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糖尿病的中医康复指导
糖尿病的康复指导1.中医康复:(1)心理康复:与患者采取闲谈、聊天、拉家常的方式,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心态。根据患者存在的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讲述有关医学科学知识,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体疗:根据病情和体力坚持运动,如散步、跑步,做广播体操或打太极拳等等。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适当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糖、血脂,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这里介绍几种平时在家里运动的方法。方法一:踮脚尖。将手扶在椅背上踮脚尖(左右交替提脚跟)10~15分钟。方法二:爬楼梯。上楼梯时,背部要伸直,速度要依体力而定。方法三:坐椅运动。屈肘,两手叉腰,背部挺直,椅上坐立反复进行,时间以自己体力而定。方法四:抗衡运动。双手支撑在墙壁上,双脚并立使上身前倾,以增加肌肉张力,每次支撑15秒左右,做3~5次。以上运动方式,可任选其一,也可交替进行。2.中医养生保健(1)生活起居1)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焦虑紧张的情绪,还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少吃食盐和富含糖类、油脂以及热量高的食物。2)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体质弱、抵抗力差,容易合并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一但感染,不仅难治,而且还会使糖尿病病情恶化,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注意口腔卫生,尤其是女性患者,要保持外阴清洁。3)特别提出要讲究脚的卫生。足部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一种损及神经、血管、皮肤、肌腱甚至骨骼,以致使其坏死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它可激发感染甚至导致截肢治疗,给广大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足部保护十分重要。由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冷、热、疼、痛等感觉不灵敏,所以穿鞋前必须检查有无异物,每天检查足部情况情况,发现有水疱、皮裂、磨伤、鸡眼、胼胝、甲沟炎、甲癣等,应及时处理。不可用锐利刀剪自行修剪。每天用温水泡脚,水温不可过热,鞋要宽松舒适,袜子要松软,透气性好。指甲不要剪得太短。4)为了使血糖保持在接近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还应掌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自我监测较简易的方法是尿糖的测定,即利用尿糖试纸对三餐前、睡前的尿液进行检查。但对病程较长、肾功能损害或合并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来讲,这种方法往往不可靠,应定期到医院测定血糖,以便合理调整治疗方案。(2)药补食补:糖尿病发病,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药补食补可根据清热养阴、益气生津和滋补肝肾等治疗原则指导配方。现介绍以下几则食疗方。1)家常炒洋葱:取洋葱250克,用家常烹调法制成菜肴,随饭食用;或取洋葱50~100克,水煮1~2分钟后服食。洋葱有温中、下气、消积等功效,能提高血中胰岛素水平以降低血糖,还能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血胆固醇升高,适用于糖尿病并发动脉硬化患者食用。2)玉米须煲瘦肉:取玉米须30克,瘦猪肉100克,加水共煮汤。待熟后去玉米须,饮汤食肉。本方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偏于肾阳不足者则不宜。《岭南采药录》曾载玉米须和猪肉煎汤服食,治糖尿病有良效。3)蚌肉苦瓜汤:用苦瓜250克,蚌肉100克。将活蚌放清水中养2天,漂后取蚌肉,与苦瓜共煮汤,熟后酌加油盐调味,即可服食。据近代文献记载,苦瓜、蚌肉均有降血糖作用。中医认为,苦瓜性味甘苦寒凉,能清热、除烦、止渴;蚌肉甘咸而寒,能清热滋阴、止渴利尿。两味合用,清热滋阴,适用于糖尿病之偏于胃热阴虚者。4)枸杞子炖兔肉:取枸杞子15克,兔肉250克,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后加盐调味,饮汤食兔肉。枸杞子为滋补肝肾之良药,据药理研究,本品有降血糖作用。兔肉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滋阴强壮之功用。该方适用于糖尿病之偏于肝肾不足者,肠燥胃热者不宜。5)黄芪山药煎:生黄芪30克,怀山药30克。煎水代茶饮。适用于糖尿病之偏于脾胃虚弱及肺气不足者。但对肺胃燥热或兼外感者不宜。6)山药薏米粥:怀山药60克,薏苡仁30克,共熬粥食。山药性味甘平,不寒不燥,有补益脾胃和养肺滋肾之功。薏米味甘淡,性微寒,《本草纲目》和《本草拾遗》均载其能治消渴。