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实施方案(1)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对于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升善于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知礼、进取、奉献、包容”的道德修养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社会实践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总体规划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努力把社会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以创新实践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大社会实践资助力度为保障,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努力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发展,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贯彻“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指导方针,坚持“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注重实效、节约方便”和“走进企业、学习知识、掌握科技、提升能力”的原则,坚持“全面部署与重点组织相结合、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相结合、就业创业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项目实施与有效传播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社会实践沿着“多元化、项目化、常规化、精细化、工程化”方向发展。系统设计社会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分层次、分模块,增加社会实践教学比重,规定相应学分,深入推动社会实践有效开展。重视发挥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作用,丰富文化、科技和社区援助、扶贫帮困的实践形式及内容,力争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受教育与做贡献相结合,组织和分散相结合,躬身实践和学习理论相结合,假期集中活动和日常社区服务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二、统筹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各项工作1、提升社会实践人才培养重要位置。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必须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整个工作进行全盘考虑,统一领导、统一布置、统筹安排。教务处、研究生院要把社会实践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把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并联合团委、学工处切实落实社会实践课外学分制,紧密与课程学分挂钩,并把考核成绩作为实践课的成绩,记入学生学籍档案。科学研究院应加大对与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设立的力度,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申报立项,提升社会实践工作水平。学工处、团委要制订科学的扶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评价激励制度,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开展。2、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实践全过程,利用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齐抓共管,制订具体工作规划,切实推动社会实践工作。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制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计划。要求每个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4周以上,研究生学生2周以上,每名学生至少参加一次社会调查,撰写一篇调查报告。要倡导和支持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扶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相关活动。要抓住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重大节庆日等契机,紧密围绕一个主题、集中一个时段,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3、大力推进社会实践项目化创新。社会实践实行项目化管理,是以表现和锻炼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原则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让大学生学以致用,塑造品格,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既要“点”上集中,又要“面”上拓展;坚持短期实践经常化,长期实践固定化;坚持专业实践与就业创业相结合;坚持假期实践活动与日常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社会实践的最大成效。青年志愿者工作是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搭建青年志愿者工作组织体系,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有组织进行社区共建、家政服务、勤工俭学、扶贫帮困等活动,在社会实践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下工夫,打造青年志愿者服务品牌。4、推动社会实践多元化、精细化管理。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和专业背景,按照学生生源情况、不同年级和学历差异,制定相应的具体工作规划。在低年级新生群中,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滞后、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相对集中的贫困地区,结合实际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探索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在二、三年级中,引导学生深入校友企业,了解最新科技动态,鼓励学生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结合起来,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发明活动,提高自身动手操作能力;在四年级、研究生中,引导学生去研究所、十大军工企业和政府单位实践学习,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参与项目研究,以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5、着力加强社会实践辅导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人事、教学、科研及学工部门要分类落实完善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相关规定和政策,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各学院应制度方案,鼓励年轻教师参与到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中,将指导社会实践的教师给予相应工作量,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切实扩大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同时统筹安排指导教师规划社会实践参考课题提纲,并积极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组织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社会考察与调研。6、积极激发学生实践主动性。校团委每学期制定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计划并指导监督各学院的具体社会实践工作,各级团组织每年对学生进行2次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方法等培训。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力度和资助额度,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给予学生社会实践一定学分,原则上每次完成社会实践计入课外两个学分,在校期间须修满社会实践四个课外学分。支持和引导班级、支部、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充分利用学校周边资源,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7、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应全面启动实践基地建设计划,在教学、科研合作单位及工作平台建设中采取校企联合、学校引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实践机会作为合作项目,拓宽社会实践的参与面。依托高新区、科技园、创业园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实习见习基地。要继续开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工矿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切实扩大基地规模,力使实践基地形成校、院、专业都有对应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学校及各学院要在原有社会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寻找能够长期坚持、全面合作、双向受益、具有发展潜力的单位,逐渐形成大学尘社会实践活动的稳固基地,建立长期合作,深化实践的桥梁,通过构建稳固的实践基地,确保学生实践活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力争每个学院、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基地,长期坚持,使学生受锻炼,当地见效益。8、强化舆论引导,完善社会实践网络跟踪平台。充分发挥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等新闻媒体作用,广泛开展宣传报道活动,大力倡导加强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广泛推出“微语说实践”新浪微博群、微博公共主页,及时报道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指导教师,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教育引导作用,推动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发展。9、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导、考核与管理。学校应继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的职能,并建立起相应的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体系。学校领导、党委宣传部、教务、科研、财务、学生工作部门和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切实负责协调、领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开展。学院要相应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和指导委员会,结合学院工作和特点,加强对学院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制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奖惩条例》,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建立全面科学的指导教师评价奖励制度,提高实践工作的表彰奖励层次,对开展社会实践表现优秀的集体和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各级单位、组织和师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切实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预案,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确保社会实践工作安全有序。三、社会实践现阶段存在的问题1、社会实践的组织协调体制机制仍欠完善。为加强领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学校成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在安排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方面起到了关键的领导协调作用,但工作规划不足、配套措施不够以及相关部门职责不明,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上由各级团组织单一组织实施,这种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国家实践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要求,需要进一步理清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目标任务,科学制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协调机制。2、学院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目前学校社会实践组织部署采取学校共青团系统校院两级组织发动的单一管理模式,学院基本以上传下达的方式落实任务。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组织管理体制和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实际上没有纳入到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任务中,由此学院工作主动性不强,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是阻碍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3、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实践育人意识不强。目前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力量是校院两级团干部。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力度弱、力量单薄是社会实践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境。由于没有一定规模的指导教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很难深入开展,实践教育作用减弱,活动成效难以彰显。4、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类型单一、未形成一定规模,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需求。经过多年实践探索,由团委、学工处创立了近20余社会考察、科技服务、社区服务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是社会实践基地种类单一且数量有限,各类创业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等没有跟进,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规模不大,远不能满足3万学生多样性活动要求。
本文标题: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实施方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60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