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封神年鉴——哇,我终于看懂《封神演义》了
封神年鉴——哇,我终于看懂《封神演义》了白于凡丙申年甲午月读《封神演义》的孩子心肠不会坏◎道→一炁时期→混沌时期→混沌初分(宇宙诞生)→(天皇时期)→远古人类(三皇治世)→封神时期→封建时期(步入末法时代)→现代文明→机器时代(机器将在包括情感在内的很多方面,替代人类,形成人与机器共存奇观)◎道特点: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一切的一切,无穷至无穷,万有与万无。不可理解,不可思议。分析:据《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鸿钧道人出现时间:混沌之前,一炁时期。特点:玩三清于掌股,道法排第一,对“道”的认识最深。忠于“道”。法力可毁灭与制造整个混沌。喜欢研究道,维护道的运行,责任十分重大。分析:1、他是老子、元始、通天的师父,西方二圣尊他为老师。2、封神杀劫这么大的事,阐、截两教那么大的纷争,他一出现,三颗药加几句话就搞定。就像游戏中的终结者,永远存在的大BOSS。3、书中言“一炁化鸿钧”,鸿钧处于一炁时代。道在当时的分支:阐教、截教、人道、西方教。西方教代表西方一切宗教。西方教也源于“道”,“道”是一切的源头。鸿钧偏向于东土。“道”之外的一切存在,永远无法完全理解“道”。“修道”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更深入的理解“道”。道教中,三清至高无上。按原著,鸿钧道人为三清师父,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勿庸置疑。随身蒲团排名:第一名(上等)。特点:鸿钧道人随身法宝,意义相当于西游记中,老上老君的金刚琢。鸿钧一道传三友:老子、元始、通天。东土三教: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作为道的一部分,鸿钧道人,是除“道”之外,唯一真正不生不灭的客观存在。《道德经》分道经、德经。道经讲人之外的一切一切,即“道”(其实也包括人)。德经讲人怎样才能与世共融,与己自处,即“德”。“道”包含“德”,“德”特定针对于人。以“德”才能服人,才能与世共融、与己自处。宇宙的外面是什么?宇宙运行的动力来自哪里?怎样理解宇宙的“有边无界”?一切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所不能完全理解的“道”,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所呈现的。我们有幸生于这个时代,看到了“道”在这个阶段之所“呈现”。我们是道的一部分,之沧海一粟,我们所认识的,也是道的一部分,之沧海一粟。三颗小药丸排名:第二名(上等)。特点:让三教主先吃下,然后就能制住他们。能制他们,说明很强,但先让你吃下,说明也不那么强。哇,原来“道”才是一切存在,一切虚无的本源啊。“道”是世界观,“德”是方法论。盘古出现时间:混沌前期。得道时期:混沌初分。特点:道法排第二名,对“道”的认识次深。分析:原著开头的诗“混沌初分盘古先”。书中混沌初分出世的很多,得道的很多,但盘古为先。民间传说,盘古在混沌中沉睡多年,混沌初分得大道而劈开天地。注:原著的诗,尤其是人物自夸部分,大多不可信。但这首为作者叙述诗。就是作者本人的观点。盘古开天劈地后,再经老子写地水火风、女娲补天,凡人才能生存。盘古有功于凡人,是人道真正始祖。开天的难度及功德均高于定地水火风,所以盘古高于老子。“混沌初分盘古先”是有道理的。老子出现时间:混沌前中期。正果时期:混沌初分。特点:按原著,他是鸿钧门下大弟子。道法排第三名。顶上有玲珑宝塔,让他立于不败之地。分析:他凭一人之力,在诛仙阵内揍通天教主。在与通天的打斗中,以功为主,全书中,除受制于鸿钧丹药外,未受制于任何人,受被占任何便宜。老子弟子少,仅少数两三个,并不是阐教教主。因为很多时候,元始已经自己作主了。只是老子对元始管教办法,选用弟子,较为赞同,聊得来,所以被元始及弟子们尊为掌教大老爷。同时,都忠于封神大计,目标一致。元始弟子多,十二仙杀人时,往往说,自己受玉虚符命。可见玉虚宫才是真正的掌教所在。