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诚信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虽然从教育部到高等学校都非常重视,采取了多种措施加以规范,非诚信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频率仍然较高。建立事前教育、事中监督、事后处罚的全过程防范体系是有效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有效举措。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高等学校作者简介:孙弘羊,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孙利,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5-228-02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其诚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诚信程度。大学生的非诚信行为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不利于良好的学风和校风的形成,乃至对整个社会风气都会形成不利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非诚信行为的表现,在分析非诚信行为的形成原因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构建有效防范体系,对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至关重要。一、大学生非诚信行为的主要表现本文所指大学生是指在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接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年龄在18周岁左右至28岁左右的学生群体。大学生非诚信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在学习考试方面。主要表现为作业抄袭、考试作弊、代考替考等行为。第二,在学术研究方面。主要表现为虚构篡改实验数据,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伪造、虚构学术研究成果的评价与资助,学术研究成果一稿多发,没有参加实质研究的署名等。第三,在其他方面。主要表现为虚构建立,涂改学习成绩,伪造假证,模仿签名,面试虚假陈述,恶意拖欠学费和贷款,恶意透支信用卡,伪造证明骗取奖学金和助学金等。二、大学生非诚信行为的主要成因造成大学生非诚信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内因和外因两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大方面进行归纳。(一)内因方面内因是大学生非诚信行为的根本性原因和决定性因素,主要包括利益趋向、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其中,利益趋向是根本动力,决定了失信行为的发生,是产生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的基础。利益趋向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选择非诚信行为。一方面,优异的学习成绩、荣誉、奖学金可能是部分学生的动机;另一方面,消极应付学习、满足毕业条件、提高就业竞争力是另一部分学生的动机。因此,在研究大学生失信行为时,了解其行为动机至关重要。从众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心理倾向,是群体行为产生的关键因素。每一个人在行为选择时,都比较偏向于向大多数人的想法靠拢或者效仿大多数人的行为。“别人作弊,自己不作弊就会吃亏”的想法成为作弊的“安慰剂”,“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的顺口溜是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温床”,由此演化形成对非诚信行为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这种现象与“中国式过马路”的心理是极为相似的。侥幸心理是指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也不会为此承担较严重的后果,达到以较低的成本投入获取较高的实际收益的目的。大学生存在的侥幸心理是认为作弊被抓、抄袭被查只是偶然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进而以身试法,铤而走险。(二)外因方面外因是造成大学生非诚信问题的催化剂,是产生失信行为的土壤和肥料。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外部因素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方面。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既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而家长认识的偏颇往往使家庭教育的作用大打折扣。目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更多偏向以应试教育为核心,以“上大学、上好大学”为培养教育子女的终极目标。无论在幼儿园、小学、中学阶段,还是在大学阶段,学习成绩几乎成为家长关注子女的唯一出发点和落脚点。家长的言传身教更加注重物质生活方面,忽视思想道德的培养和诚实守信理念的教育,对子女说谎话、抄作业等失信行为不以为然、习以为常。尤其是进入大学阶段后,家长对子女的要求普遍存在放松现象,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出现学习困难,进而走向抄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袭作业、考试作弊的道路。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全日制大学生80%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虽然高等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但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方式缺少创新,诚信教育缺乏吸引力、说服力,教育效果较差;同时,部分学校监督和惩罚机制建设不到位,守信者无奖励,而失信者也没有获得相应的惩罚,使失信者获得的利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失信成为有利可图的行为选择。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在校大学生规模不断增加。2012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30%,在校总人数在3325万左右,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专题规划》,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将达到3550万人。这无疑使学校在师资数量和水平、管理和监督能力等方面形成巨大压力,进而在思想道德教育和诚信建设方面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我国整个社会仍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尚未完全建立,社会对失信行为的容忍度偏大。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同时,在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大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非常方便地接收巨量各种各样的信息,既分散了大学生的学习精力,也为作弊、抄袭等行为创造了条件。三、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的有效措施影响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原因往往交织在一起。