本方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食后有饱腹感,可减少饭量。对各型糖尿病患者均较为适宜,尤以脾胃虚弱、口渴善饥者更佳。3.家庭护理(1)掌握有关糖尿病治疗的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学会做尿糖定性检查,家庭常用试纸法。(3)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方法,按规定热量进食,定时进食,避免偏食。采用清淡饮食,菜谱可多样化,多食蔬菜水果。(4)应用降糖药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5)注意皮肤清洁,尤其是足部、口腔、外阴的清洁。预防感染,有炎症、痈和创伤时要及时治疗。(6)避免精神创伤及过度疲劳。出现疲乏、饥饿感、心慌、出汗时,表明为低血糖反应,可及时口服糖水。4.中医健康教育要点(1)调情绪:情绪因素与消渴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应避免恼怒、忧思、郁闷等,对本病有一定预防意义。(2)起居:防治外感、起居有节、睡眠充足、节制房事。5.康复评估方案(1)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多次正常。(2)好转:主要症状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有所改善。(3)未愈: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无变化。高血压的康复指导一、高血压的预防高血压发病与体质、情绪、生活失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预防高血压也应紧紧地抓住这几个环节。首先,高血压的发病与人的体质有关,肥胖者预防高血压,应适当减肥,合理减少摄入饮食量,适当增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以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的发病机会。有高血压家庭史者或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更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其次,高血压的易患人群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情绪开朗乐观,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预防高血压要调节好生活,尽量做到生活规律有序。要注意调节饮食,少吃肥甘厚味,适当降低食盐的摄入量,控制辛辣刺激性食物。二、高血压病人的保健方法高血压的自我调治1、自我保健可以安排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消除紧张因素,保持血压稳定的活动。2、按摩保健按摩头部,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擦抹前额,再用手掌按摩头部两侧太阳穴部位,然后将手指分开,由前额向枕后反复梳理头发,每次5-10分钟。此外还有擦腰背、点血压点等方法。3、洗脚敷药晚上临睡前,用温水洗脚泡脚,洗泡过程中可以揉按交心涌泉穴,揉搓脚趾,洗后用药粉(牛膝30g,吴茱萸5g,其为细末,分10次外用),醋调后用胶布外敷于足心,第二天早晨去掉。4、倒捏脊俯卧位请家属或助手从大椎向腰部方向捏脊。5、揉肚腹病人仰卧,用两手重叠加压,按顺时针方向按揉腹部,每次3-5分钟。此外,还可以进行日光浴、森林浴、泉水浴等自我保健活动。以上各种自我保健均应坚持长期进行,才会有明显效果,尤其是对治疗后巩固疗效,功不可没。三、高血压的体育疗法高血压自我调理的运动方法又称体育疗法,运动方法对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脑力劳动者是十分有益的。运动方法有多种,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病情等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法。1、散步一般在清晨进行,全身放松,自然呼吸,每天50-100米,以不感到疲劳为度,适于高龄及病情较重者。2、慢跑一般在步行的基础上逐步过渡,逐渐加量,突出一个慢字,不求速度,以不过度劳累为度,活动15-30分钟。3、太极拳打太极拳可根据病情、身体状况,选练简化太极拳或等式太极拳。打拳动作要柔和,姿势放松,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可以成套路的打,也可以仅重复其中几个动作,每天1-2次,每次15-30分钟。4、气功一般取内养静功法,可以取坐姿或站姿。坐姿是坐于椅子上,双腿分开自然踏地,两手放于大腿上,手心向下,全身放松,心情怡静,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口唇轻闭,双目微合,调整鼻息。站姿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分与肩平,两膝微屈,两手抱球放于身前,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调整呼吸。每次10-30分钟,每日1-2次。活动初期运动量宜小一点,时间短一点,看情况适当加量。运动有疏通气血,平肝潜降、宁心安神、降低血压等作用。四、高血压的饮食疗法高血压的病人饮食宜清淡而有足够的营养,少吃肥甘厚味,如动物内脏、蛋黄、动物油等。应吃植物油。可进食蛋清、豆制品等以补充营养。