论、经济学原理、关机金融实务、国际贸易实务、会计专题讲座、市场营销、纳税筹划、管理沟通、社交礼仪、艺术欣赏、心里健康指导综合实践能力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会计实务模拟、沙盘模拟认知实训、沙盘经营决策模拟实验、会计师事务所顶岗实训、用友顶岗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会计专业建设方案8六、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从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作为考量教学质量的目标。该目标的建立以学生能力培养效果为评价导向,以提升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为核心,通过评价学生对会计岗位群定位的职业能力水平来检验教学质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会计岗位进入能力的评价;二是经济活动全过程业务核算的核心能力的评价;三是涉税岗位报税能力的评价;四是财务管理岗位后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对应岗位群的会计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包括:1、取得北京市财政局颁发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2、取得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颁发的《办税人员证书》;3、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4、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5、组织参加财政部助理会计师职称考试,合格者取得助理会计师职称证书教学质量监测指标,除了上述能力目标和职业资格证书取得目标之外,会计专业还设定常规的教学质量监测手段,包括(1)平时能力过关考核;(2)期中期末考试;(3)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4)顶岗实习报告与评价;(5)按全日制高职学生技能考核标准达10分以上。七、会计专业建设方案实施的效果的标准(1)全方位为学生创造价值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专业建设的成果为学生创造价值。具体表现为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执业能力和发展能力、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等。(2)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通过会计专业建设工作,带动一大批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3)建设规范化的会计专业教学管理制度,推广会计专业建设成果,深化学院高职教学教改。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具体表现为:有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健全的教学管理队伍;有合理的学生管理队伍;有完整的教学基本文件;和
本文标题:北京市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988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