因此,需要构建有效的事前教育、事中监督、事后处罚制度体系,以高等学校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共同加强诚信建设。(一)加强诚信教育防范于未然当前,从国家到学校层面,对诚信建设高度重视,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诚信教育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舆论环境。目前,从教育部到各高等学校,都制定了学术研究的规范制度,针对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监督惩罚措施,部分学校还开设了诚信教育课程。但是,在创新诚信教育形式、非诚信行为界定、非诚信行为的危害及后果教育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作为大学生培养的主要力量,不仅要着力构建促进大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教育体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系,还应着力于构建包括诚信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在诚信素质方面形成以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教育为核心,以失信行为的案例及其危害和后果分析为主要教育形式,以签订诚信协议为手段,以学生家长为支撑,形成系统有效的事前教育防范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内容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诚信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观教育,应该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也是高等学校所有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责任。良好的校园诚信文化氛围,乃至整个高等教育领域的诚实守信环境,对于置身其中的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在诚信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对具体的失信行为及其后果和危害的典型案例分析是诚信教育的落脚点和有效形式,有助于大学生分清什么是诚信行为,什么是失信行为,失信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后果,从行动上避免失信行为的发生。在此基础上,签订诚信协议,进一步固化教育成效。诚信协议可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结构进行设计,内容以大学生常见的非诚信行为为主。家庭对大学生诚信建设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家长把孩子上大学作为一个分水岭,认为上了大学,目标就实现了,家庭的任务就此完成了,对子女的关注度极大降低。高等学校应充分认识家长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作用,树立与家长共同服务学生成长的理念,构建与家长有效联系机制,使家长成为学校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行为规范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共同防范大学生失信行为。(二)加强事中监督防微杜渐在加强诚信教育的基础上,还需要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加强对非诚信行为的监督,防止非诚信行为发生。大学生非诚信行为监督的主要环节是考试和科研活动。科研活动中可以通过建立导师责任制,明确指导教师是其所指导的学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等学术成果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对研究成果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在此基础上,成立院系级和校级学术审查机构,对抄袭、剽窃、伪造等违反学术诚信的行为进行认定和审查,在学术成果呈现之前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考试环节可以通过考生资格审查、加强考场纪律监督、提高监考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人员责任意识等措施,防范考试作弊行为发生。考试前,对属于作弊的行为做到事先告知。作弊行为认定可参考《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认定原则,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认定如下: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1)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2)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3)抢夺、窃取他人试卷或者胁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4)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5)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6)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7)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8)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9)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的行为。该办法中还对考试违纪行为和扰乱考试秩序等行为做出了详细规定,可以作为学校制定考场规则和处罚措施的参考。(三)加强事后处罚维护诚信底线在进行较为系统的诚信教育和过程监督前提下,对仍然以身试法的个别学生要严格按照诚信惩罚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罚。目前,基于各种考虑,高校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和不遵守学术规范等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往往轻于教育环节所传达的惩罚程度,形成重教育、轻处罚局面,使诚信教育环节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彻底扭转大学生失信行为,应树立底线意识,底线是不能触碰的。一旦触碰,必将承受相应后果。实行考试作弊一票否决是解决考试环节非诚信行为的有效举措。加大毕业论文抽检比例,公开抽检结果,建立责任联动机制,是解决违反学术诚信行为的重要手段。此外,将失信行为计入诚信档案并进行公开,广泛利用社会监督,构筑诚信最后屏障。以事前教育为基础、立足于防范未然,以事中监督为落脚点、立足于防微杜渐,以事后处罚为手段、立足于维护底线,是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的有效举措。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托,共同形成大学生非诚信行为防范体系。参考文献:[1]《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编写组.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2]史瑞杰,魏胤亭.诚信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美]麦克里那著.何鸣鸿等译.科研诚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2012.------------最新【精品】范文
本文标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8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