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动中禅修行指南》-隆波田-等-著.txt
《动中禅修行指南》隆波田等著《动中禅修行指南》电子书全文下载(欢迎转发)请点击链接=63&id=100802&star=1#100802序当今高度发达的科技以及高度繁荣的物质文明并没有给人们的内心带来真正的安详与和谐。很多人为寻求内的真理以及解决自身的烦恼和痛苦,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各种修行方法。那么动中禅就是其中的选择之一。动中禅是毗婆奢那(内观)的一种。内观就是往内观察自己的身心实相。动中禅传自泰国,属于南传内观修法之一。练习时透过规律而重复的手部动作,并配合经行,培养出强大的觉性,在行、住、坐、卧中,自己的一举一行以及念头都能历历分明,体验身心的生灭变化,由此灭除内心的执着与烦恼,最后超越了生死的束缚,得到真正的自在。在当今世界种类繁多的禅修方法中,动中禅是与众不同的。虽然它来自佛教,但是它本身几乎不含有任何的宗教色彩,适用于所有人,与年龄、性别、职业、教育、国籍、宗教信仰无关,没有任何的典礼、仪式。任何背景的人都可以就接受它,练习它,并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自2007年6月以来,我们邀请隆波田禅师的弟子隆波甘恬禅师等人来到中国,在广东、浙江等地举办了二十余期动中禅七日禅修课程,参加学员达数千人。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动中禅网站()。截至目前,网站的访问量已达十六万人次之多。参加动中禅禅修课程的学员以及无法统计的自学者,通过对动中禅的修习,对于正法的利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验。为了满足众多学员的学习需要,我们将“隆波田的一生及其教导”、“觉知指南”、“生活即禅修”、“隆波田:平凡僧,独特质”等内容合编为《动中禅修行指南》一书,作为修习动中禅的参考用书。愿一切众生快乐、安详、解脱!《动中禅修行指南》编写组2010.2念头如溪水般恒常地流动,当念头来时,要同时知道身体的动作,这是灭苦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我可以向你保证。---隆波田目录第一篇隆波田的一生及其教导.....................................................1第二篇觉知指南.................................................................17前言............................................................................19隆波田禅师简传..................................................................20导论.............................................................................22第一章培养觉性..................................................................25第二章走在正道上................................................................36第三章障碍及其解决之道...........................................................41后言.............................................................................44附录一...........................................................................48附录二...........................................................................50附录三...........................................................................51附录四...........................................................................56第三篇生活即禅修................................................................69自序.............................................................................71动中禅第零日法谈................................................................72动中禅第一日法谈................................................................78动中禅第二日法谈................................................................88动中禅第三日法谈................................................................98动中禅第四日法谈................................................................107动中禅第五日法谈.................................................................116动中禅第六日法谈...............................................................125动中禅第七日法谈................................................................134第四篇隆波田:平凡僧,独特质.....................................................143授权书...........................................................................161致谢.............................................................................163第一篇隆波田的一生及其教导塔威瓦?