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前景
主讲人:何迪2010.12.18主要内容一、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背景二、城市公共交通的特点三、国外公共交通的发展状况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展望五、一种新型的公交形式——立体快巴一、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背景高速城镇化发展时期,有三个大问题(1)住房问题(2)环境问题(3)交通问题拥堵已经成为当今城市的一大弊病拥堵的交通严重影响着市民的生活拥堵导致的结果乘车、开车自行车走路交通基本靠腿市民作息紊乱(闻鸡起舞)迟到早退成了城市的“流行病”生活成本增加(绕道)滋生社会问题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位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事业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力军世界各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要保障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国务院法制办2010.10公布了《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国家应当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优先发展,确保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这将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进一步提供法治上的保障。上海世博会提出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让人们对未来城市的生活充满憧憬。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是政府应尽的社会责任,更是衡量一个城市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二、城市公共交通的特点2.1城市公共交通结构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快速有轨电车、地下铁道和出租汽车铁路市郊旅客运输轮渡(一些有河湖流经的城市)索道和缆车(山区城市)磁悬浮客运交通以及无人驾驶的出租客车系统地铁轻轨磁悬浮2.2公共交通的优点经济高效,有利于降低社会总成本全社会都可用,有利于体现社会公平有利于环境保护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据有关资料统计,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公共汽车是小汽车的8.4%,电车更低了,大约是小汽车的3.4%,地铁大概是5%。所以有人曾经做过一个测算,如果按照全国所有的私人小汽车计算,其中有1%的人改乘城市公共交通的话,仅此一项,全国每年就能节约燃油8000万升。这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与能源之间的关系。欧洲国家研究表明,交通污染占死亡总数的3%,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二倍。大家都来乘公共交通,尽量减少小汽车的使用,不仅是道路畅通的需要,也可以减少汽车尾气,使城市空气更加新鲜干净一些。三、国外公共交通的发展状况3.1美国的公共交通3.2法国的公共交通3.3俄罗斯的公共交通3.4英国的公共交通3.5韩国的公共交通3.6日本的公共交通3.1美国的公共交通3.2法国的公共交通巴黎的公交系统主要由市内地铁、郊区地铁(也称郊区列车)和公共汽车组成,在巴黎及其周边地区织成一张庞大的交通网。这三大公交系统由巴黎独立运输公司统一管理,车票价格根据不同区域而有所不同,但同一区域内的车票相互通用。巴黎独立运输公司鼓励人们购买周票、月票或年票(市区地铁和郊区地铁为同一种票)。普通人购买周票需花费16欧元,月票48.2欧元,年票530.2欧元。巴黎独立运输公司还向旅游者推荐在1区至3区使用的日票、两日票、三日票、五日票等,其票价分别为8.35欧元、13.7欧元、18.25欧元和26.65欧元。不同“特殊群体”都可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法国政府对学生特别照顾,学生凭学生证购买地铁月票每张只需30.35欧元,而一张地铁年票也只售281.3欧元。虽然月票和年票等措施使巴黎独立运输公司的收入大为减少,但为了服务城市总体利益,该公司每年还花费巨额宣传费指导居民购买最适合自己的车票。3.3俄罗斯的公共交通3.4英国的公共交通3.5韩国的公共交通3.6日本的公共交通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展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将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将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①城市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接近性将有显著提高。公共交通网将进一步覆盖到城市中较狭窄的街道和郊区农村。小型公共汽车也会相应地发展起来。②今后城市居民对交通安全、快速、节约出行时间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将继续朝着多层化方向发展,以电力为能源的交通工具将逐步增加,快速有轨电车和地下铁道交通的建设速度将明显加快。③电子计算机和无线电通信技术将被普遍应用,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④由于石油资源的短缺,城市公共交通的能源多样化将是一个发展特点。交通电气化的比重将明显上升。⑤磁悬浮列车等新交通体系将进入普及实用阶段。⑥关于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研究将更加受到重视,并将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制订的公共交通发展具体目标2010.10(1)300万人口以上城市。到“十二五”末,建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城市公共汽电车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5%以上。公共汽电车平均营运时速达到15公里以上,公共交通准点率较2010年提高20%,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达到15标台以上。1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基本建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40%以上。(2)100-300万人口城市。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BRT)适度发展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25%以上。