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鲁迅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析鲁迅作品中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学生姓名:何武院系名称:文学院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班级:2009级汉师3班学号:200910025309指导老师:郭芳(副教授)浅析鲁迅作品中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学生姓名:何武指导老师:郭芳(副教授)内容提要:生命既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也是一次社会意识的体现。鲁迅先生作为20世纪的伟大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为世人津津乐道。但是,人们几乎都看到的是他如何揭露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及对社会的攻击性批评。本文试着另辟蹊径,用新的眼光来解读他的作品。于是,本文从生命之爱,生命存在意义的自我辩驳和生命意识的觉醒这样三个大的方面来分析先生作品中更深层次的人文主义的关怀。在谈论生命之爱层面,主要分析小说文本来从爱的对象和爱的抉择进行探讨。至于生命存在意义的自我辩驳的论述,是从对个体生命、群体生命、生命意义的思考这样三个内容来阐述生存。第三板块,是由理解生命意识和觉醒后的行动展开论述。从而,体会先生作品中那炽热的生命终极关怀。关键字:生命爱生存意识觉醒Luxun'sworks,theauthorsofthelifeultimateconcernAbstract:lifeisaprocessofnaturalselection,butalsoanembodimentofsocialconsciousness.Mr.Luxunasthe20thcenturyisoneofthegreatwriters,heworksfortheworldtodaytakedelightintalkingabout.However,almostallpeopleseeishowherevealedthenationaldeeprootedbadhabitscriticismandsocialcriticismtotheoffensive.Thepapertrytoseekingasecondopinion,withanewperspectivetointerprethisworks.Then,thispaper,fromtheloveoflife,themeaningoflifeexistenceselfdisputedandlifeconsciousnessawakeningsuchthreeaspectstoanalyzethesirworksdeeperhumanisticcare.Talkingaboutloveoflifelevel,mainlyanalyzesthenoveltextfromtheobjectofloveandlovechoicearediscussed.Asforthemeaningoflifeexistenceselfrebuttal,thisarticleistofromindividuallife,grouplife,themeaningoflifethinkingsuchthreecontenttoliveon.Thethirdplate,isbytheunderstandingoflifeconsciousnessandtheawakeningoftheactionafterdiscussed.Thus,Mr.Experienceintheworksthathotlifeultimateconcern.Keyword:lifeloveexistenceconsciousnessawakening1目录一、生命之爱........................................................1(一)对幼者的爱................................................2(二)在无爱道路上的抉择........................................2二、生命存在意义的自我辩驳..........................................3(一)对个体生命的关注..........................................31.个体生命“喜”的关注.......................................32.个体生命价值的悲剧意义.....................................44.个体生命意义的相互驳斥.....................................4(二)对群体生命生存状态的担忧..................................61.群体麻木无灵魂的指斥.......................................62.唤醒极少数人对整个民族生存状态的关注.......................7三、生命意识的觉醒..................................................7(一)生命意识的认识............................................8(二)生命意识觉醒的去向........................................8参考文献:..........................................................91浅析鲁迅作品中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本文选择从生命之爱,包括了由人及物的博爱和对弱者本位的爱来阐述先生作品中对生命的认识和看法。爱是文学中最常见的母题,爱也是人类中最能体现人性真善美。因此,对生命的爱是鲁迅先生创作的源泉。第二部分笔者从人生存的意义着手,包含了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对全体及整个民族生存状态的关注的讨论,试着说明了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始终在关注人的生存的意义的思考。尽管作品很多也在暴露国民劣根性的弊端,但他的真实意图确实在反思人的生存意义。正是因为国民的愚昧麻木等劣性才催生他对个体和民族存亡的担忧。这算作是笔者在透过现象看本质了。文章的第三部分,是脱开小说,从散文集《野草》的文本讨论鲁迅先生的生命意识的觉醒。鲁迅早期的留学,接受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想,在客观上讲也启发了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透露着生命意识。