奔德里威瓦著发掘觉性,平静将会自然地升起,因为它一直就在那儿。这种升起的平静没有黏着,没有贪、嗔、痴。---隆波田简介本文的目的是将泰国比丘隆波田(LuangporTeean)的一生以及他所教导的“动中禅”做一个简要的介绍。隆波田(1911-1988)是本世纪泰国佛教界一位非常重要的导师。他将一种与传统的“静态禅坐”(StaticMeditation)方式所不同的动中禅(DynamicMeditation)做为禅修方法。他以一种非常生动鲜明的方式阐明佛教徒修行的目的。在当代的佛教界里,他教导的动中禅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修行法门。隆波田教导的动中禅是透过规律的肢体动作来培养“觉性”(Sati),让觉性去直接面对我们的念头或心理意识活动——人类痛苦烦恼的根源。隆波田的教法指出了培养觉性的方法,让觉性来切断如溪流般的念头。一旦觉性变得强大有力,便可超越念头及心理意识活动,从而灭除由念头引生的贪、瞋、痴。隆波田的生平本身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当他还是一个在家人时就已体证了法,这在泰国这个一向以出家到寺院学习佛法为重的国家来说是一件极不寻常(甚至有点难以置信)的事。他对佛法的体验是一种顿悟的方式,这在中国与日本的禅宗史上是很常见的。若以现代的南传佛教来看,隆波田可视为南传佛法中特殊“顿悟”法门的指导者。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的生平事迹与中国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颇为相近,他也是以在家人的身份顿悟的。隆波田的一生隆波田于1911年9月5日出生在泰国东北部洛伊省(Loei)的偏僻的布宏Buhom镇,是清(Chin)及姗(Som)的第五个小孩,名字叫做“潘?印塔佩悟”,他有四个兄弟、一个姐妹。由于父亲早逝,童年的隆波田必须花很多时间帮忙母亲辛苦地照顾农田。由于当地没有学校,潘?印塔佩悟并没有接受正式教育。十一岁时,他在当地的寺院剃度成为沙弥,他的叔叔是该寺的常住。在寺院里,潘?印塔佩悟很努力地学习经典,精进修行。十八个月后,他还俗回家。二十岁时,根据传统他受戒成为比丘,再次跟着叔叔学习经典与禅修。由于对佛陀的教导有了坚定的信心,因此他对禅修的兴趣不断增长而持续修行。六个月之后他再度还俗。在恢复在家生活二年之后,潘?印塔佩悟(22岁)结了婚,他和妻子虹(Hom)有三个小孩:南姆(Niam)、田(Teean)、特立安(Triam)。长子在五岁时过逝,由于当地传统都以家中健在的最大的小孩来称呼家长,于是大家从此都改称他为“波田(PorTeean)”,意即“田的父亲”。为了维持家庭生计,波田辛勤地耕作农场及果园,并在村里做小生意。在村子里,波田经常是举办一些佛教活动的负责人,并提供给僧侣食物、袈裟和医药以及筹建当地寺院的工程项目等。他深受当地人民的景仰,并且三度被推选为村子的领导者。后来他移居到同省内的一个较大的江翰(Chiangkhan)镇,并成为一位成功的贸易商。他经常驾驶着自己的船沿着湄公河(MekhongRiver)往来于泰国与老挝间做买卖。在这段时间内,他接触到许多不同的禅修老师,也修行他们教给他的方法,增强了探究真理的决心。在四十几岁时,他发觉到多年努力的积善去恶以及用着不同的方式打坐,并没有消除他的嗔心。所以他认为全心全意的去寻求真理的时机到了。在他年近四十六岁这一年,波田安顿好妻子的经济生活及生意之后离开了家,并下定决心若不找到真理不回家。波田踏上了寻求真理的旅程。他先来到泰国东北部农蓋(Nongkhai)省的摩尼光寺(WatRangsimukdaram),决定参加为期三个月的雨安居禅修。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来自老挝的禅师——阿姜潘(AchanPan)。阿姜潘教他一种觉知肢体移动的禅修方法。一次觉知肢体的一个动作,动作之后稍停,同时心里默念“动”、“停止”。后来阿姜潘要回老挝去雨安居,寺院请另一位师父指导。这位师父教导静坐默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波田发现刚开始还可以专注练习,但是练习一阵子后就没有了兴趣。波田在此之前早已练习过各种禅法超过三十五年(10-46岁),而且所有这些禅法也都包含有专注呼吸并且大都还有默念,他发现自己只能获得暂时的平静。因此,他决定舍弃所有这些专注呼吸的方法,而一门深入练习他最近跟阿姜潘学到的“觉知肢体移动”的这个方法,不过——他舍弃了默念“动”和“停”。在接下来一天的禅修中,他一直使用这个方法,自然而轻松地练习着。在禅修会的第三天,大约清晨五点左右,当他正在练习着手部动作时,有一只母蝎身上载着好几只小蝎子,突然掉到他的腿上,这些蝎子立即散爬在他腿上或地上。而奇怪的是,隆波田并没有感到惊慌或害怕,就在这一刻,突然智慧在心中生起:取代他原本应有的反应,他看到了身心(Rupa-Nama),看到了身的变化、心的变化,看到身体的疾病和心的疾病。而且在那时,他清楚地了解了身心的苦、无常和无我,通过这种洞察,他看清了实相和假名的区别。由于看到了身心,他对宗教、佛教、罪业和功德的看法也完全地改变了。过了一会儿,那些小蝎子回到他们母亲的背上,波田就用一根树枝把他们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此时他心绪激动,感慨万千。但是终究又恢复到了他的练习。一旦觉知到自己身心的变化,他的心很快恢复了正常。一直到了傍晚,隆波田的觉性仍然持续且敏锐透
本文标题:《动中禅修行指南》-隆波田-等-著.tx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116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