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成都天府新区规划方案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规划简介一、规划概况二、主要内容三、主要特色一、规划概况(一)重大意义1、天府新区,是四川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抓手2、天府新区,是成都成为成渝经济区“双核”的核心引擎成都发展核重庆发展核3、天府新区,是连接泛成都经济圈和市域经济各圈层的特殊区块(一)重大意义4、天府新区,是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主要载体(二)五大优势依托西部最具实力的中心城市(成都)最具潜力的内陆腹地市场面向欧亚的国际交通枢纽良好的产业平台和建设基础国际性的文化休闲宜居吸引力经济总量、人均GDP、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在中西部城市处于领先水平;西部大开发中最国际化的区域;发展模式在西部领先。我国规模最大的城镇群(1亿人),大西南巨大的腹地市场支撑(2.4亿人),区域科技教育和尖端产业资源条件优越。西部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航空门户;面向欧亚国际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公路、铁路大通道从区内经过。区内有两大国家级产业园区,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发展迅猛,交通和基础设施支撑条件良好。成都平原及大川西丰富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成都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传统;区内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密集的人文旅游资源。行政区所辖乡镇、街办成都市(1293KM2)高新区南区中和街办、桂溪街办、石羊街办(3个)双流县东升街办、胜利、西航港街办、华阳街办、万安街办、黄甲、公兴、正兴、永安、籍田、兴隆、煎茶、白沙、新兴、太平、合江、永兴、三星、大林、黄龙溪(20个)新津县普兴、金华(2个)龙泉驿区大面街办、山泉、茶店、龙泉街办、柏合(5个)资阳市(191KM2)简阳市老君井、五指、武庙、丹景、新民(5个)眉山市(94KM2)彭山县青龙(1个)仁寿县视高(1个)总计37个乡镇和街办天府新区规划范围:1578平方公里7现状总人口:173.6万人。现状地区生产总值:约771亿元。现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190KM2。(三)规划范围二、主要内容1、总体定位:——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模式: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一)定位与功能省委书记刘奇葆: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内陆全方位开放的“第一窗口”。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天府新区是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核心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天府新区是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是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田园化的城市生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有机耦合的城市综合体。2、核心功能:“一门户、两基地、两中心”功能定位目标要求内陆面向欧亚对外开放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地区与全球经济、技术、信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通道和平台。万亿高技术产业基地:以电子信息为龙头产业,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万亿高端制造产业基地:以汽车研发制造为重点,大力发展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及节能环保设备等高端制造产业。金融商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会议博览中心、研发设计中心、文化创意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时尚消费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世界一流创新基地和科技园区,国家级军工民用转化基地,成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及数字城市的组成部分。内陆开放门户高技术产业基地高端制造业基地国家自主创新中心西部高端服务业中心(一)定位与功能3、与中心城区关系“一核、两区、双中心”一核:《成渝经济区规划》中确定的成都发展核,范围为整个成都市域。两区:中心城区——优化开发区成都中心城区重点提升传统服务功能,功能宜为文化、商贸、金融等。天府新区——重点开发区天府新区主要集聚新型城市功能,包括科技、商务、行政文化、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双中心:成都老城中心和天府新区的新中心。都江堰新都龙泉驿简阳新津崇州郫县温江双流青白江彭山(一)定位与功能“一带两翼、一城六区”一带: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带。天府中轴向南延续。两翼:东西两翼的产业功能带。成眉高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带,龙泉经开区的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带。一城:天府新城,集聚发展中央商务、总部办公、文化行政等高端服务功能,建设成区域的生产组织和生活服务的主中心。六区:依据主导产业和生态隔离划定的六个产城综合功能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配套完善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二)空间结构天府新城空港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产业功能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南部现代农业科技业功能区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各类建设用地比例50%25%25%产业用地居住用地服务配套用地按照“一城六区”的空间结构,以产城一体为指导思想,确定片区城市功能,明确各类用地的布局,完善各级各类设施,形成规划用地布局。规划建设用地600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600万人。规划总体布局图(三)总体布局(四)公共服务体系四级中心体系:城市主中心:按特大城市等级进行配置,提供高水平国际化的生产生活配套。城市片区中心:按大城市等级进行配置,为片区城市服务,提供高水平的生产生活配套。产城一体单元中心:按20-30万人规模进行配置,为产城一体单元服务,提供高效的生产生活配套。社区中心:按1.5-2万人进行配置,为社区内部服务,提供均衡的生活配套。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图创研城市片区中心功能:创新服务、信息中心、技术交易交流、商务办公、文化娱乐、综合体育、商业服务、医疗卫生空港城市片区中心功能:金融、商务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综合体育、行政办公、医疗卫生成眉城市片区中心功能:商务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综合体育、行政办公、医疗卫生南部城市片区中心功能:创新服务、商务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综合体育、行政办公、医疗卫生龙泉城市片区中心功能:商务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综合体育、行政办公、医疗卫生天府新城城市主中心功能:国际商务、总部研发、金融服务、高端商业、行政办公、文化创意、会展博览等。