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柳永词两首课件(2)
柳永词两首哲思短章人,总要仰望点什么李兴濂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黄昏来临,我满怀着惊奇感,注视着天空,坠入沉思。一群闪闪发光的星体在那儿旋转运行,永无停息……此时此刻,我神游魂驰,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渐地,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打开心坎的东西,必定来自天空!”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中行走,穿越灵魂,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皇座,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皈依的崇高,最终作为生命的坚强支柱而矗立在世界上,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一次,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水雾。然而走近它,抬头仰望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处汹涌而下,浩浩荡荡,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就会从你内心涌起!修身名句·厚德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赏读: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赏读: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蹊(xī):小路。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杜荀鹤《泾溪》赏读: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沉沦:指沉船、溺人。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赏读: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让:拒绝,舍弃。就:成就。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柳屯田。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在词的发展史上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在词的形式上,他创作了大量的慢词。叶梦得言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纪昀更是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柳永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在表现手法上,他善于铺叙,采用民间俗语入词,尽情描绘,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在内容上,柳词大都是反映大都市的繁华风光,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抒发离愁别恨,表现妇女不幸的遭遇和自身沉沦的哀怨,但也曲折地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作品有词集《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诗仅存数首。2.写作背景《望海潮》: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的一段记载,说是写来送给当时钱塘的长官孙何的。此前有宋杨浞在其《古今词话》中又有些细节的记述,说孙何门槛很高,一般人不易谒见。柳永想见,而无从入手,于是作了此词,让歌妓唱给孙何听,因打动了孙何,终于得以谒见。对这些文献的记载,现在有人提出质疑。其理由之一是,认为柳永的生年与“孙何帅钱塘”不相符。当时柳永还是14岁的孩子,不可能具备这样的才华创作此词,也还不懂得什么是政治干谒。有人认为“孙何”当作“孙沔”。孙沔当钱塘长官的时间与柳永的生平比较相符。从本词的实际内容看,送给杭州的地方长官是切合的。《雨霖铃》: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今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3.审美视窗邂逅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状离别之情,此为绝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乃更是传唱千古的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相思之情,臻于极至。……太多太多举不胜举的句子,情意无尽,美不胜收,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柳永的笔怎能刻画得如此细微绝妙。自恃才高,却连续两次科举不第。也许这对于柳永来说也是很重的打击。于是他怀着极其不情愿的心情离开了考场,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市井间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婀娜多姿的女子产生了共鸣。有谁会想到,他在这里没有沉迷,没有堕落,他跳进了一个流光溢彩,或者是低靡沉沦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我由衷的感慨。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是是非非,沉沉浮浮,在泱泱的、漫漫的人生路上,今天,明天,太多无法成就和圆满。可是有人一蹶不振,有人卧薪尝胆,有人怨天尤人,有人百折不挠。柳永应该也是属于百折不挠的,在49岁,毅然再次进举,终于进士及第,得偿所愿。但终究摆脱不了潦倒的宿命。也许在所谓的功名上,仕途上,应该是失意的。只是,他成为了一位纯粹的词人,以个人的方式感受现实生活,在歌词里形容盛明,抒发社会思潮下的情绪。让历史永远地收藏了他,让我们永远地记住了他。他最终还是成功了。也许他在历史的舞台上还是幸运的。那么我们是否在失意的时候,也能换一种心态来劝慰自己呢。翻转观之,未必都是沧桑,也许我们也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只要心在,意志在,一切皆有可能。预习作业1.字音识记①天堑.()②珠玑.()③罗绮.()④豪奢.()⑤钓叟.()⑥凝噎.()⑦暮霭.()⑧箫.鼓()答案①qiàn②jī③qǐ④shē⑤sǒu⑥yē⑦ǎi⑧xiāo2.辨析组词①童sǒu无欺凉sōusōusōu肠刮肚sōu主意②罗qǐyǐ马可待jī角涟yī③珠jījī诮jī不择食燕子jī④笙xiāoxiāo瑟呼xiàoxiāoxiāo雨歇答案①叟飕飕搜馊②绮倚犄漪③玑讥饥矶④箫萧啸潇潇3.一词多义①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驴不胜.怒②泛菱歌泛.夜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河水决濮阳,泛.郡十六泛.爱从而亲仁③去此去.经年念去.去,千里烟波大江东去.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④发兰舟催发.早生华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而大声发.于水上⑤将异日图将.好景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答案①形容词,优越动词,战胜副词、尽能承担,能承受②动词,漂浮动词,漂行动词,泛滥副词,广泛地③动词,离开动词,走动词,流淌动词,除去距离④动词,出发名词,头发动词,拿出动词,兴起出现⑤助词,用在动词后,无实义副词,将要名词,将军动词,率领扶,持4.词类活用①云.树绕堤沙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异日图.将好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都门帐.饮无绪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像云一样茂密的。②名词活用为动词,画图。③名词作状语,在帐内。5.古今异义①都门帐饮无绪..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便纵有千种风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古义:没有心思。今义:没有头绪。②古义:男女相爱之意。今义:情怀、情意、风土人情。结构图示主旨归纳《望海潮》用慢词的形式和铺叙的手法,通过对都市繁华和西湖美景的描绘,表现了太平安定的都市生活景象,突出反映了当时社会太平、国家富庶、经济繁荣的承平气象。《雨霖铃》上片写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这首词抒发了词人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望海潮》一词中,“形胜”“繁华”四字在词的上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珠玑”“罗绮”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展现了杭州哪方面的特点?谈谈“绕”“怒涛”的艺术表现力。提示1.“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之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和繁华。2.作者抓住“珠玑”“罗绮”两个细节进行描写,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了出来,以小见大。3.“绕”字形容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两句写出了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古典诗歌炼字解读: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精练传神、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指津:1.锁定精妙字的三大技巧:(1)此类字常是动词或形容词;(2)此类字上下句的位置相同,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3)此类字在诗句中文质兼美。如果美在句中,那主要是其表达效果好;如果美在全诗中,那它就可能成了“诗眼”。考点链接2.答炼字题永恒的两大原则:(1)字不离句。任何一个汉字都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但一进入具体的语境中,则显示出高低来。所以,所谓某字用得好,是说某字在某句中的作用发挥得好。(2)联句分析。正因为字不离句,所以,在赏析某个字的妙处时,必须联系其所处的相应句子来分析。3.设问方式:(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5)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4.答题步骤:(1)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是否运用修辞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想想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是否有作用。应用: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活页规范训练]中第10题。相传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请你分析一下这两句有着怎样的艺术表现力。提示“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将西湖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了,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每逢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三秋桂子”就更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这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雨霖铃》里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阕和下阕所描写的景色有何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请填写下表。离别时情感离别时景色饯别时心境黯淡低落①船要出发时②千里烟波,暮霭沉沉设想今宵酒醒后凄凉惆怅,“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③全词意境④提示①寒蝉凄切、骤雨初歇。②难舍难分、痛苦异常。③杨柳岸,晓风残月。④词的上阕主要实写离别时的情景,下阕则是对别后的设想,是虚写。整首词虚实结合,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历来
本文标题:柳永词两首课件(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96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