本文的三部分就是在围绕生命的进行论述,从而得出鲁迅先生创作中对人额生命的终极关怀。钱理群先生在其作品中说过这样的话:“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遗产,你可以不喜欢他,你可能这样批评他,那样批评他。但你要讨论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思想,你就不可能绕过鲁迅,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存在”①这话是切中要害,以致于鲁迅的研究一直兴盛,从未停息。但作为一个有争议的文化名人,鲁迅先生生前逝后都受到各方的议论。无论是赞扬还是讽刺,让中国的学术界乃至整个中国都变得有声了。这是鲁迅先生的功绩。喜欢鲁迅先生的人,是为鲁迅先生犀利的笔锋,深沉的爱国忧民的情操所感染;不喜欢先生的人,是认为他尖酸刻薄和直面真实人生的直白。但无论生前世人怎样评价他,死后文人怎样研究他,鲁迅他任然是为鲁迅,一个人,一个真是存在过的“过客”。很多学者认为鲁迅先生的野草就是一部生命哲学,那么这是不是就只有野草才有所体现呢?其实不然,笔者认为,鲁迅先生的小说、杂文、散文无一不在张显生命,都集中体现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那么下面笔者就试着来解析这深切的生命关怀一、生命之爱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都是在体现这“爱的母题”。诚如,他早期在日本留学时,就提出国民性中最缺失的,一是诚;二是爱。②而先生就是在看到这样的国民性后,在以后的文艺创作中,无一不是把爱融入其中。这是推己而及人推人而及己的博爱。③在鲁迅的世界中这样的生命之爱是超出了自我生命的狭窄范围,是超出民族、国家、人类的范围;是扩展到与自然万物的爱。对弱者的爱在《兔和猫》中作者写到:“这一对白兔,似乎离娘并不久,虽然是异类,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天真浪漫来”。④用了“异类”表明白兔是动物不是人,但作者却用了天真浪漫一词来形容这异类,如此新奇,初读文章,让人感觉①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17页。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11夜。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176页。2到鲁迅先生这样一个冷峻严肃的文人居然也能把动物写得如此可爱,这背后的深意就是在提醒我们小白兔他们和我们一样具有生命。这正是作者在对生命的赞美,不论它是什么只要它有生命。接下来对小白兔还有更生动的描写:“乌鸦喜鹊想要下来时,他们便躬着身子,用后脚在在地上使劲的一弹,砉的一声直跳上来,像飞起了一团雪,鸦鹊吓的赶紧走,这样的几回,再也不敢近来了”。①这是在写小白兔为了保护自己的桑子不被鸦鹊抢走,而勇敢的与敌人做斗争。在人们的一般常识里,兔子胆子算小的动物,它们在自然的生存法则下,几乎是“手无寸铁”,成为食肉动物的美餐,它们只是自然环境下的一个弱势群体。可是就是这样的弱者,它们也有自己生存的权利,它们也要保护自己,尽管大多数的结局是难逃被吃的噩运。这样的一段刻画,把弱者对生命的渴望表现出来了。小白兔是弱者,象征了当时生活在中国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在那个无爱的过度里,在那个无爱的时代,鲁迅先生深感到弱小生命的命运是如此的艰辛。因此,他在用无情的笔文痛斥那黑暗社会的时候,也包涵了他对弱小生命生存的深沉的爱。(一)对幼者的爱读《社戏》,作者写“我”回到故乡鲁镇野外看戏的乐趣。孩子是天真纯洁的,代表生命的开始,他们是年轻一代的生力军,代表生命生生不息的活力。在文中有这样的描写:“两岸的豆苗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村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是渔火。”②这是写我和伙伴们在去看戏的途中这所见所闻。写大自然的水草,水气、月色、连山、渔火,他们和谐的融合在了一起,使我感到无比的欢畅,以至于在文末发出感叹。“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③而在文中,我们可以读到,当“我”和伙伴们到了赵庄看戏却实在没有写出戏唱的有多好。那为什么文末作者会发出那样的感叹呢?其实,那晚“戏”的好看不是在看戏,而是作为一群孩童,他们在来回看戏的途中所经历的过程。这是一次奇妙无比的生命体验过程,是发掘出了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童年的生命底色的经历。也是人与自然万物和谐融合的生命体验。这是人性真善美的自然流露。不过,我们必须认识到,鲁迅先生作品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单层的意义,是多层次的,甚至是多重矛盾的主题的对立。如上面举到的《兔和猫》中,作者在表达了自然界生命可爱活泼的时候,他又清醒的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幼者、弱者,还是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都在面临生与死的抉择困境。这里又不单单知识外界迫害压力,还有来自其自身的生死叩问。因此,作者在发现这样的现实后,毅然选择了“反抗来自一切方面的对生命的奴役,残害的绝望的抗争。”④(二)在无爱道路上的抉择《兔和猫》中,“一只可恶的大黑猫,常在矮墙上恶狠狠的看”。⑤这只具有象征意义的黑猫,对小白兔下毒手,生生的吃了两只小兔,这是本文要突出表现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212页。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214页。④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3页。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176页。3的一个主题;“无辜弱者的生命被吞噬。”①于是作者在后文发出感慨“夜半在灯下坐着想,那两条小性命,竟是人不知鬼不觉的早在不知什么时候丧失了。生物史上还不着一些痕迹,并也不叫一声。我于是
本文标题: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鲁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65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