《西游记》中,元始居中为大,老子居右,排第三名。《西游记》与《封神演义》在三清排位上,各有不同。盘古属人道。人道教派特点不明显,人数最多,管理松散,不需禁欲。凡人属人道,优秀者可成仙,余者常入轮回。后文,火云洞三皇、女娲宫女娲,皆属人道。开天斧排名:第一名(上等)。特点:与盘古同期出现,同期得道。一斧之利,加上盘古之力,将天劈开。分析:原著承认盘古的存在,结合常理,盘古开天劈地,借助开天斧。所以原著间接承认了开天斧的存在。太极图排名:第二名(上等)。特点:出现于混沌时期。所以才能在后期混沌初分时,定地水火风。鸿钧道人之后,任何形式的不生不灭都只是相对的。盘古生于混沌,老子、元始、通天也生于混沌,如果整个存在发生混沌级别的大毁灭,这些大仙也无法躲得过。盘古化身山川、河流、空气、星晨,以另外一种形式,实现不生不灭。按原著推测,盘古与三清得道于同一时期,而且盘古最后化身山川、河流、空气、星晨,不太可能是三清的前身。三清与盘古是独自存在的。风火蒲团/乾坤图排名:第四名(中等)。特点:分别抓住云宵、多宝道人。封神后,人类渐入末法时代,凡人成仙机率变为极小。接引道人出现时间:混沌中期。正果时期:混沌初分。特点:按原著,他是西方教首教主。道法排第四名。顶上有舍利子,让他不受侵害。分析:在与通天的对敌中,潇洒自如,而且身为教主,排在准提前,一定有些实力才行。作者是元末明初,写此书时,意图把天下所有教派包含进来,由于对西方教派不熟悉,所以干脆用西方教这个词,代表西方一切宗教。释教只是西方教的主要分支。准提道人出现时间:混沌中期。正果时期:混沌初分。特点:西方教二教主。道法排第五名或六。大战万仙阵时,模糊提到他顶上也有舍利子。在对抗诛仙阵时,靠七宝妙树保护自身。分析:两次与通天对敌,均占到便宜,所以要排在通天前。虽然他靠法宝,但通天也有阵法加成。与通天对敌,准提呼来孔宣是正常的,因为当时,其他教主也有座骑加成。但对他的防护法力,没有明确描写,而且他占通天便宜时,主要靠七宝妙树,加持神杵,这两样都是大利器,比元始的玉如意更有用。所以没有法宝时,他可能在元始天尊之后。元始天尊出现时间:混沌中期。正果时期:混沌初分。特点:阐教教主。按原著,他是阐教教主。道法排第五名或六。鸿钧道人的二弟子。顶上有万朵金莲,让他不受大法力的伤害。分析:通天教主的阵法十分厉害,要四位圣人才能破阵,且被通天寄予厚望。但在有阵法加成的情况下,通天对元始毫无办法。元始还指挥燃灯道人,用定海珠将通天打下天来。所以排在通天前。但他为了占通天便宜,大费周折,对比拥有至宝的准提道人,可能略有不及。准提佛母是密宗人物,有二十四首十八手(原著中也是这个模样),持准提神咒,很灵验。十二品莲台排名:十二品可排第二名(中等),九品排第二名(下等)。十二品莲台是接引道人的重要法器,后降龟灵时,被一群蚊子吸食龟灵后得道,飞往西天将十二器莲台食去了三品,甚是可惜。元始一派,重视根基,道行,修炼胸中气,顶上云,重防护。七宝妙树排名:第三名(中等)。特点:攻防合一。玉如意排名:第五名(上等)。特点:武器、法宝、令动物现形等等,多功能,容易上手,南极仙翁、白鹤童子均使用过。杏黄旗排名:第四名(中等)。特点:全防守。附带一些聚仙等小功能。分析:原著中多数地方描述,该旗可现千朵金莲,而元始护体庆云是万朵。元始也未用它克诛仙剑。而且对瘟癀阵无效。元始受老子力挺的原因,不是因为他善于拉拢人,而是他始终如一,执行封神大计,扶周灭纣,维护天道。准提道人是密宗佛母。作为佛母,地位圣显,不需要避世。不可能是后来逃脱自立的菩提祖师。加持神杵排名:第四名(中等)。分析:令孔宣现形,不会太差。念珠排名:第四名(中等)。特点:将耐压的龟灵圣母现出原形,四足齐出。通天教主出现时间:混沌中后期。正果时期:混沌初分。特点:截教教主。按原著,他是鸿钧道人三弟子。道法排第七。阵法厉害,布有诛仙阵、万仙阵,还有地水火风来不及使用。分析:圣人里边,只有他在打斗时,到处被人占便宜。辛辛苦苦布下两大恶阵,均以失败告终。而且听信弟子谗言,不能全知全觉。所以只能排第七位。通天教主,应该就是后来的三清之一。因为老子及元始均为三清,通天与他们共为一师。书中也未提到三清中,除了老子及元始、通天外,还另有其人。老子就是太上老君。原著中,通天呼其名字:李聘。通天教主最致命错,是阻止封神大计。这与鸿钧道人法旨相背。想利用六魂幡杀姜尚、武王,代表其完全失去理智,而不仅仅是为了争回颜面。通天一派,注重法宝、左道之术(一招鲜,如化血飞刀),阵法高妙。