两湖一山片区中心两湖一山片区中心功能: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交流、国际会议、养生养老、体育运动城市道路规划图建立由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构成的五级路网体系。片区间配置“一高两快”,形成“五横十纵”的快速系统。规划路网密度7.5km/km2,高于国家标准,与其他国家级新区处于同一水平。1、城市道路网规划(五)交通基础设施2、城市轨道网规划(五)交通基础设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图建立由快线、地铁、轻轨构成的“五横十纵”、共15条线路的轨道网系统。规划3个综合检修基地、5个车辆段和8个机车停车场。建设用地内轨道线网总里程329km,线网密度为0.5km/km2,与其他国家级新区处于同一水平。快线轻轨地铁综合检修基地(3)车辆段(5)机车停车场(8)TF315号线11号线2号线6号线1号线5号线8号线3号线10号线TF2TF1TF4TF5TF6TF7场站布局按照万人17标台的标准配置11050标台公交车辆,高于国家标准,与其他国家级新区处于同一水平。紧密结合交通枢纽、轨道站点布置10个一级枢纽站,15个二级枢纽站,15个公交综合场站和260个公交首末站,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快速公交走廊规划华龙路、天府大道和双黄路三条快速公交走廊,预留布设快速公交的空间。3、地面公共交通规划地面公交规划图(五)交通基础设施长途客运站一级枢纽站二级枢纽站公交综合场站快速公交走廊建立由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站构成的物流体系,布局“三园区两中心”。总用地22.24平方公里,占建设用地比例为3.1%,与其他国家级新区处于同一水平。结合产业布局,规划货运主通道系统,实现客货分流。物流规划图4、物流规划(五)交通基础设施航空物流园区4.27km2龙泉物流中心5.3km2新津物流园区6.67km2双流物流中心2km2高速路货运主通道立交转换节点青龙物流园区4km2供水:共6座水厂,新增4座污水:共18座污水厂,现状2座,新建9座,扩建7座供电:共5座500kV变电站,新建3座燃气:共5座门站通信:新建3座枢纽局,邮政:新建1座直属局,2座转运处理中心环卫:新建1座焚烧厂;餐厨垃圾处理中心3座,新建1座;综合防灾:新建1座应急指挥中心、1座人防指挥中心、1座消防指挥中心、1座消防训练中心兼物资储配中心(六)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焚厨厨厨消训防应防人防指挥中心规划输气站现状、规划给水厂现状、规划污水厂殡焚厨厨现状、规划500kV变电站通信枢纽局邮政直属局现状、规划餐厨垃圾处理中心规划垃圾焚烧发电厂邮政转运中心消训应消防指挥中心消防训练中心兼物资储配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三、主要特色按照“产城融合、三位一体”的理念,积极探索“组合型”城市功能结构和“组团型”城市空间结构,在国内率先提出建设“产城一体单元”,规划35个产城一体单元,每个单元原则上按20-30平方公里、20-30万人口的规模进行划分。产城一体单元具有职住平衡、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绿色交通、布局融合五大基本特征。(一)产城融合,率先提出“产城一体单元”产城一体单元规划分布图生态本底保护保护“山、水、田、林”生态本底,形成“一带两楔九廊多网”的生态格局。一带是龙泉山生态保育带;两楔是为城市间的楔形绿带;九廊为分隔城市片区的九条绿化廊道;多网指各城市片区内的绿网。总体生态格局图天府新区生态本底保护规划图(二)生态优先,建设城乡生态田园格局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本底格局形成的基础上,强化生态绿隔地区、湖泊水网、绿地系统及龙泉山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建设,形成天府新区独特的生态田园特色。生态绿隔地区保护规划图绿地系统规划图两湖一山功能区保护规划图(二)生态优先,建设城乡生态田园格局湖泊水网规划图保护历史文化,彰显地方特色严格保护由物质文化遗产、山水田林的自然环境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的历史文化体系。文化内涵应体现地方特色和历史底蕴,强化成都历史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城市形态和功能,应体现现代化和国际化;不同功能片区的城镇应根据各自的功能形成不同的形态风貌和文化特色,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形成特色化的城市新区和农村地区。(三)文化立魂,建设“文化之都”景观风貌规划图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图城市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志化规划按照城市级和城市片区级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进行布局,构建天府新区标志性的核心文化设施系统。(三)文化立魂,建设“文化之都”展展文博文文文文文文文展天府新区文化中心文博天府新区展览中心天府新区博览园城市片区文化中心重大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规划按照500-1000米半径配置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构建满覆盖的15分钟公共文化圈。(三)文化立魂,建设“文化之都”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产城一体单元文化中心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图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构建高效、绿色的交通体系构建片区间以轨道交通为主、大运量的地面公共交通为辅,片区内以地面公共交通为主、轨道交通为辅,产城单元内慢行交通结合公共交通的高效、绿色交通体系。指标数值备注分担率指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低于50%地面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低于25%轨道交通出行分担率不低于25%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出行分担率不低于35%建设指标轨道交通线网密度0.5km/km2城市建设区内公交站点覆盖率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100%;2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70%城市建设区内公交车拥有量17标台/万人车均公交场站建筑面积250-280平方米快速路网密度不低于0.5km/km2规范0.3-0.5km/km2主干路网密度不低于1.0km/km2规范0.8-1.2km/km2综合交通体系概念图绿色交通指标体系表(四)集约低碳,构建高效绿色的支撑体系高效支撑体系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比例6%综合充换电站服务半径3-5km公交车清洁能源使用率100%资源节约城镇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280L/人·d农村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150L/人·d万元工业GDP用水量≤18m³/万元污水回用率≥65%雨水综合利用率≥6%人均年用电量≤8000kWh城镇天然气气化率10
本文标题:成都天府新区规划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9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