芹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木耳等蔬菜和苹果、香蕉、西瓜等瓜果具有降压和降血脂作用,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小米、高粱、豆类、白薯等粗粮也可多吃,对高血压病人有好处。食疗方药:1、醋花生仁花生仁以食醋浸泡密封一周后可吃,每晚临睡前服2-4粒,嚼烂服下。2、菊苗粥甘菊苗30克,切细和于粳米煮粥,加冰糖适量食用。3、紫菜海带汤紫菜、海带适量,煮汤服用。4、海蜇马蹄饮海蜇124克、马蹄370克,海蜇洗漂干净,荸荠洗净去皮,用水1000ml,煎煮至250ml,分两次服用。5、菊槐茶菊花、槐花、绿茶各等份,泡水代茶饮。6、莱菔子莱菔子900克,水煎过滤,浓缩或浸膏,干燥研粉压片,分三十次服用,每日三次。7、菊植决明煎生山楂15克、菊花10克、草决明15克,水煎成300ml分两次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加大,高血压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并且高血压病人大多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给予必要的中医的预防及保健指导,不仅可以让他们对高血压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认识其危害性;而且可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自觉的运用中医的保健方法进行自我保健,达到宁心安神、降低血压、巩固治疗效果等作用,还可以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致残率。高血压病人健康指导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它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功能的损害,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延缓高血压引起的病理变化,延长患者生命减轻痛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血压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非常重要.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饮食与营养指导合理的饮食与营养可以有效地帮助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并鼓励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⑴减轻体重,因为肥胖与高血压有关,体重超重者要适当的减轻体重并控制营养与热量的摄入。⑵低盐低脂饮食:高脂饮食可以诱发肥胖,动脉硬化等,所以高血压病人应以清淡素食为主,宜食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盐饮食可促使高血压的发生,故每日每人食盐量应控制在3-5g,生活中可采用啤酒瓶盖法(一啤酒瓶盖装平就是4g),多食杂粮粗粮,可选食一些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如海带、海参、芹菜等,维生素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故应多食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⑶规律饮食:要养成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不可暴饮,戒烟戒酒,控制热量的摄入。2、休息与活动指导:高血压病人应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的起居,注意劳逸结合,有利于血压的控制。3、用药指导高血压是终生病,需要长期坚持合理的服药,并了解药物的副作用,许多降压药物均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故在服药后注意休息,更换体位动作应慢,站立时间不宜过久,如出现症状应立即平卧,以免发生意外。高血压病人必须长期服药,不可因血压一时正常就停止服药,当出现血压下降过猛时应按医生指导调整用量或更换药物。4、自我监测高血压病的自我监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病情变化,及早地预防和发现各种并发症,全面控制好病情,并根据监测结果随时调整治疗方案。高血压病人最主要的是监测血压,在监测血压时应排除影响血压的因素,测量的环境要安静、温度适宜,避免紧张、焦虑,做到四定:定体位、定血压计、定时间、定测量部位、测前不必费力活动,强调一天内多测几次,以全面了解血压变化和指导治疗,高血压病人除了监测血压外,还应定期检查电解质、心电图、肾功能、血脂分析血糖的变化,及早发现和治疗并发症。5、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心态要平衡,情绪稳定。糖尿病人健康指导一日热量摄入要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平衡膳食,以达到足够的营养。避免高糖食物,如各种糖果、甜食。减少脂肪的摄入,除限制动物脂肪外,每日烹调油在20克以下。避免油腻和含脂肪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及瓜子、花生等。避免含胆固醇高的食品,
本文标题:糖尿病的中医康复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13073 .html