诛仙四剑排名:第三名(阵中)(下等),第四名(单使)(中等)。特点:主攻。圣人之下,无人能轻得起。分析:在阵中,诛仙剑可削去元始一朵莲花,说明它与元始的防力大抵相当。七宝妙树能射住绝仙剑,说明七宝妙树防力等同于四剑。左道之术分析:攻强防弱,一招鲜,如化血飞刀等。利于突袭,不利于久战。一旦对方研究出克制之法,再反击,左道之术者由于防身能力极差而失利。通天教主有教无类,但在书中,这是受作者批判的,所以通天不可能是孔子,截教不可能是儒教。原著中各教名字明确,不需再开脑洞。诛仙阵排名:如视为法宝,排名第二名(中等)。(七宝妙树只敌一剑,并未敌得住整个阵)原理:悬有四剑,互相照应。四剑要同时有人抵住,同时被摘掉,才能破阵。四剑列成阵法,强于四剑简单相加。杏黄旗可敌诛仙剑,但不能敌诛仙阵下的诛仙剑。万仙阵排名:如视为法宝,排名第二名(中等)。原理:阵内有太极、两仪、四象三个阵中阵。阵内调有二十八宿领头的万仙,按一定方位排列,这些仙,有杀气无根行,像杀人机器一样凶悍。通天教主想利用万仙杀阐教弱仙,利用阵中阵杀阐教高手,再利用六魂幡,与阐教教主决一死战,并杀掉武王,姜尚。最后,阐教以田忌赛马原理杀死万仙,以逐个击破原理,破阵中阵,又邀西方教主,收走三千红客。最后,教主们群殴通天教主,破了万仙阵。三个阵法均奈何不了元始等人,元始等人单干,也破不了阵。所以三个阵法综合法力值大体上与元始等人相当,与太极图相当,但人能移动,能判断,能思考。综合起来,阵法无法与圣人相敌。对于弱者,人家不入阵,阵法就会失效。而圣人可以移动抓拿别人。重立地水火风排名:如视为法宝,排名第二名(上等),但略略强于诛仙阵及万仙阵。原理:利用地水火风原始之力,与教主们一决高下。但从诛仙阵能削元始一莲来看,诛仙阵大抵上与教主防力相当,重立地水火风再强,也只能大抵上与教主们的防力相当,高不到哪里去。通天教主只是一不作二不休,瞎折腾。紫电锤、渔鼓排名:第五名(下等)。特点:使用速度快,便于紧急狼狈下调用。分析:通天教主在落败之际使用,西方圣人约“此特焉能近我”,表现差于玉如意。昊天上帝出现时间:混沌中后期。正果时期:混沌初分。特点:统治地位排第一名。道法排第八。历劫最多。所以福德最厚。分析:政教不合一。昊天上帝是政治地位高,但不是宗教领袖。道法不是他主修科目,他主修科目是历劫,后而成为天帝。结合《西游记》,他形式上,可以宣佛主如来,三清对他称臣,可是这些人到来时,他都亲自迎接。而《封神演义》中,连十二仙都不甘称臣,只有南极仙翁,作为宗教与朝庭的通道之一,而称臣。西王母出现时间:比昊天晚,具体未知。特点:喜欢吃喝玩乐,管后宫,开蟠桃大会。法宝众多。分析:书中两处暗指西王母的存在,一是南极仙翁赴瑶池借聚仙旗。二是龙吉公主因思凡被贬。龙吉公主为昊天上帝的女儿,当然就有母亲,母亲就是西王母。为何说西王母法宝多呢?因为民间故事里常提到。而且龙吉公主下界时,也带了一身法宝。昊天上帝事务繁忙,给龙吉带法宝这种事,当然是王母管的。而且书中说,龙吉思:幸亏离开瑶池时带有此宝。说明她的法宝是从瑶池处得。天皇时期,是指昊天开始成为“天皇”,统帅三界时期。这个时期,占时比较短,但这是三界大事,标志意义极大。早前的人,乐于称自己天皇得道。因为最早期凡人开始出现,仙人变多,需要一个统治者,谁来统治呢?昊天历劫最多,共1750劫,每劫129600年,就他当天皇吧。他开始统治的时期,就叫天皇时期。封神后,昊天上帝直管周天星宿,《西游记》中也是如此。从仙界的角度,封神与西游相距不久,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又换了一位天帝。所以昊天上帝即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称号中也有昊天两个字。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按道教,三清中最高的元始天尊全称为:一炁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始气所成日天宝
本文标题:封神年鉴——哇,我终于看懂《封神演义》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2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