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2018毛概复习资料(根据老师划出的重点整编)前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第一章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1.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a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b群众路线:1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路线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2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3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4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5坚持群众路线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c独立自主:1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它是党的根本政治原则2坚持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3坚持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四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在革命时期形成,在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并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第二章一近代中国的国情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在诸多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二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压迫者,是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1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对象:1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2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3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残酷的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重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4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动力,而且是领导阶级。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中国的革命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新的内容和观点,集中表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由相互联系,紧密厦门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第三章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3.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一化三改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三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方式。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这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五本章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第四章一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1.实践表明,照抄照搬苏联经验不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两大理论成果:《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论十大关系》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同以往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不相适应的方面“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3.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第五章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1.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和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党的基本路线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e三步走”战略f改革开放理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g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本章小结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第六章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1.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七章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1.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主要内容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第八章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1.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a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b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c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d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e人民生活不断改善f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g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h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i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j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这些历史性成就带来了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变革,主要表现在:a.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b.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1.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过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三新时代的内涵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四新时代的重大意义1.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从人类文明进程看,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2.8个明确:a.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
本文标题:大学毛概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9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