公交车辆平均营运时速达到20公里以上,公共交通准点率较2010年提高20%,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达到12标台以上。(3)100万人口以下城市。到“十二五”末,建立完善的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15%以上,公交车辆平均营运时速达到25公里以上,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达到10标台以上。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2007.5“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常规公交,基本确立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中心城区达到公共汽车万人拥有量16标台以上,出行分担率25%以上,平均运营速度20公里/小时,准点率90%以上,两点间换乘不超过两次,服务合格率不低于95%,车辆进场率达到90%以上,建成“全国先进、中西部一流、群众满意”的城市公交。到2015年,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支线公交为支撑、出租汽车为补充,合理匹配、高效快捷并与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交系统。其他区(市)县要结合各自实际确定相应的公交发展目标。五、一种新型的公交形式立体快巴5.1立体快巴的外形特点5.2立体快巴的运营方式5.3立体快巴的主要驱动5.4立体快巴的主要意义5.5立体快巴的优势介绍5.6立体快巴的安全测试5.7立体快巴的上线运行5.1立体快巴的外形特点1、立体快巴上层用来运送人群,共有四节,车厢宽6米,高度在4.5米左右。按照设计,其一趟运送人数可达1200人至1400人。按40辆40公里线路往返计算,日可载客约40万人次,规模与地铁相差无几。2、立体快巴下面是空的,真正所占的空间只是两条车道两边的车道线的宽度。只要高度不超过2米的车辆均可以在其下方行驶,如同穿梭在移动隧道里一样。3、立体快巴最高时速60到80公里,平均时速40至50公里,而目前包括北京在内的大城市普通公交大巴平均时速约15至20公里左右。“立体快巴”承载的人数是普通大巴的几十倍,而其造价更只有地铁的10%。4、外形与地铁或城铁列车有些相似,横跨道路两边,上层用来运送乘客,下层则是空的,可以通行2米以下的小汽车。以此避免公交车和小汽车争路的现状5.2立体快巴的运营方式1、如果这种交通工具能够在北京城区的二三环上使用,将大大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据估算“立体快巴”可以减少20%至30%的路面交通拥堵。2、立体快巴修建时,只需在现有路面上改造加宽0.6米左右,另行加铺两条轨道,简单易行,每公里的投入综合成本约5000万元左右,40公里线路施工周期只需一年就可以完成。3、这种车辆可以按照地铁的运营模式,采取有人看管的自动驾驶方式,有紧急情况时,踩刹车即可。4、按照交通法规,作为路面上行驶的车辆,立体快巴恐怕需要另行开发一种新型驾照5.3立体快巴的主要驱动采用太阳能和电力驱动利用超级电容实现快速充电,彻底实现零排放建设中在站台顶面以及天桥顶盖都设有太阳能光伏板,为车辆及站台提供有效的清洁能源电力补充来减少碳排放及减少空气污染。5.4立体快巴的主要意义充分利用城市现有交通干道立体的空间,达到减少公共交通道路资源的占用量。立体快巴”,采用完全的电力驱动,利用超级电容实现快速充电,彻底实现零排放。另外建设中在站台顶面以及天桥顶盖都设有太阳能光伏板,为车辆及站台提供有效的清洁能源电力补充来减少碳排放及减少空气污染。充分体现了低碳交通解决方案社会化、实施模式多元化、资金投入市场化、利用空间集节化、实施建设现代化、设施使用人性化。5.5立体快巴的优势介绍“立体快巴”就是利用了2米以上、4.5米以下的空间。一般巴士和快速公交系统(BRT)污染大、噪音多,且占用路面资源,而地铁投资成本高、建设时间长,“立体快巴”刚好能避免以上缺点,并能令塞车情减少20%至30%。以城市公用电力和太阳能为动力,亦可用超能电容充电,“碳排放”为零。5.6立体快巴的安全测试近日,关于车辆设计、性能、道路设置等可行性、安全性问题,已通过上海交通大学专业项目组的测试。8月24日,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交付南车集团,由其开始设计、制造首辆车。5.7立体快巴的上线运行明年7月份,首辆车将上线试运行。首辆车上线试运行3个月后,厂家和设计方将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车身和系统进行改进。明年年底,改进后的首辆车将开始载客运营。根据目前规划,未来将在门头沟建设189公里的“立体快巴”轨道,除先期的9公里试验线外,门头沟至首都机场将建约120公里的轨道,中芬生态谷将建约60公里的环线。这些轨道之间将彼此贯通,以实现车辆顺畅通行。立体快巴入选《时代》杂志最佳发明2010年《时代》周刊年度50大“最佳发明”11月12日揭晓,涉及技术、交通、医疗健康、生物工程、绿色能源、服装、机器人与软件以及军事8个领域,其中,中国立体快巴榜上有名。磁悬浮列车中国磁悬浮技术2006年8月17日,“中华01号”永磁悬浮路车模型在大连举行的2006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上亮相。该模型是大连3000米永磁悬浮试验线路的仿真微缩,专为城市之间的区域交通设计。列车在高架的磁轨上运行,设计时速230公里,既可货运,又可客运,适用于大都市圈的交通运输。磁悬浮列车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创造了近乎“零高度”空间飞行的奇迹。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后,从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三十多公里只需6~7分钟。上海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斥型”(简称“常导型”)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同性相斥”原理设计,是一种排斥力悬浮系统,利用安装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的悬浮电磁铁,和铺设在轨道上的磁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排斥力使车辆浮起来。就是说,轨道产生磁力的排斥力与列车的重力在一个相应平衡的数据时,列车就会悬浮起来。磁悬浮列车轨道技术在中国磁悬浮列车技术仍在德国磁悬浮列车的优点列车在铁轨上方悬浮运行,铁轨与车辆不接触,不但运行速度快,能超过500千米/小时,而且运行平稳、舒适,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无噪音,不排出有害的废气,有利于环境保护可节省建设经费运营、维护和耗能费用低。磁悬浮列车的缺点磁悬浮列车突然情况下的制动能力不可靠,不如轮轨列车。磁悬浮列车是高架的,发生事故时在5米高处救援很困难,没有轮子,拖出事故现场困难若区间停电,其他车辆、吊机也很难靠近。
本文标题: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前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11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